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讲解工地建设要点

關燈
    之間的關系準确地記錄了下來。

     講完要點内容之後,秦奕拿起水瓶,猛喝了幾口,然後說道:“好,大緻就是這些。

    裡面每個項目需要注意的細節,我一時半會兒也整理不完,估計還得花個幾天時間。

    我過幾天再把資料送過去你那邊吧。

    你應該就在行政辦公樓那邊辦公吧?” “别别别,秦奕同學你幫我這麼大忙,我哪還好意思麻煩你把材料送上門,你弄好之後到時就打個電話給我就行,我自己過來拿。

    ”郝全福一聽,連忙擺手,臉上滿是誠懇與感激。

     “哦哦,那這也行。

    ”秦奕點頭表示理解。

     “好的,秦奕同學,那就這樣,我不打擾你和張老師繼續研究了。

    ”郝全福輕輕拍了拍手中的筆記本,像是在給自己打氣,随後轉身,腳步輕快地離開了辦公室。

     秦奕則快步回到張耀學身邊。

     此刻,實驗室裡的氛圍又重新聚焦到了眼前的交換機驗證上。

     張耀學已經成功地将辦公室裡的四台電腦用交換機連接了起來。

     秦奕為了便于後續的操作與交流,迅速将這四台電腦分别編号為A、B、C、D。

     緊接着,秦奕熟練地在其中兩台電腦A和B中啟動了服務端程序。

     他一邊操作,一邊向張耀學解釋着程序的關鍵邏輯:“張老師,你看,這電腦A的程序在接收數據的時候,會根據自己的編号進行篩選,而電腦B則不會。

    ” “這就好比在一個大型的郵件分揀中心,電腦A隻接收收件人明确是自己的郵件,而電腦B就像一個開放式的公共郵箱,不管郵件是指定發給它的,還是群發的,都會照單全收。

    ” 按照這樣的設定,當電腦C的一個客戶端程序向用電腦A的編号向其發送數據時,如果數據在交換機這邊是被廣播出來的話,就如同在廣場上用大喇叭播放通知,電腦A和電腦B都會成功接收到數據并顯示出來。

     而如果數據是點對點傳輸的,即專門為電腦A定制的專屬信息,就像一封貼上了特殊标簽的加密信件,隻有電腦A能接收并解讀,電腦B則毫無察覺。

     秦奕以極快的速度驗證了這個基本功能的正确性,緊接着,他又馬不停蹄地當場調整了下客戶端程序,讓客戶端在一定時間裡持續不斷地向服務端發送數據,就像一條日夜奔騰不息的河流,源源不斷地輸送着數據的“水流”。

     将程序修改并編譯完成後,他在電腦C和電腦D中分别啟動客戶端程序,它們如同兩個不知疲倦的快遞員,開始向A和B發送數據。

     而A和B也像勤勞的收件員,一直能穩定地接收到來自電腦C和電腦D的數據。

     這個看似簡單的實驗,實則驗證了以太網交換機相對傳統網橋一個重大的進步能力。

     這個時候,網橋一般都是雙端口網橋,即使偶爾出現四端口網橋,也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多端口同時傳輸,通常情況下,一個網橋在同一時間隻能在兩個端口上傳輸數據,恰似一條狹窄的小巷路口,同一時刻隻允許一輛小車勉強通過。

     而現在,張耀學研發的這個以太網交換機實現了四端口同時傳輸的能力,這就如同把狹窄的小巷拓寬成了四車道的主幹道,大大增強了網絡通信的能力,使得數據能夠在多個端口間同時高效地流通。

     當然,秦奕心裡也清楚,自己的這個實驗并不算太嚴謹。

     他皺了皺眉頭,對張耀學說道:“就算将兩台電腦上設置了在相同時間同時發送信息,也不能保證真的是同時進行傳輸的。

    ” 要知道,多電腦之間的時鐘精細同步即使在後來互聯網相當發達的時候,也是一個需要一整個複雜軟件系統來保證的事情,更何況是現在這個電腦基本都是依靠各自主闆上的時鐘電路來确定時間的時代。

     每台電腦的時鐘就像各自獨立擺動的老式挂鐘,雖然都在記錄時間,但快慢總會有些許差異。

     不過,這個實驗至少證明了在一定情況下,張耀學這個以太網交換機多端口同時通信是可行的,而且張耀學此前也已經運用示波器對信号傳輸進行了測試,結果顯示,信号能夠在四個端口同時實現傳輸。

     從這一實際測試效果來看,交換機的多端口同時傳輸功能具備了一定程度的可靠性, 當然,當前的測試都隻是初步驗證,等到後續進入生産測試階段,必須采用更為嚴謹、科學的檢測方式,對交換機的各項功能進行全面、細緻的檢驗,确保其性能穩定且符合标準,才能放心投入實際使用。

     秦奕滿臉欣喜,對張耀學稱贊道:“張老師,您研發的這個交換機功能真是相當出色!不過目前這台以太網交換機僅有八個端口,咱們辦公室一共有十台電腦,要是都想連起來,看來還得再配備一台交換機才行。

    ” 張耀學微微點頭,緩緩說道:“嗯,目前我也就成功做出了這一台交換機。

    而且關于交換機級聯使用的情況,我還沒有進行測試。

    再給我一些時間,等我把這些問題都研究透徹。

    ” 說到這裡,張耀學頓了頓,臉上浮現出一絲關切,接着道:“另外,我心裡一直有個比較關心的問題,想跟你探讨一下。

    ” 喜歡科技革命,從1984開始請大家收藏:()科技革命,從1984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