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挑战人们艺术理解的作品

關燈
    的形态、色彩、質感等細節,被視作繪畫的關鍵能力,也是評判作品優劣的重要标準。

     就拿人物畫來說,人物形象比例要精準無誤,面部特征得清晰可辨;山水畫則需生動展現山水的自然風貌,讓人仿若身臨其境。

     在題材的選擇上,畫作内容大多集中在曆史故事、神話傳說、宗教題材、山水花鳥以及社會生活中的重大事件等方面,這些題材有着明确的文化内涵與象征意義,容易被大衆理解和接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像曆史畫常常以重要曆史戰役、人物事迹為主題,意在傳承和弘揚曆史文化,山水畫則借描繪自然山水,抒發文人的情感與審美情趣。

     從主題表達來看,這個階段大家更注重積極正面的呈現。

     在表現社會生活時,往往傾向于展現積極向上、和諧美好的一面,傳遞正能量與主流價值觀。

    比如描繪勞動人民辛勤勞作的場景,展現豐收時的喜悅畫面,而較少觸及社會的陰暗面或人性的複雜問題。

     在畫面呈現上,十分注重整體的和諧統一。

     基于上述這些觀念,人們習慣欣賞具有明确藝術風格和流派特征的作品。

     諸如中國傳統繪畫中的青綠山水、水墨寫意等風格,西方繪畫中的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等流派,這些風格和流派都有着獨特的表現手法與審美特點,被視為藝術創作的正統與規範。

     緊接着,陳章季從繪畫風格的創新突破、題材選擇的大膽嘗試、審美規範的全新诠釋等多個角度,深入細緻地講解耿建義的畫作是如何挑戰人們固有藝術理解的。

     他講得繪聲繪色,每一個觀點都剖析得鞭辟入裡。

     然而,基本上沒有美術功底的秦奕和趙啟陽聽得似懂非懂,盡管他們努力想要跟上陳章季的思路,卻還是隻能時不時機械地點點頭,臉上寫滿了困惑。

     靳詩韻雖有一定美術基礎,但面對陳章季如此專業且深入的講解,也覺得頗為吃力。

     那些複雜的專業術語和獨特的藝術理念,讓她理解起來有些費勁。

     不過,她依然全神貫注地聽着,試圖從陳章季的話語中汲取更多的藝術養分。

     陳章季看着他們有些迷茫的表情,心裡便明白了他們對這些内容不太好想象,于是說道:“走吧,正好耿建義的畢業作品《燈光下的兩個人》已經交上來了,我帶你們去看看,順便也看看其他同學的作品,說不定能找到更符合你們要求的。

    ” “那可太好了!”靳詩韻眼睛一亮,高興地說道。

     她向來更相信作品本身的說服力,比起抽象的描述,她更喜歡通過實際的作品來判斷。

     陳章季帶着秦奕三人來到了羊城美院的陳列館。

     一進入館内,琳琅滿目的學生畢業作品便映入眼簾。

    靳詩韻立刻來了興緻,饒有興緻地左顧右盼,眼神中充滿了對藝術的熱愛和探索的渴望。

     秦奕和趙啟陽雖然覺得這些作品都很精美,但對于其中所蘊含的深層含義,他們卻有些一知半解。

     “這就是我說的那幅《燈光下的兩個人》,你們仔細看看這繪畫風格,是不是符合你們的需求。

    ”陳章季帶着他們來到一幅畫着兩個人的作品前。

     隻見這幅畫以大筆觸和灰色調為主,人物呈正面角度,但面部卻沒有任何細節描繪。

     畫面中,一位男士和一位女士并排而坐,男士手中的報紙在不經意間隔開了他與女士之間的距離,與此同時,桌子也仿佛一道無形的屏障,隔開了觀衆與畫中人物的世界。

     桌上擺放着一個玻璃杯,雖然畫面中沒有明确的光源指示,但通過人物面部的明暗變化,卻能清晰地判斷出光源的走向。

     “太符合我們的需求了!”秦奕一眼就被這幅畫獨特的明暗關系和表現手法所吸引,不禁脫口而出。

     靳詩韻和趙啟陽也紛紛點頭,臉上露出了認同的神情。

     “哈哈,喜歡就好。

    等會兒我讓行政老師帶你們去找耿建義。

    你們在這兒也可以再好好看看其他展覽作品,要是有感興趣的,随時跟我說。

    我就先回去了。

    ”陳章季說完,便轉身向外走去。

     “好的,陳叔再見。

    ”靳詩韻與陳章季道别後,立刻像一隻歡快的小鳥,跑到剛才就吸引她目光的一幅作品——《水上運動》旁邊。

     喜歡科技革命,從1984開始請大家收藏:()科技革命,從1984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