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周末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
關燈
小
中
大
李勇軍察覺到秦奕的靠近,立馬從書包裡掏出一本《收獲》雜志開始看了起來。
秦奕下意識地看了過去,發現他正在讀墨言的《球狀閃電》。
在文學曆史的長河裡,同名作品并不鮮見。
後來讓無數科幻迷為之癡迷、劉慈辛于2005年發表的《球狀閃電》聲名遠揚,可鮮有人知,早在1985年,另一位文學大家墨言就推出了一部風格迥異的同名中篇小說。
這部作品是墨言早期意識流風格的典型代表,以獨特的叙事手法構建起一個充滿奇幻與思考的世界。
故事從主人公“蝈蝈”被球狀閃電炸暈後的混沌意識展開,回憶如絲線般纏繞,其間女兒如夢似幻的夢境、妻子飽含深情與無奈的回憶,如珍珠般被巧妙地串聯起來。
通過蝈蝈這個高考落榜生跌宕起伏的人生軌迹,深刻地剖析了人性在現實束縛下對解脫的渴望,科學理性與封建迷信的交鋒,以及新舊觀念在時代浪潮裡的激烈碰撞,每一處情節都發人深省,引人深思。
而在辦公室的另一角,王小莫原本是打算響應秦奕的提議,開始處理手頭的工作,可當其他人都各自挑理由反抗秦奕的指揮之後,他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
他默默起身,從自己堆滿雜物的箱子裡拿出一本《動畫大王》雜志,重新坐回角落,翻開那熟悉的《黑貓警長》連載頁面。
一瞬間,那充滿童趣的畫面和緊張刺激的情節,便将他帶入了一個充滿正義與冒險的童話世界,暫時忘卻了現實中的瑣碎與煩惱。
“唉,罷了,反正今天是周末,大家放松放松也好。
”秦奕長歎一口氣,在心裡自我安慰着。
他站起身,在辦公室裡漫無目的地踱步,眼神空洞地環顧四周,試圖尋找一些能讓自己提起興緻的事情,可腦海裡除了那些密密麻麻的項目文件和代碼,竟一片空白。
“要不,去電子大樓那邊看看挖掘機施工吧。
”思索片刻後,秦奕終于拿定主意,擡腳邁出了辦公室,朝着電子大樓的方向走去。
秦奕深知,在當下如火如荼的城市建設浪潮中,施工團隊的日程表裡,周末從來不是放松休憩的悠閑時段。
恰恰相反,由于國内尚未針對施工場地在周末施工頒布明确禁令,周末在他們眼中,簡直是追趕施工進度的“黃金時段”。
而且每到周末,辦公區域周圍便冷冷清清,人迹罕至,這無疑給了施工團隊“大展身手”的機會,他們得以毫無顧忌地驅使各類施工設備開足馬力,将設備的效能發揮到極緻。
懷着這樣的預期,秦奕來到電子大樓附近,果不其然,眼前是一片熱火朝天卻又嘈雜至極的施工現場。
巨型挖掘機高高揚起鋼鐵巨臂,每一次揮動,都裹挾着土石簌簌滑落的聲響,那聲音仿佛是大地被撕裂時發出的低吟。
滿載建築材料的重型卡車,在臨時鋪設的簡易道路上緩緩前行,車輪與地面劇烈摩擦,發出沉悶而厚重的滾動聲,沉悶得好似遠古傳來的戰鼓轟鳴。
攪拌機不知疲倦地旋轉着,将砂石、水泥等原料充分混合,持續不斷的轟鳴聲,一下又一下地撞擊着人們的耳膜。
這些來自不同施工設備的聲響,毫無秩序地相互交織、激烈碰撞,最終形成一段令人心煩意亂的噪音“合奏曲”,在空氣中肆意蔓延。
這龐雜的噪音讓秦奕眉頭緊皺,心裡不禁想到,要是工作日施工團隊也這般毫無節制地施工,周圍的辦公人員必然要深受其擾。
