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晋升,金印紫绶【求订阅】

關燈
    來的有二十餘人,被曹操的親軍帶過來。

     這是一支使節隊伍,為首的有三個人。

     走在最左側的,是伏家的伏平。

     其身畔的中年人,面白,兩頰留着淡黃的長須,穿交領寬袍,邁着四平八穩的官步。

     此人名種輯,皇帝的近臣。

     另一人身形瘦高,也穿官袍,名吳碩。

     三人是從長安來的。

     他們下馬後打量周邊。

     曹操身側有七八個地方官随同,附近是虎豹騎親軍駐防。

     伏平,種輯,吳碩三人,互相使了個眼色。

     種輯低聲說:“兖州牧如今也算權傾天下,居然在耕地?” “許是做做樣子。

    ”吳碩道。

     “不會,他做樣子給誰看?” 伏平笑道:“說不定是真喜歡種地。

    ” “兖州牧喜歡赤足在糞臭盈鼻的田埂裡勞作?” 種輯瞄着遠處的曹操:“喜歡這等舀糞澆田之事,實在不成體統。

    ” 三人低聲調侃,隔得非常遠,又被周圍人簇擁在中間,本不慮被聽到,但曹操耳朵賊,聽得清清楚楚。

     【種輯,字杵基。

    漢帝劉協近臣,曆任侍中、長水校尉】 【吳碩,字德鐘。

    漢末尚書郎、議郎,皇帝近臣,車騎将軍董承心腹】 曹操眼中掠過幾人的詞條提示。

     看見他們的身份,名字,曹操就知道這幾人是來幹什麼的。

     長安的反曹力量,史上的衣帶诏事件,就有他們參與。

     “恭喜曹大将軍,陛下傳旨,讓我等來宣诏。

    ” 曹操蹲在那,抓起一把地苗,和身邊幾個縣吏交談。

     另一側的田埂上,坐着郭嘉,戲志才。

     他倆也撸着褲腳,赤足剛幹完活,在休息。

     曹操說他倆身體不好,文脈修行,養氣以呼應天地,主要是精神層面,對身體改善不大。

     曹操讓他倆下地鍛煉身體。

     郭嘉看見長安來的幾個人,說:“小皇帝有旨意送來。

    ” 戲志才氣喘籲籲: “不幹不知道,這耕地是真累,我的天。

    ” “你這些時日盯着賈诩,有什麼收獲?” “那家夥太小心了,我做了幾個布置,他不聲不響的避過了。

    ”郭嘉道。

     田埂邊,伏平等人見曹操沒回應,揚聲道: “曹大将軍,陛下有旨,加封賜賞。

    請大将軍領旨。

    ” 典韋、許褚邁開大腳丫子,縱身便來到三人身前,臉上幸災樂禍。

     下一刻,伏平,種輯,吳碩就感覺騰雲駕霧,被人拎住脖頸,扔到地裡,落在曹操身前。

     三人連忙爬起來: “大将軍這是何意?” 種輯雙手請出一份聖旨: “請大将軍接旨,陛下加封大将軍為司空,秩萬石,金印紫绶。

    進封武平侯。

    ” 東漢用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尚書令制度,也就是政務均歸尚書台。

     其主官尚書令,在制度上屬于少府,秩僅千石。

    可實際直接對皇帝負責,總攬諸事權柄。

     到董卓亂朝時,恢複了部分三公的權柄。

     他掌控洛陽,最先給自己加封的就是司空一職,接手朝中諸事,可開府。

     皇帝加封曹操為司空,總攬朝政,看起來是巨大的信任。

     但曹操知道背後還有其他牽扯。

     他停止了和幾個縣吏的交談,問:“司空一職,秩萬石,朝中給開俸祿嗎?” 種輯和吳碩頓時神色尴尬。

     朝中哪有錢财,給财大氣粗的兖州牧開俸祿。

     他們在長安的各類物資,反而要靠兖州支援,以兖州為衣食父母。

     不開錢,還想讓我家州牧多幹活……典韋站在一旁,對皇帝十分不屑。

     狗皇帝把天下禍禍的不成樣子,掉過頭來找我們州牧要錢要物。

    靠我兖州才能活,許個空頭官職,驢毛都不舍得給一根……典韋,許褚皆是念頭起伏。

     “陛下無故給我加官,說吧,到底什麼事?” “确有些事,不過對州牧來說,隻是舉手之勞。

    ” 種輯說:“陛下想遷都,是問過大将軍的。

     但楊奉,韓暹等人驕橫。

    他們也掌握着些兵馬,護持長安宮禁。

     陛下想請大将軍用兵,并請大将軍在遷都後,去洛陽一趟,以安定各方有異動之人的心思。

    ” 意思就是讓曹操展示軍威,帶兵入長安,除掉宵小,幫皇帝完成遷都。

     要知道皇帝身邊聚集的幾個殘兵,也分為不同派系。

     董承,伏家目前是一派。

    楊奉,韓暹,侍中台崇、尚書馮碩等人,又密結成另一派。

     兩方圍繞着皇帝,在長安争權。

     某種意義上,這是曹操刻意縱容的結果。

     皇帝身邊鬧得歡,就沒精力在背後搞小動作。

     所以兖州兵馬,隻封死外圍,嚴控長安周邊防務。

     但長安内部,人腦袋打成狗腦袋,曹操根本不管,冷眼旁觀。

     而這些人,都是皇帝前段時間想攬權,主動傳诏,聚集到身邊的。

     結果劉協很快發現,這些人,沒一個忠臣,自己有些控制不住。

     楊奉在長安以徐晃為将,聯合韓暹,尚書馮碩、掌握了長安軍權。

     皇帝和伏家,董承商議,想離核心的州郡近點,參與一些事情,要遷都洛陽。

     楊奉卻是不太敢往洛陽來。

     因為洛陽離曹操的兖州太近。

    他怕被碾死,畢竟其曾是涼州軍麾下出身。

     在長安離得遠,還能搞些利己的事情。

     往洛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