第13章 象牙香板
關燈
小
中
大
趙鶴年笑道:“若人人皆以天地眼界來看萬物,那萬物榮枯還有什麼意義?既然生而為人,自當與人為善。
見惡懲處,見善弘揚。
道者若不能明己心,又何能明道心?貧道隻知天地尚需開辟,邪祟也需降服,今日若是阻攔貧道,自是貧道修行外魔。
” 黑袍老者嘿嘿冷笑道:“小輩好大的口氣,你視貧道二人為邪祟,貧道也來稱稱你的斤兩。
”說着一揚袖袍,從中飛出一柄象牙香闆,上刻六字大明咒,甫一飛出,發出六團金光,放在半空,如同六個小太陽。
黑袍老者一揮袍袖,香闆疾化一道金光向趙鶴年射來。
趙鶴年忙一招手,放出一柄風雷鞭招架。
兩兵相接,趙鶴年便覺手中力道大的出奇。
慌忙加大法力,全力施法抵擋。
空中一團金光照耀,又來一道雷光交接。
兩光在夜空中追逐不停,交擊時發出風雷之聲。
村中百姓見此皆是目眩神迷,隻是雲周國與天佑國不同,雲周國多有術法顯聖,凡民皆知有修行之人存在。
此時雖是心中驚懼,反而又有異樣歆羨。
趙鶴年隻覺鞭上力大勢沉,不過幾個回合,便已渾身顫抖,冷汗如漿,不由心中暗道:“凝煉元罡,果然不同。
罡煞凝煉一體,混合成就神光,可輕可重,可沉可浮。
心念一動,随覆周身。
縱橫捭阖,應變無方。
雖然同處小三關,但已是天差地别。
” 綠袍老者雖然不想傷他性命,但是見這小子狂妄,也由得老友出手,給他一點教訓,免得日後肆意妄為,不懂收斂脾氣。
于是隻在一旁觀望,順便照應村中百姓,免得鬥法失手誤傷。
趙鶴年心中暗恨,索性發了狠,一邊禦使風雷鞭抵擋,一邊将五雷令祭起。
連忙掐訣念咒,手中雷印點下。
一道雷光自空降下,直往黑袍頭頂劈落。
此雷來的迅疾,黑袍老者不防,雷光已經來到頭頂,隻是心神感應之下,一道元罡随即升起,雷光劈在護罩上,竟然毫發無損。
黑袍老者卻是心頭一驚:雷法号稱“諸法第一”。
若非他境界高過這少年,恐怕也難以全身而退。
趙鶴年見他升起元罡,心頭怒氣升騰。
手中印訣連點,道道雷光劈下。
隻見道道雷光劈在護罩上,竟然隻是蕩起層層漣漪。
趙鶴年見拿他無法,擡眼望見象牙香闆猶在空中飛騰,一聲冷哼,招過風雷鞭,将滿腔怒火皆是放在香闆之上。
手如翻花,雷點激射,皆往香闆層層包裹。
不過片刻,依附在香闆上的一縷神光劈散,露出其中白潔寶體。
趙鶴年連忙禦使雷電劈落,黑袍人心中一驚,連忙要将法寶召回,隻是電光已經劈落。
忽在這時,一道金光閃過,将香闆迅速卷起。
趙鶴年轉頭看去,隻見綠袍老者飛身上前,拱手說道:“道友息怒,不過是口頭之争,切莫傷了和氣”。
這也是他見趙鶴年雷法威勢宏大,摸不清他的來曆,不敢輕言得罪,否則憑他道行,怎肯低聲下氣。
綠袍
見惡懲處,見善弘揚。
道者若不能明己心,又何能明道心?貧道隻知天地尚需開辟,邪祟也需降服,今日若是阻攔貧道,自是貧道修行外魔。
” 黑袍老者嘿嘿冷笑道:“小輩好大的口氣,你視貧道二人為邪祟,貧道也來稱稱你的斤兩。
”說着一揚袖袍,從中飛出一柄象牙香闆,上刻六字大明咒,甫一飛出,發出六團金光,放在半空,如同六個小太陽。
黑袍老者一揮袍袖,香闆疾化一道金光向趙鶴年射來。
趙鶴年忙一招手,放出一柄風雷鞭招架。
兩兵相接,趙鶴年便覺手中力道大的出奇。
慌忙加大法力,全力施法抵擋。
空中一團金光照耀,又來一道雷光交接。
兩光在夜空中追逐不停,交擊時發出風雷之聲。
村中百姓見此皆是目眩神迷,隻是雲周國與天佑國不同,雲周國多有術法顯聖,凡民皆知有修行之人存在。
此時雖是心中驚懼,反而又有異樣歆羨。
趙鶴年隻覺鞭上力大勢沉,不過幾個回合,便已渾身顫抖,冷汗如漿,不由心中暗道:“凝煉元罡,果然不同。
罡煞凝煉一體,混合成就神光,可輕可重,可沉可浮。
心念一動,随覆周身。
縱橫捭阖,應變無方。
雖然同處小三關,但已是天差地别。
” 綠袍老者雖然不想傷他性命,但是見這小子狂妄,也由得老友出手,給他一點教訓,免得日後肆意妄為,不懂收斂脾氣。
于是隻在一旁觀望,順便照應村中百姓,免得鬥法失手誤傷。
趙鶴年心中暗恨,索性發了狠,一邊禦使風雷鞭抵擋,一邊将五雷令祭起。
連忙掐訣念咒,手中雷印點下。
一道雷光自空降下,直往黑袍頭頂劈落。
此雷來的迅疾,黑袍老者不防,雷光已經來到頭頂,隻是心神感應之下,一道元罡随即升起,雷光劈在護罩上,竟然毫發無損。
黑袍老者卻是心頭一驚:雷法号稱“諸法第一”。
若非他境界高過這少年,恐怕也難以全身而退。
趙鶴年見他升起元罡,心頭怒氣升騰。
手中印訣連點,道道雷光劈下。
隻見道道雷光劈在護罩上,竟然隻是蕩起層層漣漪。
趙鶴年見拿他無法,擡眼望見象牙香闆猶在空中飛騰,一聲冷哼,招過風雷鞭,将滿腔怒火皆是放在香闆之上。
手如翻花,雷點激射,皆往香闆層層包裹。
不過片刻,依附在香闆上的一縷神光劈散,露出其中白潔寶體。
趙鶴年連忙禦使雷電劈落,黑袍人心中一驚,連忙要将法寶召回,隻是電光已經劈落。
忽在這時,一道金光閃過,将香闆迅速卷起。
趙鶴年轉頭看去,隻見綠袍老者飛身上前,拱手說道:“道友息怒,不過是口頭之争,切莫傷了和氣”。
這也是他見趙鶴年雷法威勢宏大,摸不清他的來曆,不敢輕言得罪,否則憑他道行,怎肯低聲下氣。
綠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