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那一瞬间他看见
關燈
小
中
大
兩個能同時把名字留在規則層面上的仙術,相互碰撞時的威力究竟有多強大?
一個仙術的标準,是能夠撬動規則、利用規則,甚至創造規則。
一名真仙境界的仙人,之所以能被稱為真仙,起碼要領悟一道仙術。
仙術并非是将全身仙力毫無保留地釋放,威力大到可以毀滅行星就稱得上仙術。
為什麼妖族成仙後被稱為妖仙,他們體内的妖力也随之轉化為仙力呢?這個稱呼的轉變就源自真仙境界。
修士突破化神境時,會經曆第一次雷劫來洗練身體。
經過天雷的洗禮,精神與元神合二為一,化作法相。
此時便踏入返虛境,壽命也會增加一萬零八百年。
在返虛境,肉體可以完全舍棄,修士能夠憑借融合後的法相進行戰鬥,再也不會受到身體對元神距離的限制。
返虛境的修士再次經曆雷劫洗禮,讓法相與靈力融合,從此靈力即法相,隻要靈力不竭,法相便不滅。
達到這個境界,就晉升為大乘境,壽命又增加一萬零八百年。
大乘境的修士已不再是物質世界普通的生命體,生命形式完全轉化為能量形态,整個身體就如同高度凝練的靈石。
所以,若生活在靈力濃度低的地方,身體裡的靈力會不受控制地向四周逸散,就像空氣總是從高壓流向低壓一樣。
當大乘境修士達到巅峰,身體再也無法承受更多靈力時,便可引來天雷再次洗練。
在天雷強悍力量的錘煉下,如同打鐵一般,通過陽極生陰(針對靈力)或者陰極生陽(針對妖力)的原理,孕育出一個純粹仙根。
此時,修士可以完全擺脫固态形态,凝聚出金色的仙力或者紫色的妖力,靈力的威力也由此發生改變。
不過,若沒有凝聚仙體,能量會迅速散失,因此需要仙體來穩固。
此時,修士與仙界建立起連接,随時能通過感應飛升仙界。
多數修士渡過雷劫後便會直接飛升,由于大多是從仙界之外而來,所以被稱為地仙境,壽命再增加一萬零八百年。
地仙與天仙的區别,在于是否擁有一具完全由仙力穩固打造而成的仙體。
擁有這樣的仙體,能夠容納所有能量,便晉升為天仙。
天仙看似僅僅比地仙多了一具仙體,但因為純粹仙根的存在,幾乎可以無限制地釋放術法,天仙境的壽命同樣再增加一萬零八百年。
而在天仙之上,便是真仙境界。
天仙通過對規則的理解、領悟、利用,改造純粹仙根,使産生的仙力轉化為純陽仙力。
這裡的“純陽”隻是一種稱呼,并非剛正純陽的意思,而是與正物質概念相關。
在這個過程中,仙人對規則的領悟會自然而然地達到極限,不由自主地想要創造新規則。
基于确定的新規則創造出的第一道術法,就是成為仙人後領悟的第一道仙術。
月曦曆經數萬年的艱苦修煉,做了許多不為人知的事情,積累了無數貢獻,才獲得制造仙器“大月”的機會。
在親自參與仙器制造的過程中,她領悟了無機物的創造與毀滅規則,包括其中蘊含的引力、物質變化、重力、加速度等,從而開創了她的第一道仙術——“大月·月隕天傾”。
這一招式能夠将月球般大小的衛星擊落,緻使一片仙界的天空傾斜,故而得名。
這一擊蘊含着恐怖的毀滅力量,地面翻覆、大陸架破碎、潮汐逆流、引力紊亂、空間坍塌……其造成的破壞難以用言語盡述。
相比之下,陸沉的“直劍”看似毫無特别之處。
它平淡無奇,除了一往無前的鋒銳和直線突進的特性外,沒有其他明顯的威能。
然而,“月隕天傾”在這看似簡陋至極的招數面前,卻如同豆腐遇刀般脆弱。
“直劍”輕易地劃開月球表面,地面翻覆沒有讓劍刃産生絲毫顫動,大陸破碎也未能撼動其直線軌迹分毫,潮汐逆流、引力混亂都無法改變劍刃的前行方向。
隻有空間坍塌略微減緩了木劍的速度,但也僅僅是極其微小的變化。