在目前這個階段,有關施工噪音管理的法律法規幾乎處于空白狀态,基本上隻能依靠施工團隊自身的道德感來降低噪聲對周邊環
秦奕下意識地看了過去,發現他正在讀墨言的《球狀閃電》。
在文學曆史的長河裡,同名作品并不鮮見。
後來讓無數科幻迷為之癡迷、劉慈辛于2005年發表的《球狀閃電》聲名遠揚,可鮮有人知,早在1985年,另一位文學大家墨言就推出了一部風格迥異的同名中篇小說。
這部作品是墨言早期意識流風格的典型代表,以獨特的叙事手法構建起一個充滿奇幻與思考的世界。
故事從主人公“蝈蝈”被球狀閃電炸暈後的混沌意識展開,回憶如絲線般纏繞,其間女兒如夢似幻的夢境、妻子飽含深情與無奈的回憶,如珍珠般被巧妙地串聯起來。
通過蝈蝈這個高考落榜生跌宕起伏的人生軌迹,深刻地剖析了人性在現實束縛下對解脫的渴望,科學理性與封建迷信的交鋒,以及新舊觀念在時代浪潮裡的激烈碰撞,每一處情節都發人深省,引人深思。
而在辦公室的另一角,王小莫原本是打算響應秦奕的提議,開始處理手頭的工作,可當其他人都各自挑理由反抗秦奕的指揮之後,他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
他默默起身,從自己堆滿雜物的箱子裡拿出一本《動畫大王》雜志,重新坐回角落,翻開那熟悉的《黑貓警長》連載頁面。
一瞬間,那充滿童趣的畫面和緊張刺激的情節,便将他帶入了一個充滿正義與冒險的童話世界,暫時忘卻了現實中的瑣碎與煩惱。
“唉,罷了,反正今天是周末,大家放松放松也好。
”秦奕長歎一口氣,在心裡自我安慰着。
他站起身,在辦公室裡漫無目的地踱步,眼神空洞地環顧四周,試圖尋找一些能讓自己提起興緻的事情,可腦海裡除了那些密密麻麻的項目文件和代碼,竟一片空白。
“要不,去電子大樓那邊看看挖掘機施工吧。
”思索片刻後,秦奕終于拿定主意,擡腳邁出了辦公室,朝着電子大樓的方向走去。
秦奕深知,在當下如火如荼的城市建設浪潮中,施工團隊的日程表裡,周末從來不是放松休憩的悠閑時段。
恰恰相反,由于國内尚未針對施工場地在周末施工頒布明确禁令,周末在他們眼中,簡直是追趕施工進度的“黃金時段”。
而且每到周末,辦公區域周圍便冷冷清清,人迹罕至,這無疑給了施工團隊“大展身手”的機會,他們得以毫無顧忌地驅使各類施工設備開足馬力,将設備的效能發揮到極緻。
懷着這樣的預期,秦奕來到電子大樓附近,果不其然,眼前是一片熱火朝天卻又嘈雜至極的施工現場。
巨型挖掘機高高揚起鋼鐵巨臂,每一次揮動,都裹挾着土石簌簌滑落的聲響,那聲音仿佛是大地被撕裂時發出的低吟。
滿載建築材料的重型卡車,在臨時鋪設的簡易道路上緩緩前行,車輪與地面劇烈摩擦,發出沉悶而厚重的滾動聲,沉悶得好似遠古傳來的戰鼓轟鳴。
攪拌機不知疲倦地旋轉着,将砂石、水泥等原料充分混合,持續不斷的轟鳴聲,一下又一下地撞擊着人們的耳膜。
這些來自不同施工設備的聲響,毫無秩序地相互交織、激烈碰撞,最終形成一段令人心煩意亂的噪音“合奏曲”,在空氣中肆意蔓延。
這龐雜的噪音讓秦奕眉頭緊皺,心裡不禁想到,要是工作日施工團隊也這般毫無節制地施工,周圍的辦公人員必然要深受其擾。
在目前這個階段,有關施工噪音管理的法律法規幾乎處于空白狀态,基本上隻能依靠施工團隊自身的道德感來降低噪聲對周邊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