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实现突破的国内光纤产业

關燈
    1970年,漂亮國康甯公司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根低損耗石英光纖,這是光纖技術的重大突破,使光纖通信成為可能。

     然而當時國際對中國實行技術封鎖,限制先進的光纖技術和設備出口到中國,使得中國光纖産業在基礎理論研究、材料研發、制造工藝等方面都隻能依靠自身力量艱難探索。

     1974年,郵電部批準成立江城郵電科學研究院光通信研究室,為國内光纖通信研究奠定了初步基礎。

     1976年,江城郵電科學研究院建立了材料提純、MCVD熔煉車床、拉絲機、測試等初級設備與儀表,開啟了國内光纖通信技術的早期探索。

     1980年,江城郵電科學研究院拉制了低損耗單模光纖,并進行試生産,标志着國産化通信光纖正式誕生,實現了國産實用化通信光纖制備技術的第一次突破。

     1982年,國内第一條實用化的光通信工程——江城八二工程完成,标志着我國光纖通信正式步入實用化階段,推動了産業從實驗室走向實際應用。

     目前,光纖通信技術在國内不斷推廣應用,相關技術持續研究和完善,産業基礎建設不斷加強,光纖生産技術和設備逐步實現國産化,為光纖産業的規模化發展奠定了基礎。

     國内科研機構和企業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在光纖制造工藝、光器件研發、光通信系統集成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逐漸縮小了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

     今年,為進一步推動光纖在工程應用方面的拓展,趙梓申向郵電部鄭重提出在甯城和江城之間建設光纜通信系統的申請。

     與此同時,他還積極推進國内首條從化學提純到熔煉、拉絲、套塑、篩選、測試的完整光纖工業性試驗生産線在江城郵電科學研究院落地。

     這幾日,趙梓申趕赴京城,便是為了與郵電部的領導深入商讨這些項目的開展事宜。

     經過多輪長時間的研讨,事情終于有了初步定論,後續将根據工程進展情況逐步調整優化計劃。

     事情告一段落,趙梓申難得有了些許閑暇時光。

     聽聞京城展覽館正在舉辦計算機行業展覽,他便興緻勃勃地前往參觀。

     路過鵬大電子展區時,趙梓申不禁想起幾個月前童士柏找他合作的計算機網絡項目,以及正在鵬城大學就讀的兒子趙啟陽。

     他記得自己兒子就是在鵬大電子這家校企裡面做項目,懷着對兒子工作成果的好奇,他下意識地朝這邊走來。

     走近一看,他才發現趙啟陽竟然也來了這個展會,對方現在和一位女生正站在一台街機旁,熱情地向衆多觀衆介紹着。

     趙啟陽此時也發現了自己父親的到場,緊張地喊出聲:“爸,你怎麼來了?” 趙梓申走到兒子面前,敏銳地觀察着兒子和旁邊女生的神情,心中已然猜出幾分兩人的關系,嘴角微微上揚,笑着打趣道:“你小子能來這展會,我就不能來嗎?還不趕緊給我介紹介紹?” “啊,哈哈,爸,這個是我們研發的一款街機遊戲,叫‘鬥将’,具體玩法是……”趙啟陽難得地有些緊張,說話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