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九岳清音
關燈
小
中
大
對于《九嶽清音》跟腳的推測隻是程振最初獲得此神通時的一個想法。
他并沒有蠢到耗費時間去探究其中緣由。
這點上,他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這種事情,還是等自己凡蛻之後再去探索不遲。
他主要精力還是放到了揣摩《九嶽清音》的修煉上。
《九嶽清音》作為一門頂級大神通,其功法之精妙,修煉門檻之高自然不用贅述。
但是若是要簡單概括《九嶽清音》的核心,卻也并不複雜。
甚至,程振還未獲得這門神通時就已經猜到了。
這門神通核心就在“振動”之上。
神通以“音”為名,實則講的是振動。
從本質上來說,《九嶽清音》和程振之前發動“金阙駐身”時那種振動變化,二者并無區别。
當然,論及精妙程度,二者就是雲泥之别了。
本來程振還為自己之前的領悟沾沾自喜。
看了《九嶽清音》之後,程振才知道自己之前對于“振動”的運用是多粗糙。
哪怕隻是《九嶽清音》中最入門的部分,也比程振自己領悟出的要高明太多了。
程振此前嘗試将金阙駐身加入振動變化進行防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然後在決賽前夕,又機緣之下領悟到了一種奇妙運轉方式,發展出了攻擊手段。
但是,哪怕是最後那一式震蕩攻擊,主要還是依靠自己靈氣那種奇妙運行方式。
在振動方面,程振做的并不如何高明。
程振此前能夠做到的最精細操控,也隻是以每一道靈氣為最小單元振動。
此前那種振動周圍的攻擊,更多依靠的還是靈氣運轉之間的相互配合。
而《九嶽清音》中的振動運用,則是要更加細緻。
修士對于自身法力的控制非要達到入微之境,才能做到随意掌控自身金行法力,然後發出威力絕倫的振動攻擊。
除了對自身控制要入微,《九嶽清音》還需要修士對外界有靈敏感知,還要熟知物性。
這樣才能因地制宜,振動萬物。
看懂了這門神通的特點,程振不由想起來前世一些已經模糊的記憶。
真麼神通按照他的理解,威能全在振動之上。
太冥祖師的意思大概就是:萬事萬物,小至微塵大到山嶽,都可以振動,隻要能找到一個特殊的頻率。
程振感覺這理論和自己前世學過的“共振”原理有些像。
想要達到共振效果,還需要修士能夠“聆聽到萬物的振動頻率”。
當然,所謂“振動”是程振轉換後的說法。
《九嶽清音》中,太冥祖師是以“音”命名,這也是神通名字由來。
程振以“振動”來理解,也算是切中了本質。
不過,有些方面,振動不足以概括功法之妙。
比如,《九嶽清音》中言,一草一木一山一河乃至一人,都有各自獨特的“音”。
此時以“振動”去代替解釋“音”來解釋完全沒有問題。
但是書中又言,這個“音”并不單一,乃是由各個組成部分的“音”整合而成。
如一人,整個人之“音”乃是由四肢百骸五髒六腑之“音”組合而成。
人之“音”不光包含有形之音,還包含了各種情緒念頭發出的“音”。
同時,人這個“音
他并沒有蠢到耗費時間去探究其中緣由。
這點上,他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這種事情,還是等自己凡蛻之後再去探索不遲。
他主要精力還是放到了揣摩《九嶽清音》的修煉上。
《九嶽清音》作為一門頂級大神通,其功法之精妙,修煉門檻之高自然不用贅述。
但是若是要簡單概括《九嶽清音》的核心,卻也并不複雜。
甚至,程振還未獲得這門神通時就已經猜到了。
這門神通核心就在“振動”之上。
神通以“音”為名,實則講的是振動。
從本質上來說,《九嶽清音》和程振之前發動“金阙駐身”時那種振動變化,二者并無區别。
當然,論及精妙程度,二者就是雲泥之别了。
本來程振還為自己之前的領悟沾沾自喜。
看了《九嶽清音》之後,程振才知道自己之前對于“振動”的運用是多粗糙。
哪怕隻是《九嶽清音》中最入門的部分,也比程振自己領悟出的要高明太多了。
程振此前嘗試将金阙駐身加入振動變化進行防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然後在決賽前夕,又機緣之下領悟到了一種奇妙運轉方式,發展出了攻擊手段。
但是,哪怕是最後那一式震蕩攻擊,主要還是依靠自己靈氣那種奇妙運行方式。
在振動方面,程振做的并不如何高明。
程振此前能夠做到的最精細操控,也隻是以每一道靈氣為最小單元振動。
此前那種振動周圍的攻擊,更多依靠的還是靈氣運轉之間的相互配合。
而《九嶽清音》中的振動運用,則是要更加細緻。
修士對于自身法力的控制非要達到入微之境,才能做到随意掌控自身金行法力,然後發出威力絕倫的振動攻擊。
除了對自身控制要入微,《九嶽清音》還需要修士對外界有靈敏感知,還要熟知物性。
這樣才能因地制宜,振動萬物。
看懂了這門神通的特點,程振不由想起來前世一些已經模糊的記憶。
真麼神通按照他的理解,威能全在振動之上。
太冥祖師的意思大概就是:萬事萬物,小至微塵大到山嶽,都可以振動,隻要能找到一個特殊的頻率。
程振感覺這理論和自己前世學過的“共振”原理有些像。
想要達到共振效果,還需要修士能夠“聆聽到萬物的振動頻率”。
當然,所謂“振動”是程振轉換後的說法。
《九嶽清音》中,太冥祖師是以“音”命名,這也是神通名字由來。
程振以“振動”來理解,也算是切中了本質。
不過,有些方面,振動不足以概括功法之妙。
比如,《九嶽清音》中言,一草一木一山一河乃至一人,都有各自獨特的“音”。
此時以“振動”去代替解釋“音”來解釋完全沒有問題。
但是書中又言,這個“音”并不單一,乃是由各個組成部分的“音”整合而成。
如一人,整個人之“音”乃是由四肢百骸五髒六腑之“音”組合而成。
人之“音”不光包含有形之音,還包含了各種情緒念頭發出的“音”。
同時,人這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