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砸锅卖铁上大专26
關燈
小
中
大
林夕對于這個李朋耀也有略微的了解。
原着裡對這個人物的着墨不多,隻說了他是一個骨子裡很野但是現實隻能唯唯諾諾的人。
一方面愛着母親,不願意忤逆母親,所以向她妥協,按照她的意願生活;一方面恨着他的母親,想要逃離她給的一切。
為了擺脫掉母親的控制,他不惜公然在母親面前出櫃,打破母親對他的所有期待。
- 李朋耀離開酒店後,第一時間買了去外地的火車票。
其實去哪裡都無所謂。
他把辭職信發到了學校的郵箱,往後他都不會回來了。
他身上還有一身的傷,是昨天出櫃的時候被母親和父親打的。
他們想打的人不是他,而是吳并晏。
可吳并晏雖然可惡,但這件事情的确是他利用了他,所以他把吳并晏護在懷裡,保護着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父親被他氣進了醫院,母親坐在大街上毫無形象地向街坊鄰居哭訴,那個從小成績好長大後工作穩定的“鄰家孩子”的形象毀于一旦,這樣也好。
他去哪裡都好,往後做什麼工作都好,隻要那些事情是他選擇的,就好。
他不得不采取這樣極端的方式,因為他要打碎父母對他所有的期待與愛,這樣他才能得到他自己最想要的東西——自由。
他嘗試過,他告訴過母親,他不想做老師,他不想結婚,他不想呆在這個小縣城裡。
可母親從來都假裝聽不見。
他從小就不是一個有主見的人,但是再沒有主見的人也不想按照别人的生活方式過完一生。
五歲的時候,他跟媽媽說:“媽媽,我長大後想做飛行員。
” 媽媽的臉上露出譏諷的笑,那笑容就像一根毒刺,狠狠地刺痛着他身上的每一個細胞。
“你以後要做一個老師,老師是鐵飯碗,工作穩定,老了以後還有退休金。
”爸爸對他說。
直到現在他還是想不通,為什麼人在最好的年紀裡要為老了以後的生活放棄自己現在的生活? 人生隻有一次啊……為什麼不能趁着年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呢?為什麼一定要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去放棄夢想? 大學報志願的時候,媽媽問他想報哪個學校。
他對媽媽說:“媽媽,我想報考xx政法大學,以後做一個律師。
” “你要做老師,老師是鐵飯碗,退休以後有退休金。
” “媽媽,我不想做老師。
”他重複了一遍。
“你報考xx師範吧,出來直接能教學。
” “媽媽,我不想報考那個學校,我的分數報考那個有點虧了。
” “就報考xx師範吧,出來能直接當老師,工作穩定。
” “……” 從小到大就是這樣,一直都是這樣。
小到吃什麼菜、買哪件衣服,大到考哪個大學的哪個專業,去哪裡工作,和誰結婚,沒有人能聽見他說話。
最可怕的不是遭到别人的反駁,而是他們假裝聽不見。
不,不是假裝,他們聽不見,他們就是聽不見。
他們和别人說話的時候不會聽别人說什麼,而是在想:我到底要說什麼才能反駁他呢? 他們永遠沉浸在自己的思維裡,從來不肯聽一聽别人到底在說什麼。
什麼是自由呢?對于李朋耀來說,就是和一個人說話的時候,能夠被聽見。
他可以接受别人的反駁,但和聾子說話真的很累。
自由是你可以發表你的意見,但最後決定做不做的是我自己。
自由就是我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
我知道或許你是對的,或許你說的很有道理,但我不想做,就沒人能逼我。
自由就是我不幹涉你,你不幹涉我。
自由……哪怕我此刻從萬丈高樓上一躍而下,那是我自己的決定,與别人無關。
自由……我要選擇我的路,不管做什麼,去哪裡都可以,哪怕我以後做錯了,後悔了,一無所有……那是我本事不夠,是我咎由自取,是我活該。
淚水沾濕了他手裡的火車票,那張票早已被他揉成一團,又反複撚平。
