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还春子

關燈
    趙鶴年自那日天都派接引弟子到來,便告辭返鄉。

    一路也不停歇,過五溪,越六山,直往青桑郡而去。

     他出身青桑郡中富戶,家中乃是官紳之後。

    趙鶴年父親名利之心甚重,平日裡以金錢拉攏官員,以求些生意門路,賺些利潤。

    因平日裡在官宦面前卑躬屈膝,便總想着有一座穩固靠山,隻是名利場中隻有名利可言,又哪裡有真心。

    本來他靠着祖上遺澤,三代富足也是無憂,他又添了許多家業,隻要不是後代纨绔,倒也不用擔心生計。

    隻是如今他生了個麒麟子,真可謂:祖上積德。

    終日裡喜色盈盈,生意場上的疲憊也能排遣,夫妻二位一心為愛子打算,不僅大興土木,興了族學,又請來緻仕老夫子授課。

     怎想少年多有幻想,趙鶴年遍觀族中藏書,猶好其中黃老之學。

    小小年紀就有入道之念。

    一日,他上堂祈求雙親,允他出家修道。

    隻是他乃是趙氏嫡子,又是趙家崛起之望,父母雙親哪裡肯同意,隻道他乃是少年心性,權當玩笑之話,待過了幾日自然消停,于是也不理他。

     趙鶴年每日趴望窗台,渴望青松白鶴的日子,于是一日避過仆從,爬過院牆,獨自往府外去了。

    流浪了數日,身上攜帶的幾兩銀錢用完,便也沒了心氣,便想回轉家中。

    隻是偶聽街角乞兒閑話,說是城東天都觀熱鬧非凡,于是摸着懷中幾枚銅闆,心想:出來一趟總不容易,回去總免不了一頓家法,倒不如湊了這熱鬧再回家。

    于是便沿途打聽來到天都觀。

     青桑郡執掌乃是一位名喚“還春子”的老道士。

    他在青桑郡值守數年,自己對此間自然是了如指掌,見着有根性的便收錄在冊,隻是如今天都派外門弟子遴選,乃是頭樁大事,于是也是親自操持,畢竟若是此郡出了内門弟子,便考功為“上等”,還另有賞賜。

    想他如此年紀,也隻想惠及後輩,因此也是十分盡心。

     這一日,一輛輛馬車來至觀前,車上多是父母攜帶子女前來。

    因天都派乃是天佑國國教,因此道人身份尊崇。

    隻是尋常人家,指望子女傳宗接代,但在官宦富貴人家,子女衆多,又因名利場上多有勾連,若是子女入選,必然乃是道官出身,如此對族中多有庇護。

     這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