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春雨绵延逐猫梦
關燈
小
中
大
李府這邊懲處了車馬房與門房一衆人,打闆子的聲音從子時一直響到寅時,阖府上下都安安靜靜,下人怕責罰,主人家卻從崔飛羽的表現中猜測到了什麼,推了不少春日的帖子,低調做人。
崔飛羽自打在李琨和那兒吃了虧那天起,他心裡就窩着一股火。
他不是小孩子了,不能像以前那樣咋咋呼呼一狀告到禦前。
且近日皇宮中也有些不同尋常。
他在自己院裡加練打拳發洩火氣,被他大伯叫到了前院書房中議事。
“二月中下旬,使臣會離開京城,屆時你與我一道護送,李家子弟不在名單内,不知是故意還是巧合。
”崔江沉聲道,他的弟媳是公主,崔家二房雖風光尊貴,但與朝中重權已無緣,但好在當今聖上是他侄子的親外祖父,對崔飛羽寵愛有加,聖寵鞏固了崔家望族的榮譽與地位,但還是令崔江不安。
還不夠。
崔江端坐在書案前,看着眼前這個稚氣與銳氣共存的侄子。
他對崔飛羽是寄予厚望的。
于是他想了想,說道:“元宵那天,萬邦進貢,陛下遇襲…” 崔飛羽立馬聯想到疑似與外邦使臣有染的李家,想起那匹穹馬,想起那個人面獸心的李琨和。
雖證據不足,隻是猜測,但一個巴掌拍不響,若李家真是清白,又怎麼會懷疑到他們頭上。
他按耐住藏于自己心中的火氣,等着他大伯繼續往下說。
“陛下讓人調查此事,是想在使臣離開前抓住人,否則放虎歸山,不知道那些外邦到底作何打算。
”崔江說道,“張衍清替陛下擋了一箭,救駕有功,這會兒張家頗受看重。
”崔江說道,張衍清年紀輕,不好升遷太快,陛下将外放的幾個張家人都調了回來,看來這一次陛下受到的驚吓不小。
也或許是要借張家滅滅其他幾家望族的威風。
今日是張家水漲船高,他日又不知要被哪家取而代之。
“張衍清醒了嗎?”崔飛羽問道。
京城的幾家書院裡,他張衍清的名氣着實響亮。
三歲通讀千字文,四歲念詩,五歲學文。
啟蒙早,又聰慧,文采打磨多年,在旁人看來是一路輕松通過科考,十八歲就坐到了榜眼的位置。
元宵節陛下遇刺,他舍身護駕,惹得陛下動了憐憫之心,讓太醫日夜診治,隻是三日過去,也沒聽見什麼别的消息。
都說是張衍清擋箭,可這兩日,陛下也歇了早朝。
就連他的母親知明公主前去拜見,也遭到了拒絕。
後宮消息封鎖,前朝也不斷猜測。
“十之八九。
”崔江說道。
陛下不如先帝有謀略,他是一代仁慈的君王,寬厚大度,百姓稱贊,但這并不利于現在的局勢。
北方遊牧虎視眈眈,西部新收攏的疆土舊部未除,東海倭寇橫行,南疆災害不斷。
崔江想到這裡,又覺得胸口發悶。
崔飛羽道:“我雖不喜他,但也覺得他别這麼快死了,畢竟有這樣的腦子在陛下跟前出謀劃策,也能替陛下分憂解難。
”他話說的直白,字裡行間都是對外祖父的在意。
在他心裡,陛下先是他外祖,再是陛下,血緣親厚是冷冰冰的權勢規矩不能比拟的。
崔江隻是笑笑,不置可否。
帝王心,誰又能猜得準呢? “外邊是下雨了?”崔江聽見外邊淅淅瀝瀝的聲音,站起身,走到窗前。
崔飛羽也跟着走到窗前,“下雨了。
” 屋内沒有點炭火,他們都是怕熱的性子,這會兒風吹拂到臉上,也不覺
崔飛羽自打在李琨和那兒吃了虧那天起,他心裡就窩着一股火。
他不是小孩子了,不能像以前那樣咋咋呼呼一狀告到禦前。
且近日皇宮中也有些不同尋常。
他在自己院裡加練打拳發洩火氣,被他大伯叫到了前院書房中議事。
“二月中下旬,使臣會離開京城,屆時你與我一道護送,李家子弟不在名單内,不知是故意還是巧合。
”崔江沉聲道,他的弟媳是公主,崔家二房雖風光尊貴,但與朝中重權已無緣,但好在當今聖上是他侄子的親外祖父,對崔飛羽寵愛有加,聖寵鞏固了崔家望族的榮譽與地位,但還是令崔江不安。
還不夠。
崔江端坐在書案前,看着眼前這個稚氣與銳氣共存的侄子。
他對崔飛羽是寄予厚望的。
于是他想了想,說道:“元宵那天,萬邦進貢,陛下遇襲…” 崔飛羽立馬聯想到疑似與外邦使臣有染的李家,想起那匹穹馬,想起那個人面獸心的李琨和。
雖證據不足,隻是猜測,但一個巴掌拍不響,若李家真是清白,又怎麼會懷疑到他們頭上。
他按耐住藏于自己心中的火氣,等着他大伯繼續往下說。
“陛下讓人調查此事,是想在使臣離開前抓住人,否則放虎歸山,不知道那些外邦到底作何打算。
”崔江說道,“張衍清替陛下擋了一箭,救駕有功,這會兒張家頗受看重。
”崔江說道,張衍清年紀輕,不好升遷太快,陛下将外放的幾個張家人都調了回來,看來這一次陛下受到的驚吓不小。
也或許是要借張家滅滅其他幾家望族的威風。
今日是張家水漲船高,他日又不知要被哪家取而代之。
“張衍清醒了嗎?”崔飛羽問道。
京城的幾家書院裡,他張衍清的名氣着實響亮。
三歲通讀千字文,四歲念詩,五歲學文。
啟蒙早,又聰慧,文采打磨多年,在旁人看來是一路輕松通過科考,十八歲就坐到了榜眼的位置。
元宵節陛下遇刺,他舍身護駕,惹得陛下動了憐憫之心,讓太醫日夜診治,隻是三日過去,也沒聽見什麼别的消息。
都說是張衍清擋箭,可這兩日,陛下也歇了早朝。
就連他的母親知明公主前去拜見,也遭到了拒絕。
後宮消息封鎖,前朝也不斷猜測。
“十之八九。
”崔江說道。
陛下不如先帝有謀略,他是一代仁慈的君王,寬厚大度,百姓稱贊,但這并不利于現在的局勢。
北方遊牧虎視眈眈,西部新收攏的疆土舊部未除,東海倭寇橫行,南疆災害不斷。
崔江想到這裡,又覺得胸口發悶。
崔飛羽道:“我雖不喜他,但也覺得他别這麼快死了,畢竟有這樣的腦子在陛下跟前出謀劃策,也能替陛下分憂解難。
”他話說的直白,字裡行間都是對外祖父的在意。
在他心裡,陛下先是他外祖,再是陛下,血緣親厚是冷冰冰的權勢規矩不能比拟的。
崔江隻是笑笑,不置可否。
帝王心,誰又能猜得準呢? “外邊是下雨了?”崔江聽見外邊淅淅瀝瀝的聲音,站起身,走到窗前。
崔飛羽也跟着走到窗前,“下雨了。
” 屋内沒有點炭火,他們都是怕熱的性子,這會兒風吹拂到臉上,也不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