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仙台隐秘,皇帝快跑【求订阅】

關燈
    燈暈搖曳。

     曹操打量仙台印上的細線,像是内部有什麼東西被點亮。

    然後透過表面的咒紋,滲出微光,形成了一條細線。

     仙台印正面,除了繁密的咒紋,也有對應神州山河地理的刻紋,與國玺相似。

     曹操盯着細線,心忖:走勢像一條蜿蜒的龍,又有些像…黃河。

     他找來紙筆,把其上的線條描下來,對等放大。

     而後,曹操愈發笃定是黃河的流向走勢。

     他離開靜室,來到前院的書房。

     傳國玺和承影劍,懸在書案旁,紫暈如水。

     曹操把仙台印靠近國玺。

     他伸手一引,傳國玺内彌漫的混沌白氣,頓時翻騰湧動,靈韻外溢,融入仙台印。

     嗡—— 印上那條亮起的銀線,居然脫落烙印在虛空中,宛如一條龍從印上遊曳下來。

     細線和虛空交融,過了片刻,緩緩消逝。

     曹操發現另一個異常。

     印記的線條和黃河的走勢呼應,在其下半段有一個亮點,被标注出來,形成一個漩渦般的符号。

     黃河的那個位置,是什麼? 黃河的河源,在後世的青海。

     也就是河西走廊往南的區域。

     那裡是黃河的正源。

     其腹地有昆侖山,巴顔喀拉山,布爾漢布山。

     山下有盆地,大片沼澤,是高山雪水累積形成,被稱為星宿海。

     黃河從西,流經往東,由高到低,走出來的形狀,像一個‘幾’字,中間的背部高起。

     當其回落進入下半段,水勢往東入海。

     在‘幾’字形的腰和尾巴這部分,便是橫穿華夏文明的腹心,古來大禹治水,兖州,冀州交界,就處于這一段。

     這裡在東周以前的古籍上,被稱為神話之地,是文明的源頭。

     漢人的祖先,最早在這裡逐水而居,創造了部落文明。

     無數的神話根源,都在這裡發生。

     如果将黃河看成是一條巨大的水龍。

     那瀕臨尾巴和後腰的這一段,在仙台印上,被标注出一個節點,對應着什麼? 曹操對比實際的黃河流向,大概就是邺城往南的黃河區域,隔得很近,就在家門口。

     這裡有什麼秘密,與四号墓中的仙台印有關? 想到四号墓,曹操取出月影鏡。

     秦嶺主峰的四号墓中,倒是沒什麼異常。

     曹操又通過秘甲獸,查看武帝陵。

     令晉等人已正式進入帝陵。

     從陵寝内部往上看,整個帝陵如一座巨大的殿宇,空間虛曠,穹頂如天空般遼遠。

     這座武帝墳的規模,極為驚人。

     令晉,厲五方之前給曹操說過。

     通過盜洞查看,帝墳中的城池,在交替變化。

     當其第四次輪換時,出現的城池裡,有了和曹操給出的指向圖,一樣的路徑。

     令晉帶人在數日前,入墓。

     曹操看見的,就是秘甲獸探路,令晉和厲五方帶人随行,已進入帝墳内部,位于一座城池當中。

     那城池和外界的城池,看起來一般無二。

     隻是沒有活物,死一般的寂靜。

     “有什麼進展?”曹操通過訊珠詢問。

     令晉秒回:“這帝陵内,能嗅到一種香氣,聞起來頭腦清明,如服靈丹,連體内的氣血,力量,都有提升的迹象!” 什麼香氣如此奇妙,聞一聞,就能增長氣血,力量? 曹操心念一動,長生樹,麒麟木! 又或者是武帝煉制的長生藥散逸的藥香? 令晉還在探索帝墳内的城郭,目前沒有其他所得。

     曹操停止了與其聯系,念頭轉回仙台印上。

     等令晉回來,讓他們去探一探對應的黃河區域,看有沒有發現。

     仙台印是四号墓發現的,屬于墓葬業務,令晉專業對口。

     【黃河大墓,序列33,它是曆史上最知名的鎮水墓,有異常……】 詞條忽然推送字迹。

     仙台印的标注,對應的是黃河大墓? 窗外,天色已亮。

     曹操琢磨片刻,遂收好仙台印,開始理事。

     除了北線和西線可能爆發戰事,曹操開始着手處理内政。

     往幽州方向,要将原有的幾條河渠連起來,形成一條内陸運河。

     還有各地的屯田,要進一步展開。

     武帝墳。

     令晉也收起了訊珠。

     而他們所在的這座墳冢之城内,還藏着一個隐匿的人。

     一個道士,站在城内一座角樓的暗影裡,遙遙觀察令晉一行。

     “武帝墳中的麒麟城,危險重重。

    但他們似乎掌握了路線,進來後,一處機關都沒觸發過……” 道士念頭起伏,突然身形一晃,消失不見了蹤迹。

     其所在位置,旋即掠過一抹微光。

     遠處,厲五方用上次在墨子墓,取出的定陰鏡,照向那個道士所在的位置。

     不過被那道士以毫厘之差躲開了。

     “怎麼了?”令晉低聲問。

     厲五方:“似乎被人窺視,小心些。

    在墓裡不管有什麼,必是大兇。

    ” 衆人繼續按指向圖上的路線,往墓内深入。

     …… “魏王。

    ” 賈诩腳步輕快,進來遞給曹操一幅簡卷。

     卷上的消息,是關于皇帝和孔融的。

     孔融恪守着儒家的尊卑秩序。

     他覺得曹操亂了尊卑,不符合儒家推行的道理。

     不止是曹操,何進當政時,他怼何進,董卓當政時,他怼董卓。

     而且絕不背面暗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