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雾气机关触发【礼物加更】

關燈
    一看,就知道這應該是夫妻合葬棺。

     比起之前那兩排“單身棺”,這些石棺上或多或少都雕刻着一些裝飾性的花紋,不過整體風格依舊簡樸。

     自古以來,就有厚葬和薄葬的不同習俗。

     厚葬之風說不清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不過自周穆王後,厚葬之風愈演愈烈。

     這也導緻盜墓這一勾當迅速發展起來,及至後世,俨然已經成為一種“前景”和“逝途”并重的職業。

     想到這裡,淩越忽然覺得不對。

     既然盜墓的行當是可以追溯早期曆史的,那張家在成為專業盜墓世家之前,又是在做什麼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總不能說他們從炎黃時代就開始挖墳掘墓吧? 那時候能挖什麼?挖一堆石斧粗陶嗎?挖來拿去其他部落換石鍋骨刀嗎? 三國時期距今一千八百年有餘,這些玄字輩的張家人的棺椁都出現在了此處。

     并且看起來當時張家已經發展得十分強盛,頻頻涉足各方政權的更疊,影響着曆史的發展。

     再往上數,東西兩漢,秦周商夏,張家的家族起源究竟在哪裡? 思緒翻騰間,淩越開了一口夫妻合葬棺。

     二人都是張姓,字輩倒是有所不同,女子比男子大四十幾歲,比男子“玄”字輩高至少兩個字輩。

     差的具體是幾個字輩,是何字輩,沒有記錄。

     再看二人生平,淩越的視線在記錄女子功勞時的一行小字上頓住:“誅恨天遺民于南海,得石而返。

    ” 大概意思是追殺一個叫“恨天”部落或政權的遺民,一直追到南海,終于殺完了,取回了一塊石頭。

     張家要取回的石頭,必然不是尋常之物。

     男子的生平記錄中,又有“冶銅鈴,輔常訓,以緩失魂之症”。

     失魂症,淩越知道,就是失憶。

     據說是張家的老傳統,但發病最頻繁的還是張家麒麟。

     這個人在三國時就研制出了輔助平時訓練的銅鈴,可以緩解張家人的失魂症。

     大概類似于降敏療法。

     看來夫妻二人,一文一武,對張家的貢獻确實都不算小。

     不過依舊不是淩越想要的線索。

     就在她準備再開幾口夫妻棺時,忽然聽到前面一陣密集的槍聲,不過槍聲很快就停止了。

     淩越琢磨槍聲停得這麼快,究竟是因為他們跑得太快,還是他們死得太快。

     又想,不管是哪個快,她現在去都已經晚了。

     要不然,再開兩口棺看看? 可惜很快淩越就沒時間猶豫了,因為旁邊的牆壁上的幾個小孔裡,忽然冒出了絲絲縷縷的白霧。

     淩越隻是一時不察,吸了兩口,頓時感到喉嚨一陣灼痛。

     不好,是強堿霧氣機關觸發了! 淩越不敢再停留,一掌将棺蓋拍上,足尖在石棺上一個借力,直接掠過這些石棺,朝着石棺後半開的石門蹿了進去。

     石門過後又是長長的甬道,甬道兩邊依舊是棺椁,還有幾個小洞在往外冒白霧。

     淩越屏住呼吸,速度越發地快。

     兔起鹘落間,看見前面有一道斷龍石,被鏽迹斑駁的千斤頂撐開一道約兩尺的門縫,淩越毫不停留,一個貼地滑行,直接鑽了進去! 斷龍石後又是一個很大的圓形石室,在這裡,淩越看見了一個腦袋都被子彈打爛了的黑毛粽子,綠水淌了一地,還有散落的彈殼,和空氣中還未散開的硝煙味。

     看來之前的槍聲就是從這裡傳出來的。

     吳邪他們就在前面了。

     石室四周有七根巨大的柱子,上面是七星頂,中間有一座和張家古樓外形很像的高台。

     高台前有兩條小河,自墓室前方流過。

     這應該就是之前淩越想要找的地宮護墓河,然而現在整個地宮和古樓都将被強堿水霧淹沒,饒是淩越也不敢多作逗留。

     一條小河上什麼都沒有,一條小河上卻有六座石頭橋,每座橋的樣子都不一樣。

     恐怕這些橋上都有機關,隻有一座橋可以安全通過。

     也可能其實每座橋都是死路。

     淩越對陵墓機關本就不如何精通,此時也沒時間慢慢驗證,看了看河面,十幾米寬。

     問題不大。

     喜歡盜墓:她來自古武世界請大家收藏:()盜墓:她來自古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