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剧里剧外
關燈
小
中
大
李星宇把《窦娥冤》的劇本看完了,她看哭了。
她感覺這部劇挺感人的,并不會被封建道德淹沒它感人的力量。
相反,最感人的力量反而是其撕破禮法的一面。
第一個感人的就是她父女分别的場景,第二個就是窦娥的每每自白,還有和劊子手的對話。
最難得的,窦娥為了救婆婆,也不顧她小的時候她的父親囑咐她的綱常禮法和家族面子了,情願含冤認罪。
從窦娥父女後來相見的時候,才知她信守的人生信條,與其說是單純為了恪守三從四德做一個孝婦,更不如說,是她7歲以前父親囑咐過她的。
她用生命去遵守,又怎能說,沒有一個渴望父女重逢的心願呢?李星宇是這麼理解的,經過了很多的不幸,窦娥還是心存希望的,她希望堅持貞潔的心,希望有一天會見到父親,希望見到父親的那一天,父親會為她的堅貞而驕傲。
所以這是一出真正的悲劇。
她這個美好的簡單的希望,終究還是破滅了。
破滅的原因,正是因為她發自内心的大愛、體諒與善良。
窦娥為了救婆婆,最終不顧禮法了,不顧家族面子了,招認了自己是毒死公公的(但其實根本不是公公)。
王國維覺得它足以同世界任何一部悲劇相媲美,但李星宇覺得,這部劇超越了悲劇,悲劇是美的毀滅,可是這部劇卻讓人感受到一種力量——美是不可毀滅的。
李星宇特别欣賞一點,就是窦娥不接受威脅,窦娥不夠機智靈活,但是她很勇敢,也很聰慧。
她很善良,但是也表現出了阿喀琉的憤怒。
窦娥和其他人物的對比,其他人都受壞人的要挾,窦娥就堅決不妥協。
窦娥對婆婆說:“我不死,你怎麼能得救呢?” 也許是一種靈魂上的契合,也許是對“真”卻得不到一個公正的回應的困惑,李星宇在本子上寫道: 當世俗道德和良知發生沖突時,毀滅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成為了自己不想成為的人。
最震撼的是,在道德困境中,窦娥違背了世人所說的道德,七代沒有嫁二夫的等等,她承認了不貞潔的罪名。
窦娥不被世所容,卻是本于她的那顆善良與無私的真心。
同樣是寫違背道德的人,曹禺也常常寫一些違背道德的人,可曹禺筆下的人物似乎總是在逃避。
如果說,悲慘世界裡偷面包的錯誤得到了不公正的懲罰,還是因為确實犯了一點小錯誤的話,窦娥卻是無可指摘的,可是她卻承受了最不公正的懲罰,不僅身敗,而且名裂。
所有人都唾棄她,嫌棄她,就是死也不為她立廟。
可是,也正是一個人,能夠舍棄一切,去守護一些東西的時候,才是最無私的愛。
就像芳汀一樣,她為了女兒拔掉了自己最愛的牙齒,剪掉了自己最美的頭發,甚至成了一個妓女。
更何況,窦娥的婆婆,又不是窦娥的骨肉血親。
可以看出,窦娥的本性,是多麼的純潔善良。
為什麼三尺白绫沒有一滴血落下,正是因為她太純潔太善良了。
一個最純潔最善良的弱女子,卻在黑白颠倒的世間,爆發了阿克琉斯的憤怒。
她說要大旱三年,那受懲罰的不僅僅是張驢兒,不僅僅是貪官污吏了,還有很多無辜的人。
一個純潔善良剛毅的人,被逼成了一場會傷害很多人的災難,一方面,可以看出人是正邪兩賦的,另一面,可以看出萬物是一體的。
最清的和最濁的,常常混為一體。
所以,在我們看待任何的人和事的時候,貪官污吏固然可恨,窦娥的婆婆那樣的軟弱,縱然沒有壞心,也終究摧毀了窦娥。
反過來看,為什麼窦娥有勇氣為婆婆承擔罪名,婆婆卻沒有勇氣做一點擔當呢?婆婆為什麼不敢于接受拷打,去勇敢地扞衛窦娥的名聲呢!在這一點上,窦娥看到了一些更可貴的東西。
“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是不能被打敗”,說的就是窦娥的這種精神。
周六早上,李星宇和花曦和約好了在電影院門口見面。
她們準備去看《星際穿越2》。
李星宇穿了一件白色的T恤,一條淺藍色的牛仔褲,一雙白色的運動鞋,簡單而舒适。
她沒有化妝,隻塗了一層淡淡的唇彩。
她覺得自己不需要太多的裝飾,隻要自然就好。
李星宇提前半個小時出門,坐了一輛公交車,向電影院駛去。
她到達電影院時,發現花曦和已經在那裡等她了。
她們見面了,興奮地互相擁抱,花曦和說: “星宇,我們好久不見啦!” “其實我們剛見過不久!你是一日不見,如三秋兮!”李星宇調侃道。
李星宇看了看花曦和,不禁驚歎。
花曦和今天穿了一件黑色的針織衫,一條黑白條紋的半身裙,一雙黑色的平底鞋,頭發梳成一個低低的馬尾,臉上化了淡妝,看起來像一個
