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面见渤海王
關燈
小
中
大
令撤軍,說不定最終的結局将會截然不同呢?"可頌壯着膽子擡起頭來,小心翼翼地申辯道。
"哼!你竟然還有臉埋怨起我來了?你又知曉些什麼内情?告訴你吧,西域王早就率領大軍在落雁山嚴陣以待,就等着西部大王自投羅網;與此同時,那朔北王也已在路上設下重重埋伏。
難道你真想眼睜睜看着西部大王命喪黃泉不成?"單于猛地一拍扶手,怒聲呵斥道。
"可是父親,如果調動月亮谷的軍隊迅速北上增援,興許局勢尚有轉機……"可頌仍不死心,繼續據理力争。
“往北?哼!那些人如今可是群龍無首!暫且先不說你要怎麼去用人調度,單看他們現在一個個都像沒頭蒼蠅似的,隻一心想着要撲向朔北呢。
更糟糕的是,他們的前路早已被西域王派來的兵馬給死死堵住了!就算你這會兒還心存僥幸地想說,可以從靈州和榆州附近調遣兵力過來支援,但你難道就沒有仔細思量過嗎?隻要我們這邊一有調兵的動作,中原那邊立馬就能抓住機會,從北境長驅直入,迅速奔赴北庭啊! 聽到這兒,可頌頓時被堵得啞口無言,一張臉漲得通紅,可即便如此,他心底裡卻仍有着一絲絲的不服氣。
看到可頌這副模樣,單于不禁搖了搖頭,歎息道:“你呀,之所以會落到今天這般田地,就是因為你太過盲目自大了!你不妨好好想想,那世子無論是走東路、中路,還是西路,哪一條路線不是經過深思熟慮、周詳安排的?那世子就怕你不上這個當呢!實話跟你講吧,眼下渤海已經開始着手修繕北幽州城了,不僅如此,在錦州那邊,渤海更是組建起了水師,就連秀水軍也已經駐紮在那兒!這位世子在下着一盤大棋啊,其視野之開闊,布局之精妙,你就不能學學?至于還有一些暗地裡的布局,我也就不再多費口舌跟你細說了!” 說到最後,單于的情緒越發激動起來,不過很快他便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了下來。
然後,他沖着可頌揮了揮手,厲聲道:“行了,你趕緊跟我回去吧!好好靜下心來,認認真真地反省反省你自己所犯下的過錯!” 是啊,這樣的布局也許隻有少數人能看懂吧! 世子一路奔波,日夜兼程,連馬匹也不曾停歇半刻,曆經艱辛後,總算抵達了北幽州。
自去年渤海成功奪取此城以來,便迅速投入人力物力對其展開修繕。
要知道,這北幽州可是渤海通往中原大地的咽喉要道,戰略地位極其重要,因此渤海王對此地格外重視,甚至特意派遣宏臨前來親自坐鎮把守。
"嗯,這裡既有大海的氣息,又彌漫着山巒的韻味呢!"剛一下馬的可安,顧不上旅途勞頓,迫不及待地開始仔細端詳起眼前這座城池來。
事實正如可安所感受到的那樣,北幽州恰好位于山脈與海洋之間,其西側是高聳入雲、連綿起伏的崇山峻嶺;東側則是一望無垠、波濤洶湧的遼闊大海。
此外,向北延伸出一條狹窄而崎岖的通道,徑直通向錦州;向南則毗鄰邺國的南幽州城,繼續南下便是那廣袤無邊、一馬平川的肥沃平原。
此時此刻,城外的宏臨和嵩臨兄弟二人早已恭候多時。
"大哥,二哥!"世子趕忙上前,恭恭敬敬地向兩位兄長行禮問好。
然而,嵩臨卻并未回應世子,隻是面無表情地站在原地。
原來,他一直心系公主,對于吳國與北狄達成聯姻之事,内心深處始終無法接受,自然而然地選擇站在了公主這一邊。
相比之下,宏臨倒是顯得熱情許多,他緊緊拉住世子的雙手,壓低聲音叮囑道:"待會兒見了父親,不管他說了些什麼難聽的話或者做出怎樣過激的舉動,你都一定要忍住啊,畢竟他老人家現在正處于氣頭之上呢!" “多些大哥提醒!” “你呀!”嵩臨輕輕地拍了拍世子的肩膀,然後便腳步匆匆地轉身離去了。
世子望着嵩臨走遠的身影,心中不禁湧起一陣無奈和苦澀。
他當然明白嵩臨為什麼會如此匆忙離開,那背後隐藏的原因,他再清楚不過了。
其實,世子原本想要向衆人解釋一下自己之所以反對這次聯姻的真正緣由。
然而,他心裡也十分清楚,此時此刻恐怕沒有人願意靜下心來傾聽他的想法。
面對這樣的局面,世子深知目前唯一能夠做的,便是盡可能地對公主以及她腹中尚未出世的孩子——昇兒好一些。
