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当世第一兵道大家【求订阅】

關燈
    帥帳裡,聚集了黃忠,張遼,徐晃,張郃等将領。

     随軍的賈诩,程昱也在。

     曹操和衆将商議,想全面擊潰烏桓,必須要逼烏桓打一場大會戰。

     “袁尚那邊可有消息?” “有,他正四處奔走,試圖串聯反對我兖州的力量。

    ”賈诩說。

     自從得到袁隗留下,記錄着暗樁名冊的小箱子。

     賈诩按圖索骥的招攬,已收攏策反了不少原袁氏門下的暗樁,探子。

     所以他對袁尚,袁熙兄弟的消息,十分熟悉。

     “袁尚早前從并州雁門,出關北上,進入了鮮卑。

    ” “他是想親自奔走,助力烏桓,以勝我兖州。

    ” 曹操微微點頭,與衆将議事,待結束後,各自散去。

     帳内,姚敬承擔了曹操臨時書吏的工作。

     他在一口小銅爐裡,點燃了一顆香丸。

     香煙袅袅散逸。

     曹操打量姚敬。

     他的洞悉能力,能看見一些表象下的東西。

     曹操身後,氣運之龍悄然出現,吐出一縷紫暈。

     之前從海昏墓的升仙圖中,曹操曾抽離出一種特殊的氣息。

     當時詞條推送說,用神魂相為根基,可以推動托夢術。

     曹操準備拿姚敬試試這種小手段,行軍之餘,用來自娛。

     紫色的氣息,附着在姚敬身上。

     “魏公對攻下烏桓,有多大把握?”姚敬在一側跪坐。

     “烏桓若全力集結,大概有十餘萬兵馬,與我軍接戰後,多次戰敗,超過三萬軍死于交鋒,他們就此轉為固守,想拉上鮮卑,一起與我兖州為敵。

     破烏桓不難,關鍵是要在入冬前,越早越好。

    ” 姚敬詫異:“如魏公的年紀,有眼前功業,古今亦無幾人。

    然魏公為何如此急于攻下烏桓?”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 曹操說:“若光陰過盡,隻得漢土無恙,不能耀我神州,我來為何?” 姚敬愈發詫異。

     曹操這幾句話的意思,是他雖然做了些事,但大業未成。

     他的目标在外,而不局限于一統神州。

    他不想到了晚年再後悔年輕的時候,沒有多做些事。

     姚敬覺得這句話天下人都有資格說,唯獨曹操沒有。

     他用五年時間,近乎一統北方,已是名留青史的成就。

     不過他說的真好,騰蛇乘霧,耀我山河……姚敬在心裡默念。

     此時曹操耳朵微聳,聽到帳外有親軍,正帶着一個人在接近。

     曹操通過聽覺,便如目見般在意識裡浮現出對方的形貌,模樣。

     那是個青年人,打扮樸素,一身暗藍漢服,步履沉穩。

     對方很快來到帳幕門口,曹操看過去,露出笑意。

     【田疇,字子泰,幽州右北平郡無終人。

    漢末隐士。

    擅長技能:隐匿;技能二:開辟桃園,可一定程度上推動植被成長;此人兼具法家,農家修行】 田疇是漢末奇士。

     天下大亂後,他率領宗族,逃到幽州無終的徐無山中居住。

     短短時間裡,聞訊找他避難的人,不斷增多。

     田疇很快成為山中之王。

     他在山中建造了一個避世之地,宛若世外桃源。

     他還在山裡興辦學校,制定法律,和宗族以及來投靠他的人,離世索居。

     後來,連烏桓,甚至鮮卑人都想與他結交,但皆被他所拒。

     袁紹成為冀州牧以後,先後多次邀田疇出山做官,同樣被他拒絕。

     曹操遠征烏桓,也讓人去招募他。

     沒想到曹操的人一到,田疇便跟着來了。

     田疇身邊有人不解,問他: “袁家聲望最高,此前多次相邀,一次比一次給的官位高,您都不為所動,曹孟德隻派了個使者過來,你為什麼就同意了,還願意立即跟他走?” “你們想想,我們為什麼要到這山中來?” 田疇話罷便跟着曹操的使節,來到曹軍大營。

     曹操倒是知道他為什麼拒絕袁紹,也不接受烏桓,鮮卑的拜訪交好。

     田疇祖籍是幽州邊郡,自小看慣了烏桓等外族欺辱漢人。

     他避世索居,就是想躲避外族。

     袁紹對烏桓的态度,是懷柔籠絡。

     這和田疇的初衷不符,曹操卻是來對付烏桓人的。

     所以他很痛快的跟着曹操的使節,來到曹營。

     田疇是土生土長的幽州人。

     他多年來,一直在思忖怎麼對付烏桓。

     他進來對曹操執禮,攀談後,迅速轉入主題: “我在山中,也聽到兖州軍在您的領導下,轉戰各地,重整山河。

    您的兵馬,來到幽州,便連克烏桓人強大的部衆。

    ” “子泰來見我,可是有所準備?”曹操從容道。

     田疇掏出一幅簡卷: “我居于山中,别無所長。

    唯獨對周邊地理,地形最熟。

     我以烏桓為假想敵,考慮過數條路徑來用兵,不知州牧能不能用上。

    ” “早年有一條路,可以出盧龍塞(燕山山脈東段的吸風口),直達柳城。

    ” “還有一條山中小徑,與盧龍塞功用相同…這些路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