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称王者舍我其谁【求票】

關燈
    ” 周瑜俊逸的臉上,眉梢微蹙: “不過,他稱王怕是不會那麼容易。

     曹孟德多次打壓士族。

    他想稱王,士族那邊必是潛流暗湧,說不定會有動作。

    ” “那些士族…敢嗎?”孫策問。

     “不要小瞧了士族,否則會吃大虧。

    ” 荊州。

     劉表形容枯槁,在随侍攙扶下,走下卧榻,也在往北眺望。

     還有劉備,帶着老二,老三,同樣在矚目北方。

     “曹孟德都立國了……”劉備低歎道。

     ———— “夫君登城了。

    ” 妻妾們小聲議論,縮在袖子裡的手,都有些緊張的攥了起來。

     曹操稱王立國,天下人會是什麼反應? 畢竟漢已經統一中原大地數百年。

     此前曾有過王莽建立新朝,還有袁術玩笑似的立國,但都沒有好結果。

     所有人都在等着看曹操立國,天下人會做出什麼反應? 驕陽從天際綻放出第一縷微光。

     曹操踏足城頭,俯瞰城外。

     剛才鄭玄上來時,曾心神震動,原因是城外的人太多了。

     人潮如海,出乎意料的多。

     邺城是當世屈指可數的大城。

     曹操掌權後,有不少士族,乃至其他州郡富裕的人口,陸續遷居過來。

     邺城人口逐年遞增,到現在,已逼近四十萬。

     而此刻,城外除了戍衛邺城的三萬曹軍精銳,還有密密麻麻,人口以十萬計的百姓。

     曹操的聲望,在他擊潰東鮮卑後,攀上了一個頂峰。

     城外彙聚的人潮,就是他個人聲望最好的體現。

     邺城有小一半的人,出城觀禮,盛況空前! 曹操矚目城外的人山人海,聲音清朗雄越: “我,本為漢臣。

    然時逢亂世,各方動蕩,于是我起兵讨逆!” “曆時六載,我麾下文武已連敗各路亂軍,平複兖,豫,徐,司,冀,并,青,幽,涼,九州動蕩,令中原得安,萬民得以飽腹!” “今操将叩告天地,告山川長河,及秦漢曆代先民:秦皇征六國而一統天下,曆二代運終。

     其後高祖興兵,掌十三州以建國,至今,漢運也終。

     時天下紛亂,民不聊生。

    惟操上承天運,下順民意,祛内患,平諸侯之亂,使九州之地回歸安定。

     若無我,更不知天下還有幾年離亂,有多少民衆死于饑餓。

     如是,天下能稱王稱帝者,舍我其誰!” 曹操對自己的野心,沒半點掩飾。

     直言自己定鼎九州之亂,沒有他,天下會繼續亂下去,有異心者各自稱王。

     而如今,他已連敗諸侯。

     若得一人稱王,隻能是他曹操,其他人,不配! 這番話将曹操的氣度,自負,展現的淋漓盡緻,霸氣無比! 手握紅纓,可縛蒼龍,以壯我雄心吞天下! “今于十月之初,設祭于邺城之北,以應天合! 特昭天地,皇祇,曆代先賢,操欲立國,建國号為魏! 此告穹天厚土,我欲為王,山河當興,萬民得安,社稷永昌!” 曹操立國号為魏,有兩個主要原因。

     一是承襲其封地在冀州魏郡,以地為号是傳統。

     二來,“魏”作為國号,還有政治意義。

     東漢末年,存在“代漢者當塗高也”的谶言,“當塗高”即為“魏阙”,因此曹操取國号為“魏”,有應谶的意思。

     當他朗聲傳告天地,傳告萬民,下方一片肅然。

     曹操突然大喝問道:“我魏之文武何在?” “臣等在!” 下方文武,同聲回應,氣勢如虹。

     曹操又問:“魏軍何在?” “在!在!在!” “我魏之全軍,随時聽候王命,征戰天下,護魏之社稷!” 萬軍的回應,一聲比一聲高亢堅定。

     曹操緩緩擡手,瞬間,從萬軍同呼,變得落針可聞。

    那種強大的号召力,感染力,絕對的服從性,讓人心頭一悸。

     曹操在萬衆肅靜中,第三次問:“魏之國民何在?” 這一句問的就很危險。

     要知道前兩句都是教好的,曹操自己麾下的兵馬文武,問了必有回應。

     後邊這句問老百姓。

     要是百姓不回應,曹操就把自己晾在城頭了。

     曹操問完,下方果然良久靜默,沒有回應。

     鄭玄等人急的白毛汗都出來了,恨不得自己下去當托,親自喊上幾聲來回應。

     但就在一片靜默中,下方有一個聲音響起:“小人……願為魏民!” 初起膽怯,可有人牽頭,就有第二個人接道:“我也願…… 還有我……” 回應的聲音,慢慢響亮起來,開始接二連三的有人出聲。

     “先喊的人是安排好的嗎?”郭嘉偷偷問戲志才。

     戲志才搖頭:“不清楚,許是賈文和,他擅長幹這事…” 此時,聲音彙聚,民衆齊聲加入,音量彙入大潮! 那種數萬人,十幾萬人一起呼喊形成的力量,聲徹雲霄,猶如潮汐,又如雷霆,不可阻擋,震天動地。

     城牆上,所有人的汗毛都豎起來了。

     幾乎是下意識的,衆人仿佛被一股莫名的力量牽動,也跟着加入了呼喊當中。

     而就在人道氣運彙聚如洪流的時候,荀彧捧着的傳國玺,嗡然震動,紫光大放,突現異常,倏地升空! Ps:寫曹操要說的話,調整了多次,所以晚了點~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