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心惋惜吴氏探病

關燈
    老太君的笑容淡了些。

     她對老二媳婦平日裡的行為做派不說贊許,但也沒有心生不喜過,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看她打理這家,隻要不侵犯到李琨和的利益,她都不會開口。

     隻是吳氏這幅隐約顯露讨好的模樣,讓老太君覺得她上不了台面。

     既是叔母,自然是沒有要讨好一個小輩的道理,她這樣,老太君隻覺得被人拐着彎舔了一口鞋尖,惡心得緊。

     吳氏是個很有主意的人,且執掌中饋這麼多年,她也養成了自己所思所想不輕易改變的習慣,不然成了牆頭草,優柔寡斷,怎麼能管理好這偌大的太傅府。

     雖然,許多事情都是老太爺與老太君說了算,她頂多算是個頂牌的,但面子總得做足。

     這樣想着,吳氏又細細問了李毓靈身上可還有哪些不适,又說她庫房裡有一隻百年人參,待會兒就取來。

     “老二媳婦。

    ”老太君打斷了她的話,“阿靈大病初愈,還是要靜養。

    ” 李毓靈從剛才開始就一句話不說,落在老太君眼裡,她是目無尊長,但在吳氏看來,是身體抱恙,更何況隔着蚊帳她都能看到她面色如雪,沒什麼氣色。

     不過心裡那思緒還是在轉悠,猜測,難道老太君口中所喊的“阿靈”是為守玉牽的姻親嗎?不然怎麼會帶到家裡來。

     表姑娘也不是不可,隻是吳氏難免有些不平衡: 同為嫡孫,隻是一個為大房遺孤,一個父親尚在,怎麼對待方式差别如此大。

     對李琨和,二老是自他幼時就為他細細考慮,請人算卦,說四歲前在京城有困頓,就将李琨和養在涿鹿老家,家裡的仆人隻帶了一半回京,衣食住行皆節儉,美名其曰:祈福。

     四歲回京後,便送入了京城最有名的學堂,每一位夫子都是人中龍鳳。

     住在太傅府最安靜之處,一人便住着偌大的院子,衣食住行處處細心,樣樣考究,可謂是把二老為數不多的心思都花在了李琨和身上。

     反觀她兒子。

     在太傅府是被人尊稱一聲四少爺,但出了府門,哪裡還有人會忌憚他,又有誰真正認識他,她的兒子一提到自己出身太傅府,就立馬有人會提及李琨和。

     不光是在她兒子身上,連她外出赴宴,也會被拉着談及李琨和,她這個侄子呀,可真是裡也風光,外也風光。

     吳氏起身,心裡的想法如織娟娘子的線一般多。

    她笑吟吟地行禮,轉身慢慢走出去,她頭頂上戴着的黃金首飾再投入陽光底下時,倒是沒了來時的燦爛。

     吳氏身邊的婆子過來攙扶她,她的手下意識放在小腹處,跨過院門時尤為小心,在最後離開時,吳氏微側過頭往院子裡看去,見院子角落,一位年長的婆子正在對站她跟前的六個小婢女訓話。

     吳氏收回視線,對着婆子淡聲說:“老太太不喜歡院裡的主子,我本以為她待不了多久,但現在看這架勢,是要常住的意思。

    ” 婆子順着吳氏的目光往裡看了一眼,目光所落之處與吳氏一樣,她回主子道:“不管身份如何,總歸威脅不到少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