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贾诩之谋

關燈
    我來說反而是個累贅。

    ” 賈诩不出聲。

     “先生,既然來了,就别走了,往後先生便是我的軍師,凡願早晚聆聽先生教誨。

    ” “相國所派,怎能不回,诩家眷都還在武威,受相國恩惠。

    ” 陸凡道:“先生,有人建議我先取漢中,有人建議我先取巴郡,也有人建議我取江東六郡。

    不知先生可否給我指點迷津?” “豈敢,公子帳下能人及多,诩怎敢亂言?” “先生,請不要拘謹,我對先生仰慕久矣,否則也不會诓騙董卓,對先生之才,我是甚為了解的。

    ” “我打開天窗說亮話,先生也不必試探,先生有張良陳平之謀,我有劉邦之志,咱們要是結合,定能掃平這個亂世。

    ” “如今,天下大小諸侯如過江之鲫,但諾論實力,我已經是首屈一指,算是占得先機,然而若安于現狀,則隻會坐視别的諸侯壯大,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所以還請先生給我指一條明路,到底往哪裡先出兵為好?” 賈诩想了下,道:“明公何必舍近求遠呢?” 陸凡道:“先生說的可是南陽?” “不瞞先生,我也想過出兵南陽,隻是南陽經過黃巾之後,早已破敗不堪,加上袁術在南陽大肆招兵,如今即便拿下南陽,隻怕也是個累贅,招不了兵,也沒有什麼錢糧。

    ” 賈诩道:“明公,您已經有十幾萬兵了,還要兵幹嘛?至于糧草,荊襄之地,養個十幾萬兵不成問題吧?” “請先生細說。

    ” “明公,您既然志在天下,就不能隻光着占便宜,得注重政治影響。

    拿下南陽,再立馬占據洛陽,方能等待天時。

    ” 陸凡還是有些迷糊,:“先生,洛陽不過是一座空城,即便是遷往長安的百姓有些又回來了,也沒什麼卵用啊?” “明公,洛陽可不是空城,那可是天下的心髒,一面号召天下英才的大旗,您占據洛陽,廣發招賢令,天下讀書人,便會蜂擁而至。

    ” “您繼續!” “明公,有些話诩本不該說,但您視老夫為自己人,以機密相商,那我就直言相告了,董相國如今已經意志消沉,沉迷酒色,加上年歲也不小了,我料定他命不長久,而公子卻還年輕。

    ” “一旦長安有變,文武百官便會東逃,洛陽便是首當其沖。

    明公可坐等百官來投,要是運氣好,說不定還能迎回天子。

    此一也。

    ” “相國若死,西涼兵群龍無首,長安又缺糧,明公可以高官厚祿,糧草财帛加以透之,定可招降西涼衆将。

    明公既然與華雄有舊,千金買馬骨,何愁引不來西涼将士投效?此二也。

    ” “明公若占據洛陽,守住虎牢關,便等同于堵住了中原各路諸侯通往長安的道路,讓各路諸侯,不能染指長安,以明公的謀略,沒有别的諸侯來搗亂,您還平不了關中之地嗎?此三也。

    ” “若如诩所言,明公若能招降西涼衆将士,以西涼兵之骁勇,鐵騎之犀利,東出虎牢,高舉義旗,俸天子以讨不臣,如秋風掃落葉,一戰可蕩平中原,何愁天下不定?” 喜歡三國:拯救太後,我做了幾天太監請大家收藏:()三國:拯救太後,我做了幾天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