木劍毫無阻礙地刺穿了由“月隕天傾”形成的坍塌赤月,穿透了月曦交疊的雙掌,刺破了她的胸口,切斷了她與仙器之間虛無的聯系。
此刻的月曦狼狽不堪,身上的傷口不斷有仙力溢出,化作點點熒光消散在宇宙之中。
但她的眼神卻堅定無比,透着一股視死如歸的決絕。
月曦深知自己已陷入絕境,因為她察覺到陸沉的劍尖即将刺穿她的純粹仙根。
她緊咬嘴唇,全然不顧身上的傷勢,全力調動體内磅礴雄渾的仙力。
這股仙力如洶湧澎湃的浪潮,一波接着一波瘋狂地朝着“月隕天傾”彙聚。
在強烈求生意志的驅使下,月曦使出渾身解數,加速“月隕天傾”的崩潰進程。
原本就威力驚人的仙術,在她這般瘋狂催動下,光芒大盛,将周圍的空間映照得如同白晝。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月隕天傾”瞬間劇烈顫抖起來,一道道裂痕在其中蔓延,每一道裂痕都仿佛是宇宙中深邃的深淵,散發着令人膽寒的氣息。
緊接着,“月隕天傾”轟然崩塌,爆發出一股無比強大的反震之力。
月曦借助這股反震之力,不顧一切地飛速後退。
她的身體在宇宙中化作一道流光,速度之快,讓周圍的星辰都仿佛變成了模糊的光影。
在這急速後退的過程中,月曦每後退一分,身上的傷勢就加重一分。
但她全然不顧,心中隻有一個念頭:逃離陸沉的攻擊範圍。
她深知,稍有遲疑,陸沉的劍尖就會無情地刺穿她的純粹仙根,那對她而言将是萬劫不複的災難。
這一切都發生在電光火石之間,月曦争分奪秒地逃離着,眼神中既有對陸沉的忌憚,又有不甘失敗的倔強。
而陸沉的劍尖,在那強大反震之力的作用下,微微偏離了原本的軌迹,卻依舊如影随形地追随着月曦,仿佛擁有自主意識一般。
幸運卻又不幸的是,陸沉對“直劍”的掌控尚未達到随心所欲的程度,由于他心中有着多重目标,“直劍”隻是切斷了月曦與仙器的聯系,後續力量便減弱了。
而月曦卻永遠失去了這件曆經數萬年積累
一名真仙境界的仙人,之所以能被稱為真仙,起碼要領悟一道仙術。
仙術并非是将全身仙力毫無保留地釋放,威力大到可以毀滅行星就稱得上仙術。
為什麼妖族成仙後被稱為妖仙,他們體内的妖力也随之轉化為仙力呢?這個稱呼的轉變就源自真仙境界。
修士突破化神境時,會經曆第一次雷劫來洗練身體。
經過天雷的洗禮,精神與元神合二為一,化作法相。
此時便踏入返虛境,壽命也會增加一萬零八百年。
在返虛境,肉體可以完全舍棄,修士能夠憑借融合後的法相進行戰鬥,再也不會受到身體對元神距離的限制。
返虛境的修士再次經曆雷劫洗禮,讓法相與靈力融合,從此靈力即法相,隻要靈力不竭,法相便不滅。
達到這個境界,就晉升為大乘境,壽命又增加一萬零八百年。
大乘境的修士已不再是物質世界普通的生命體,生命形式完全轉化為能量形态,整個身體就如同高度凝練的靈石。
所以,若生活在靈力濃度低的地方,身體裡的靈力會不受控制地向四周逸散,就像空氣總是從高壓流向低壓一樣。
當大乘境修士達到巅峰,身體再也無法承受更多靈力時,便可引來天雷再次洗練。
在天雷強悍力量的錘煉下,如同打鐵一般,通過陽極生陰(針對靈力)或者陰極生陽(針對妖力)的原理,孕育出一個純粹仙根。
此時,修士可以完全擺脫固态形态,凝聚出金色的仙力或者紫色的妖力,靈力的威力也由此發生改變。
不過,若沒有凝聚仙體,能量會迅速散失,因此需要仙體來穩固。
此時,修士與仙界建立起連接,随時能通過感應飛升仙界。
多數修士渡過雷劫後便會直接飛升,由于大多是從仙界之外而來,所以被稱為地仙境,壽命再增加一萬零八百年。
地仙與天仙的區别,在于是否擁有一具完全由仙力穩固打造而成的仙體。
擁有這樣的仙體,能夠容納所有能量,便晉升為天仙。