她感覺這部劇挺感人的,并不會被封建道德淹沒它感人的力量。
相反,最感人的力量反而是其撕破禮法的一面。
第一個感人的就是她父女分别的場景,第二個就是窦娥的每每自白,還有和劊子手的對話。
最難得的,窦娥為了救婆婆,也不顧她小的時候她的父親囑咐她的綱常禮法和家族面子了,情願含冤認罪。
從窦娥父女後來相見的時候,才知她信守的人生信條,與其說是單純為了恪守三從四德做一個孝婦,更不如說,是她7歲以前父親囑咐過她的。
她用生命去遵守,又怎能說,沒有一個渴望父女重逢的心願呢?李星宇是這麼理解的,經過了很多的不幸,窦娥還是心存希望的,她希望堅持貞潔的心,希望有一天會見到父親,希望見到父親的那一天,父親會為她的堅貞而驕傲。
所以這是一出真正的悲劇。
她這個美好的簡單的希望,終究還是破滅了。
破滅的原因,正是因為她發自内心的大愛、體諒與善良。
窦娥為了救婆婆,最終不顧禮法了,不顧家族面子了,招認了自己是毒死公公的(但其實根本不是公公)。
王國維覺得它足以同世界任何一部悲劇相媲美,但李星宇覺得,這部劇超越了悲劇,悲劇是美的毀滅,可是這部劇卻讓人感受到一種力量——美是不可毀滅的。
李星宇特别欣賞一點,就是窦娥不接受威脅,窦娥不夠機智靈活,但是她很勇敢,也很聰慧。
她很善良,但是也表現出了阿喀琉的憤怒。
窦娥和其他人物的對比,其他人都受壞人的要挾,窦娥就堅決不妥協。
窦娥對婆婆說:“我不死,你怎麼能得救呢?” 也許是一種靈魂上的契合,也許是對“真”卻得不到一個公正的回應的困惑,李星宇在本子上寫道: 當世俗道德和良知發生沖突時,毀滅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成為了自己不想成為的人。
最震撼的是,在道德困境中,窦娥違背了世人所說的道德,七代沒有嫁二夫的等等,她承認了不貞潔的罪名。
窦娥不被世所容,卻是本于她的那顆善良與無私的真心。
同樣是寫違背道德的人,曹禺也常常寫一些違背道德的人,可曹禺筆下的人物似乎總是在逃避。
如果說,悲慘世界裡偷面包的錯誤得到了不公正的懲罰,還是因為确實犯了一點小錯誤的話,窦娥卻是無可指摘的,可是她卻承受了最不公正的懲罰,不僅身敗,而且名裂。
所有人都唾棄她,嫌棄她,就是死也不為她立廟。
可是,也正是一個人,能夠舍棄一切,去守護一些東西的時候,才是最無私的愛。
就像芳汀一樣,她為了女兒拔掉了自己最愛的牙齒,剪掉了自己最美的頭發,甚至成了一個妓女。
更何況,窦娥的婆婆,又不是窦娥的骨肉血親。
可以看出,窦娥的本性,是多麼的純潔善良。
為什麼三尺白绫沒有一滴血落下,正是因為她太純潔太善良了。
一個最純潔最善良的弱女子,卻在黑白颠倒的世間,爆發了阿克琉斯的憤怒。
她說要大旱三年,那受懲罰的不僅僅是張驢兒,不僅僅是貪官污吏了,還有很多無辜的人。
一個純潔善良剛毅的人,被逼成了一場會傷害很多人的災難,一方面,可以看出人是正邪兩賦的,另一面,可以看出萬物是一體的。
最清的和最濁的,常常混為一體。
所以,在我們看待任何的人和事的時候,貪官污吏固然可恨,窦娥的婆婆那樣的軟弱,縱然沒有壞心,也終究摧毀了窦娥。
反過來看,為什麼窦娥有勇氣為婆婆承擔罪名,婆婆卻沒有勇氣做一點擔當呢?婆婆為什麼不敢于接受拷打,去勇敢地扞衛窦娥的名聲呢!在這一點上,窦娥看到了一些更可貴的東西。
“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是不能被打敗”,說的就是窦娥的這種精神。
周六早上,李星宇和花曦和約好了在電影院門口見面。
她們準備去看《星際穿越2》。
李星宇穿了一件白色的T恤,一條淺藍色的牛仔褲,一雙白色的運動鞋,簡單而舒适。
她沒有化妝,隻塗了一層淡淡的唇彩。
她覺得自己不需要太多的裝飾,隻要自然就好。
李星宇提前半個小時出門,坐了一輛公交車,向電影院駛去。
她到達電影院時,發現花曦和已經在那裡等她了。
她們見面了,興奮地互相擁抱,花曦和說: “星宇,我們好久不見啦!” “其實我們剛見過不久!你是一日不見,如三秋兮!”李星宇調侃道。
李星宇看了看花曦和,不禁驚歎。
花曦和今天穿了一件黑色的針織衫,一條黑白條紋的半身裙,一雙黑色的平底鞋,頭發梳成一個低低的馬尾,臉上化了淡妝,看起來像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