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
關燈
小
中
大
城南白虎街,遇仙樓。
樓前路平且寬闊,車馬人流絡繹不絕。
隻站在門口,光看這高聳巍峨的酒樓,就感覺富貴逼人。
從外瞧,雕梁畫棟,勾心鬥角,七分貴氣中間還夾雜着三分如詩如畫的意境。
進門去,就顯出遇仙樓與周邊酒樓的不同來。
前院有個人造假山,從假山頂上傾瀉而下的清澈水流砸到寬大的荷葉上,發出清脆的聲響。
蜿蜒曲折的回廊下空間寬敞,有些随性的客人就坐在美人靠上喝酒賞景。
若是不從回廊走入酒樓,也可踏上露天的低矮木平橋,橋下水面如軟稠一般,上邊繡着幾尾漂亮的錦鯉。
錦鯉遊動蕩開層層漣漪,波紋一圈接上一圈,與從假山處蕩開的波紋一道兒,在陽光下泛着粼粼的彩光。
李毓靈從馬車上下來,小門處早已有婢女在等着了,領着李毓靈從小門進去,邊走邊說寒暄的話。
“李姑娘,裡邊請。
” 李毓靈帶着幕離,透過皂紗瞥了一眼遇仙樓門口,門口似乎是兩輛馬車相撞,馬在發出嘶鳴,李毓靈收回心思,認真聽着前邊引路的人的話。
客人多走大門,在白虎街上那幾座有名的酒樓門都特别大。
一些人,比如像她這樣請來的令官或是低調的客人,會從小門進去。
從小門進去,便是一條兩側都種滿竹子的羊腸小徑,一側竹子多些,一側竹子少些,少的一側放置着一大塊薄石屏風,這屏風與尋常的屏風不同,它立于天地間,承受着風雨。
尋常屏風上會雕刻一些吉祥事物,譬如祥雲或四君子,遇仙樓的這塊屏風上,雕刻的是一個故事。
李毓靈眼睛不好,從前沒有注意過,今日聽引路的人說起,她才後知後覺發現。
“是個什麼故事?”李毓靈問。
她的聲音一貫溫柔,但隻有她自己知道,面對外人時,總是會有些發顫。
不過聽到這話的人并沒有注意到,她歉意地笑笑,似乎是對自己忽略了李毓靈有眼疾而感到慚愧,于是她說:“講的是癡迷于樂曲的人跟人打賭會找到世間最美妙樂曲,她找了很久,也走了很久,終于走到了一個陌生的世外桃源,那裡的人都很喜歡樂曲,熱情地接待了她,那支舞曲就是她找到的世間最美妙的樂曲。
” 婢女的聲音與飄遠的旋律一起湧入耳中,李毓靈偏轉視線,她的目光穿過皂紗和薄石屏風的镂空處,隐約看見了正在起舞的身姿。
婢女三言兩語就介紹完了屏風上的故事,她不是說書先生,不需要将故事說得多麼蕩氣回腸,李姑娘想知道這個故事,她便簡單地說了說,畢竟李姑娘這次來可不是為了來聽一個故事的。
但話題已經打開,于是婢女又補充了兩句:“這塊屏風,應當比姑娘的年紀還大呢。
十七年前有一隊西域商人進京,其中的匠人就為遇仙樓打造了這塊薄石屏風。
您瞧——” 李毓靈跟着她停下腳步,兩個人已經走到了小徑的盡頭,那屏風上的故事也到了最後,婢女指着那一豎字,為自己的話提供證據。
底下的花卉擋住了大半的字,李毓靈隻看到年份。
是裕德二十四年,她也是在這年出生的。
婢女領着李毓靈繼續往前走,踏入酒樓就有一股暖意撲面而來,酒肉香勾引着每一位來賓的食欲,八寶塔從二樓往上,每一層都有四間天字号雅間和四間人字号雅間,這共三層高,穿過這座八寶塔來到後院,便是遇仙樓。