天仙看似僅僅比地仙多了一具仙體,但因為純粹仙根的存在,幾乎可以無限制地釋放術法,天仙境的壽命同樣再增加一萬零八百年。
而在天仙之上,便是真仙境界。
天仙通過對規則的理解、領悟、利用,改造純粹仙根,使産生的仙力轉化為純陽仙力。
這裡的“純陽”隻是一種稱呼,并非剛正純陽的意思,而是與正物質概念相關。
在這個過程中,仙人對規則的領悟會自然而然地達到極限,不由自主地想要創造新規則。
基于确定的新規則創造出的第一道術法,就是成為仙人後領悟的第一道仙術。
月曦曆經數萬年的艱苦修煉,做了許多不為人知的事情,積累了無數貢獻,才獲得制造仙器“大月”的機會。
在親自參與仙器制造的過程中,她領悟了無機物的創造與毀滅規則,包括其中蘊含的引力、物質變化、重力、加速度等,從而開創了她的第一道仙術——“大月·月隕天傾”。
這一招式能夠将月球般大小的衛星擊落,緻使一片仙界的天空傾斜,故而得名。
這一擊蘊含着恐怖的毀滅力量,地面翻覆、大陸架破碎、潮汐逆流、引力紊亂、空間坍塌……其造成的破壞難以用言語盡述。
相比之下,陸沉的“直劍”看似毫無特别之處。
它平淡無奇,除了一往無前的鋒銳和直線突進的特性外,沒有其他明顯的威能。
然而,“月隕天傾”在這看似簡陋至極的招數面前,卻如同豆腐遇刀般脆弱。
“直劍”輕易地劃開月球表面,地面翻覆沒有讓劍刃産生絲毫顫動,大陸破碎也未能撼動其直線軌迹分毫,潮汐逆流、引力混亂都無法改變劍刃的前行方向。
隻有空間坍塌略微減緩了木劍的速度,但也僅僅是極其微小的變化。
木劍毫無阻礙地刺穿了由“月隕天傾”形成的坍塌赤月,穿透了月曦交疊的雙掌,刺破了她的胸口,切斷了她與仙器之間虛無的聯系。
此刻的月曦狼狽不堪,身上的傷口不斷有仙力溢出,化作點點熒光消散在宇宙之中。
但她的眼神卻堅定無比,透着一股視死如歸的決絕。
月曦深知自己已陷入絕境,因為她察覺到陸沉的劍尖即将刺穿她的純粹仙根。
她緊咬嘴唇,全然不顧身上的傷勢,全力調動體内磅礴雄渾的仙力。
這股仙力如洶湧澎湃的浪潮,一波接着一波瘋狂地朝着“月隕天傾”彙聚。
在強烈求生意志的驅使下,月曦使出渾身解數,加速“月隕天傾”的崩潰進程。
原本就威力驚人的仙術,在她這般瘋狂催動下,光芒大盛,将周圍的空間映照得如同白晝。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月隕天傾”瞬間劇烈顫抖起來,一道道裂痕在其中蔓延,每一道裂痕都仿佛是宇宙中深邃的深淵,散發着令人膽寒的氣息。
緊接着,“月隕天傾”轟然崩塌,爆發出一股無比強大的反震之力。
月曦借助這股反震之力,不顧一切地飛速後退。
她的身體在宇宙中化作一道流光,速度之快,讓周圍的星辰都仿佛變成了模糊的光影。
在這急速後退的過程中,月曦每後退一分,身上的傷勢就加重一分。
但她全然不顧,心中隻有一個念頭:逃離陸沉的攻擊範圍。
她深知,稍有遲疑,陸沉的劍尖就會無情地刺穿她的純粹仙根,那對她而言将是萬劫不複的災難。
這一切都發生在電光火石之間,月曦争分奪秒地逃離着,眼神中既有對陸沉的忌憚,又有不甘失敗的倔強。
而陸沉的劍尖,在那強大反震之力的作用下,微微偏離了原本的軌迹,卻依舊如影随形地追随着月曦,仿佛擁有自主意識一般。
幸運卻又不幸的是,陸沉對“直劍”的掌控尚未達到随心所欲的程度,由于他心中有着多重目标,“直劍”隻是切斷了月曦與仙器的聯系,後續力量便減弱了。
而月曦卻永遠失去了這件曆經數萬年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