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鬼雾

關燈
    趙鶴年加持輕身符,一路上避開人煙,專走僻靜小道。

    一日便行了二百餘裡,鹿鳴山已經近在眼前了。

     心裡盤算,約摸還有十餘裡就到了鹿鳴山。

    夜間行路多有不便。

    于是便在山道邊開闊處生起了一堆篝火,盤膝坐于篝火前,心中默念《煉竅訣要》,細細揣摩字中真意。

     不多時,耳邊響起騾馬鈴铛聲響,睜開雙眼便看見遠處有火光閃動,不由的皺了皺眉。

     片刻後,便有個瘦小個子的青年,竟往這邊而來。

    奔走之間帶些江湖輕功的路子。

     那人來到面前,看清趙鶴年容貌,心中不由詫異。

    略一拱手,說道:“敢問小兄弟在這裡做什麼?” 趙鶴年擡頭看向那人,說道:“行路之人”。

     那人臉上帶着些狐疑,似乎對這個答案并不滿意。

    哪個十二三歲的小孩,半夜在這深山老林之中?看這打扮莫不是藥店夥計?也沒有深究,轉頭又施展輕功,自來路又折返回去了。

     不一會兒,便有大隊人馬往這邊而來。

    為首的幾人點了火把,走在前面,後面跟着數匹馬、三輛帶蓬馬車、四輛拖着辎重的騾車,車上蓋着篷布,看不真切。

    馬車兩側各插錦旗,錦旗上繡有“虎威”二字。

    趙鶴年此時心中便有了數。

     行至篝火前,車隊停住了腳步。

    自蓬車中走出一名四十餘歲的大漢。

    身着錦袍,目爍精光,太陽穴突出,小腹微微隆起。

     走上前來,拱手抱拳說道:“打擾小兄弟了。

    咱這兄弟十多人一路上都沒看到館驿客棧,錯過宿頭,見小兄弟處有火光,便冒昧前來,不知能否過來借個光”。

     趙鶴年忙站起身來,還了一禮。

    說道:“諸位客氣,道左相逢,緣分所緻。

    諸位請随意。

    ” 錦衣大漢便招呼衆人将車馬圍在四周,旁邊也生起一堆篝火。

    衆人将兩個行囊打開,招呼着吃些幹糧。

    錦衣大漢手裡拿着兩張大餅和一個油紙包,往趙鶴年這邊走來。

     “我看小兄弟身邊沒帶行李,應該沒吃過吧,不如湊合對付一口?”說完遞過大餅和油紙包。

     “小兄弟是附近人士嗎?怎麼夜晚在山裡過夜?”錦衣大漢遞過油紙包後卻沒有走開,反而在篝火旁坐下。

     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