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英娥救美
關燈
小
中
大
喊聲,立刻跑到院子裡,找到水缸,舀了一桶水,急匆匆回來的陳濤正好遇上提着水桶的段景,接過他手裡的桶利索的跑進屋内。
陳濤将水遞給姜白,姜白接過水桶,毫不猶豫地将水潑向炕台下的火堆。
水與火相遇,發出“嗤嗤”的聲響,濃煙更加濃烈,嗆得兩人連連咳嗽。
“再來一桶!”姜白喊道。
陳濤不敢耽擱,又跑出去打水。
如此反複幾次,火勢終于被控制住,炕台下的火苗漸漸熄滅,隻剩下幾縷青煙袅袅升起。
姜白松了一口氣,抹了抹額頭的汗水,轉頭上下打量着段景:“你沒事吧?” 段景搖搖頭,雖然被煙嗆得眼睛發紅,鼻子發木,但并沒有受傷。
段景看着身上被煙熏的姜白,心裡有些愧疚:“對不起,是我沒注意火勢,差點釀成大禍。
” 姜白擺擺手,語氣緩和下來:“不怪你,火炕的火候本就難掌握,孫叔不在,你一個人照看确實不容易。
” 段景低下頭,他原本以為自己能照顧好火炕,沒想到還是出了岔子。
若是火勢再大一些,恐怕整個房間都會被燒毀,到時候火勢蔓延到整個府邸,結果不堪設想。
姜白看出段景的自責,輕聲安慰:“别多想,火已經滅了,沒事了。
你先去外面透透氣,我來收拾一下。
” 段景點頭,走出房間,站在院子裡深吸了幾口新鮮空氣。
夜風微涼,吹散了身上的煙味,也讓他稍稍平靜下來。
他擡頭看向天空,繁星點點,月光如水,灑在院子裡,顯得格外甯靜。
過了一會兒,姜白從屋裡走出來,手裡拿着幾塊燒焦的木柴。
她将木柴丢到院子角落,拍了拍手上的灰,走到段景身邊:“火炕暫時不能用了,今晚你先去别的房間休息吧。
” 段景猶豫了一下問,“姜白,你怎麼會突然過來?” 姜白從袖中拿出那瓶藥丸,向段景揮了揮,語氣輕松:“我正好過來給你送藥,聽到你喊孫叔,就跑來看看。
沒想到還真出事了。
” 段景心裡一暖,接過藥瓶,“謝謝你,要不是你及時趕到,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
” 姜白擺擺手,語氣随意:“舉手之勞,不用客氣。
不過,以後你要小心些,火炕的火候要随時注意,不能大意。
” 段景對着姜白歎息道:“姜大夫,我知道它難伺候,但沒想到這火炕這麼難伺候,差點沒把我給烤熟了。
” 姜白不好意思的摸摸鼻子,這個問題她和她爹當時确實沒有解決,也是很多人繼續觀望,沒有使用炕的主要原因之一,比起防凍還是别被燒熟了更重要些。
“火炕确實需要一定的技巧來使用。
昨晚可能是柴火放得太多,火候沒控制好。
不過,這也是個教訓,以後我們會更加注意。
” 陳濤也在一旁安慰:“少爺,您别急,我們再調整一下火炕的設計,确保不會再出現這種情況。
” 段景歎了口氣,雖然有些失望,但也知道火炕的好處确實不少,隻好耐着性子等待孫戈和姜白的改進。
看着旁邊的姜白,段景悄悄地摸摸後腰,想說點什麼,又閉上了嘴。
幾天後,孫戈對火炕進行了調整,增加了煙道的寬度,還在姜白震驚的目光中在炕台下方,安裝了一個可以調節火候的裝置。
段景再次躺上火炕,發現這次的熱量更加均勻,也沒有再出現煙霧彌漫的情況。
“這下舒服多了!”段景滿意地說道。
姜白也是敬佩,“這樣改造了之後,它絕對是個好東西,而且再也不會出現火燒的過旺的情況了。
” 段景坐回炕上感受着上面的溫度,“姜大夫你真厲害,竟然能想到這種好東西。
要是你還會農耕就好了,周虎雖然能帶回來糧種,但是這裡地薄,收成不好,真的好讓人發愁。
” “我還真會一點。
”姜白現在一聽到他發愁,就應激,恨不得所有事情都幫他解決,段景的身體狀況一直在反複,就是因為一直在操心,操不完的心造成,身體一直卡在心髒缺血的狀态上,老是好不了。