在跨出八寶塔的門時,她輕輕提起裙擺,随後便跟
樓前路平且寬闊,車馬人流絡繹不絕。
隻站在門口,光看這高聳巍峨的酒樓,就感覺富貴逼人。
從外瞧,雕梁畫棟,勾心鬥角,七分貴氣中間還夾雜着三分如詩如畫的意境。
進門去,就顯出遇仙樓與周邊酒樓的不同來。
前院有個人造假山,從假山頂上傾瀉而下的清澈水流砸到寬大的荷葉上,發出清脆的聲響。
蜿蜒曲折的回廊下空間寬敞,有些随性的客人就坐在美人靠上喝酒賞景。
若是不從回廊走入酒樓,也可踏上露天的低矮木平橋,橋下水面如軟稠一般,上邊繡着幾尾漂亮的錦鯉。
錦鯉遊動蕩開層層漣漪,波紋一圈接上一圈,與從假山處蕩開的波紋一道兒,在陽光下泛着粼粼的彩光。
李毓靈從馬車上下來,小門處早已有婢女在等着了,領着李毓靈從小門進去,邊走邊說寒暄的話。
“李姑娘,裡邊請。
” 李毓靈帶着幕離,透過皂紗瞥了一眼遇仙樓門口,門口似乎是兩輛馬車相撞,馬在發出嘶鳴,李毓靈收回心思,認真聽着前邊引路的人的話。
客人多走大門,在白虎街上那幾座有名的酒樓門都特别大。
一些人,比如像她這樣請來的令官或是低調的客人,會從小門進去。
從小門進去,便是一條兩側都種滿竹子的羊腸小徑,一側竹子多些,一側竹子少些,少的一側放置着一大塊薄石屏風,這屏風與尋常的屏風不同,它立于天地間,承受着風雨。
尋常屏風上會雕刻一些吉祥事物,譬如祥雲或四君子,遇仙樓的這塊屏風上,雕刻的是一個故事。
李毓靈眼睛不好,從前沒有注意過,今日聽引路的人說起,她才後知後覺發現。
“是個什麼故事?”李毓靈問。
她的聲音一貫溫柔,但隻有她自己知道,面對外人時,總是會有些發顫。
不過聽到這話的人并沒有注意到,她歉意地笑笑,似乎是對自己忽略了李毓靈有眼疾而感到慚愧,于是她說:“講的是癡迷于樂曲的人跟人打賭會找到世間最美妙樂曲,她找了很久,也走了很久,終于走到了一個陌生的世外桃源,那裡的人都很喜歡樂曲,熱情地接待了她,那支舞曲就是她找到的世間最美妙的樂曲。
” 婢女的聲音與飄遠的旋律一起湧入耳中,李毓靈偏轉視線,她的目光穿過皂紗和薄石屏風的镂空處,隐約看見了正在起舞的身姿。
婢女三言兩語就介紹完了屏風上的故事,她不是說書先生,不需要将故事說得多麼蕩氣回腸,李姑娘想知道這個故事,她便簡單地說了說,畢竟李姑娘這次來可不是為了來聽一個故事的。
但話題已經打開,于是婢女又補充了兩句:“這塊屏風,應當比姑娘的年紀還大呢。
十七年前有一隊西域商人進京,其中的匠人就為遇仙樓打造了這塊薄石屏風。
您瞧——” 李毓靈跟着她停下腳步,兩個人已經走到了小徑的盡頭,那屏風上的故事也到了最後,婢女指着那一豎字,為自己的話提供證據。
底下的花卉擋住了大半的字,李毓靈隻看到年份。
是裕德二十四年,她也是在這年出生的。
婢女領着李毓靈繼續往前走,踏入酒樓就有一股暖意撲面而來,酒肉香勾引着每一位來賓的食欲,八寶塔從二樓往上,每一層都有四間天字号雅間和四間人字号雅間,這共三層高,穿過這座八寶塔來到後院,便是遇仙樓。
在跨出八寶塔的門時,她輕輕提起裙擺,随後便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