喜歡快穿:第二人格不搞水仙請大家收藏:()快穿:第二人格不搞水仙
原着裡對這個人物的着墨不多,隻說了他是一個骨子裡很野但是現實隻能唯唯諾諾的人。
一方面愛着母親,不願意忤逆母親,所以向她妥協,按照她的意願生活;一方面恨着他的母親,想要逃離她給的一切。
為了擺脫掉母親的控制,他不惜公然在母親面前出櫃,打破母親對他的所有期待。
- 李朋耀離開酒店後,第一時間買了去外地的火車票。
其實去哪裡都無所謂。
他把辭職信發到了學校的郵箱,往後他都不會回來了。
他身上還有一身的傷,是昨天出櫃的時候被母親和父親打的。
他們想打的人不是他,而是吳并晏。
可吳并晏雖然可惡,但這件事情的确是他利用了他,所以他把吳并晏護在懷裡,保護着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父親被他氣進了醫院,母親坐在大街上毫無形象地向街坊鄰居哭訴,那個從小成績好長大後工作穩定的“鄰家孩子”的形象毀于一旦,這樣也好。
他去哪裡都好,往後做什麼工作都好,隻要那些事情是他選擇的,就好。
他不得不采取這樣極端的方式,因為他要打碎父母對他所有的期待與愛,這樣他才能得到他自己最想要的東西——自由。
他嘗試過,他告訴過母親,他不想做老師,他不想結婚,他不想呆在這個小縣城裡。
可母親從來都假裝聽不見。
他從小就不是一個有主見的人,但是再沒有主見的人也不想按照别人的生活方式過完一生。
五歲的時候,他跟媽媽說:“媽媽,我長大後想做飛行員。
” 媽媽的臉上露出譏諷的笑,那笑容就像一根毒刺,狠狠地刺痛着他身上的每一個細胞。
“你以後要做一個老師,老師是鐵飯碗,工作穩定,老了以後還有退休金。
”爸爸對他說。
直到現在他還是想不通,為什麼人在最好的年紀裡要為老了以後的生活放棄自己現在的生活? 人生隻有一次啊……為什麼不能趁着年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呢?為什麼一定要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去放棄夢想? 大學報志願的時候,媽媽問他想報哪個學校。
他對媽媽說:“媽媽,我想報考xx政法大學,以後做一個律師。
” “你要做老師,老師是鐵飯碗,退休以後有退休金。
” “媽媽,我不想做老師。
”他重複了一遍。
“你報考xx師範吧,出來直接能教學。
” “媽媽,我不想報考那個學校,我的分數報考那個有點虧了。
” “就報考xx師範吧,出來能直接當老師,工作穩定。
” “……” 從小到大就是這樣,一直都是這樣。
小到吃什麼菜、買哪件衣服,大到考哪個大學的哪個專業,去哪裡工作,和誰結婚,沒有人能聽見他說話。
最可怕的不是遭到别人的反駁,而是他們假裝聽不見。
不,不是假裝,他們聽不見,他們就是聽不見。
他們和别人說話的時候不會聽别人說什麼,而是在想:我到底要說什麼才能反駁他呢? 他們永遠沉浸在自己的思維裡,從來不肯聽一聽别人到底在說什麼。
什麼是自由呢?對于李朋耀來說,就是和一個人說話的時候,能夠被聽見。
他可以接受别人的反駁,但和聾子說話真的很累。
自由是你可以發表你的意見,但最後決定做不做的是我自己。
自由就是我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
我知道或許你是對的,或許你說的很有道理,但我不想做,就沒人能逼我。
自由就是我不幹涉你,你不幹涉我。
自由……哪怕我此刻從萬丈高樓上一躍而下,那是我自己的決定,與别人無關。
自由……我要選擇我的路,不管做什麼,去哪裡都可以,哪怕我以後做錯了,後悔了,一無所有……那是我本事不夠,是我咎由自取,是我活該。
淚水沾濕了他手裡的火車票,那張票早已被他揉成一團,又反複撚平。
喜歡快穿:第二人格不搞水仙請大家收藏:()快穿:第二人格不搞水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