段景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真的?那你快說說,有什麼辦法能讓地裡的收成好起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姜白走到炕邊坐下,思索片刻後說道:“其實,土地貧瘠主要是因為缺乏養分。
我們可以試着用一些有機肥料,比如堆肥或者綠肥,來改善土壤的結構。
另外,輪作也是一種好辦法,不同的作物輪換種植,可以避免土壤中的養分被單一作物耗盡。
” 段景聽得認真,連連點頭:“這些辦法聽起來不錯,可是……我們對這些都不太懂,恐怕實施起來有難度。
” 姜白自覺接過重擔,“沒關系,我可以教他們。
隻要大家願意學,慢慢來,總會有效果的。
” 段景的眉頭終于舒展開來,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太好了!姜大夫,你真是我們的福星!” 姜白微笑不語,你是我的劫,你是我的福星。
早知道當時流星許願就許願你身體健康,壯的跟小牛犢似的了。
也幸好自己是醫生,冬天隻要沒亂七八糟的事,段景别再耗心血,她有的是能耐把段景的身體徹底調養好,必須在明年開春之前取上幾波血,否則走的時候隻能帶上段景了。
接下來的幾天,不用制藥的姜大夫開始新一輪的忙碌。
她帶着後勤的士兵一起制作堆肥,教他們如何輪作,甚至還親自下地示範。
士兵們雖然一開始有些手忙腳亂,但在姜白的耐心指導下,漸漸掌握了技巧。
差不多十天的功夫,聖旨果真随着第一批的救濟糧再一次到了,段嶽和段景清點了數目後發現,果真隻有全城百姓一個月量的口糧加上剩餘的一月半的糧食根本無法度過四個月的長冬。
而不出段景所料,那旨意上寫的就是讓他出兵奪回黎城。
喜歡邊關長姐從軍日常請大家收藏:()邊關長姐從軍日常
陳濤将水遞給姜白,姜白接過水桶,毫不猶豫地将水潑向炕台下的火堆。
水與火相遇,發出“嗤嗤”的聲響,濃煙更加濃烈,嗆得兩人連連咳嗽。
“再來一桶!”姜白喊道。
陳濤不敢耽擱,又跑出去打水。
如此反複幾次,火勢終于被控制住,炕台下的火苗漸漸熄滅,隻剩下幾縷青煙袅袅升起。
姜白松了一口氣,抹了抹額頭的汗水,轉頭上下打量着段景:“你沒事吧?” 段景搖搖頭,雖然被煙嗆得眼睛發紅,鼻子發木,但并沒有受傷。
段景看着身上被煙熏的姜白,心裡有些愧疚:“對不起,是我沒注意火勢,差點釀成大禍。
” 姜白擺擺手,語氣緩和下來:“不怪你,火炕的火候本就難掌握,孫叔不在,你一個人照看确實不容易。
” 段景低下頭,他原本以為自己能照顧好火炕,沒想到還是出了岔子。
若是火勢再大一些,恐怕整個房間都會被燒毀,到時候火勢蔓延到整個府邸,結果不堪設想。
姜白看出段景的自責,輕聲安慰:“别多想,火已經滅了,沒事了。
你先去外面透透氣,我來收拾一下。
” 段景點頭,走出房間,站在院子裡深吸了幾口新鮮空氣。
夜風微涼,吹散了身上的煙味,也讓他稍稍平靜下來。
他擡頭看向天空,繁星點點,月光如水,灑在院子裡,顯得格外甯靜。
過了一會兒,姜白從屋裡走出來,手裡拿着幾塊燒焦的木柴。
她将木柴丢到院子角落,拍了拍手上的灰,走到段景身邊:“火炕暫時不能用了,今晚你先去别的房間休息吧。
” 段景猶豫了一下問,“姜白,你怎麼會突然過來?” 姜白從袖中拿出那瓶藥丸,向段景揮了揮,語氣輕松:“我正好過來給你送藥,聽到你喊孫叔,就跑來看看。
沒想到還真出事了。
” 段景心裡一暖,接過藥瓶,“謝謝你,要不是你及時趕到,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
” 姜白擺擺手,語氣随意:“舉手之勞,不用客氣。
不過,以後你要小心些,火炕的火候要随時注意,不能大意。
” 段景對着姜白歎息道:“姜大夫,我知道它難伺候,但沒想到這火炕這麼難伺候,差點沒把我給烤熟了。
” 姜白不好意思的摸摸鼻子,這個問題她和她爹當時确實沒有解決,也是很多人繼續觀望,沒有使用炕的主要原因之一,比起防凍還是别被燒熟了更重要些。
“火炕确實需要一定的技巧來使用。
昨晚可能是柴火放得太多,火候沒控制好。
不過,這也是個教訓,以後我們會更加注意。
” 陳濤也在一旁安慰:“少爺,您别急,我們再調整一下火炕的設計,确保不會再出現這種情況。
” 段景歎了口氣,雖然有些失望,但也知道火炕的好處确實不少,隻好耐着性子等待孫戈和姜白的改進。
看着旁邊的姜白,段景悄悄地摸摸後腰,想說點什麼,又閉上了嘴。
幾天後,孫戈對火炕進行了調整,增加了煙道的寬度,還在姜白震驚的目光中在炕台下方,安裝了一個可以調節火候的裝置。
段景再次躺上火炕,發現這次的熱量更加均勻,也沒有再出現煙霧彌漫的情況。
“這下舒服多了!”段景滿意地說道。
姜白也是敬佩,“這樣改造了之後,它絕對是個好東西,而且再也不會出現火燒的過旺的情況了。
” 段景坐回炕上感受着上面的溫度,“姜大夫你真厲害,竟然能想到這種好東西。
要是你還會農耕就好了,周虎雖然能帶回來糧種,但是這裡地薄,收成不好,真的好讓人發愁。
” “我還真會一點。
”姜白現在一聽到他發愁,就應激,恨不得所有事情都幫他解決,段景的身體狀況一直在反複,就是因為一直在操心,操不完的心造成,身體一直卡在心髒缺血的狀态上,老是好不了。
段景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真的?那你快說說,有什麼辦法能讓地裡的收成好起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姜白走到炕邊坐下,思索片刻後說道:“其實,土地貧瘠主要是因為缺乏養分。
我們可以試着用一些有機肥料,比如堆肥或者綠肥,來改善土壤的結構。
另外,輪作也是一種好辦法,不同的作物輪換種植,可以避免土壤中的養分被單一作物耗盡。
” 段景聽得認真,連連點頭:“這些辦法聽起來不錯,可是……我們對這些都不太懂,恐怕實施起來有難度。
” 姜白自覺接過重擔,“沒關系,我可以教他們。
隻要大家願意學,慢慢來,總會有效果的。
” 段景的眉頭終于舒展開來,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太好了!姜大夫,你真是我們的福星!” 姜白微笑不語,你是我的劫,你是我的福星。
早知道當時流星許願就許願你身體健康,壯的跟小牛犢似的了。
也幸好自己是醫生,冬天隻要沒亂七八糟的事,段景别再耗心血,她有的是能耐把段景的身體徹底調養好,必須在明年開春之前取上幾波血,否則走的時候隻能帶上段景了。
接下來的幾天,不用制藥的姜大夫開始新一輪的忙碌。
她帶着後勤的士兵一起制作堆肥,教他們如何輪作,甚至還親自下地示範。
士兵們雖然一開始有些手忙腳亂,但在姜白的耐心指導下,漸漸掌握了技巧。
差不多十天的功夫,聖旨果真随着第一批的救濟糧再一次到了,段嶽和段景清點了數目後發現,果真隻有全城百姓一個月量的口糧加上剩餘的一月半的糧食根本無法度過四個月的長冬。
而不出段景所料,那旨意上寫的就是讓他出兵奪回黎城。
喜歡邊關長姐從軍日常請大家收藏:()邊關長姐從軍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