畢竟,無論如何,他們都是無辜的。
“跪下!”渤海王正端坐在椅子上,滿臉怒氣地瞪着世子。
盡管渤海王對于朔北所發生的諸多事情都心知肚明,并且對于世子在其中的表現也頗為贊賞。
但這一次,他關注的焦點卻是有關公主的事宜。
“父親,人家可是堂堂世子啊,而且還是秦王世子呢!”站在一旁的宏臨見狀,連忙開口替世子求情勸解道。
“哼!我才不管他是什麼世子,又是誰家的兒子!現在他既然已經成為了本王的女婿,那就算是半個兒子!身為兒子,就必須得聽從老子我的話!要是再多嘴啰嗦一句,你也給我一起跪着!”渤海王勃然大怒地吼道。
聽到這話,世子不由得暗自歎了口氣。
的确如渤海王所說,一個女婿可不就相當于半個兒子嘛。
世子沒有任何反駁的話語,隻能老老實實地跪了下來。
緊接着,渤海王再次厲聲質問道:“關于與北狄聯姻這件事情,你到底知不知道?說,這個馊主意是不是你出的?” “回父親,此事我未曾知曉,我也被蒙在鼓裡,甚至前往北狄的使團都躲過我,風羽衛也是一樣對我隐瞞!” 屋裡的動靜很大,惹得因為勞累病倒的渤海王妃強撐着身子走了進來。
她一進來便看到世子跪着。
喜歡立淵傳請大家收藏:()立淵傳
"哼!你竟然還有臉埋怨起我來了?你又知曉些什麼内情?告訴你吧,西域王早就率領大軍在落雁山嚴陣以待,就等着西部大王自投羅網;與此同時,那朔北王也已在路上設下重重埋伏。
難道你真想眼睜睜看着西部大王命喪黃泉不成?"單于猛地一拍扶手,怒聲呵斥道。
"可是父親,如果調動月亮谷的軍隊迅速北上增援,興許局勢尚有轉機……"可頌仍不死心,繼續據理力争。
“往北?哼!那些人如今可是群龍無首!暫且先不說你要怎麼去用人調度,單看他們現在一個個都像沒頭蒼蠅似的,隻一心想着要撲向朔北呢。
更糟糕的是,他們的前路早已被西域王派來的兵馬給死死堵住了!就算你這會兒還心存僥幸地想說,可以從靈州和榆州附近調遣兵力過來支援,但你難道就沒有仔細思量過嗎?隻要我們這邊一有調兵的動作,中原那邊立馬就能抓住機會,從北境長驅直入,迅速奔赴北庭啊! 聽到這兒,可頌頓時被堵得啞口無言,一張臉漲得通紅,可即便如此,他心底裡卻仍有着一絲絲的不服氣。
看到可頌這副模樣,單于不禁搖了搖頭,歎息道:“你呀,之所以會落到今天這般田地,就是因為你太過盲目自大了!你不妨好好想想,那世子無論是走東路、中路,還是西路,哪一條路線不是經過深思熟慮、周詳安排的?那世子就怕你不上這個當呢!實話跟你講吧,眼下渤海已經開始着手修繕北幽州城了,不僅如此,在錦州那邊,渤海更是組建起了水師,就連秀水軍也已經駐紮在那兒!這位世子在下着一盤大棋啊,其視野之開闊,布局之精妙,你就不能學學?至于還有一些暗地裡的布局,我也就不再多費口舌跟你細說了!” 說到最後,單于的情緒越發激動起來,不過很快他便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了下來。
然後,他沖着可頌揮了揮手,厲聲道:“行了,你趕緊跟我回去吧!好好靜下心來,認認真真地反省反省你自己所犯下的過錯!” 是啊,這樣的布局也許隻有少數人能看懂吧! 世子一路奔波,日夜兼程,連馬匹也不曾停歇半刻,曆經艱辛後,總算抵達了北幽州。
自去年渤海成功奪取此城以來,便迅速投入人力物力對其展開修繕。
要知道,這北幽州可是渤海通往中原大地的咽喉要道,戰略地位極其重要,因此渤海王對此地格外重視,甚至特意派遣宏臨前來親自坐鎮把守。
"嗯,這裡既有大海的氣息,又彌漫着山巒的韻味呢!"剛一下馬的可安,顧不上旅途勞頓,迫不及待地開始仔細端詳起眼前這座城池來。
事實正如可安所感受到的那樣,北幽州恰好位于山脈與海洋之間,其西側是高聳入雲、連綿起伏的崇山峻嶺;東側則是一望無垠、波濤洶湧的遼闊大海。
此外,向北延伸出一條狹窄而崎岖的通道,徑直通向錦州;向南則毗鄰邺國的南幽州城,繼續南下便是那廣袤無邊、一馬平川的肥沃平原。
此時此刻,城外的宏臨和嵩臨兄弟二人早已恭候多時。
"大哥,二哥!"世子趕忙上前,恭恭敬敬地向兩位兄長行禮問好。
然而,嵩臨卻并未回應世子,隻是面無表情地站在原地。
原來,他一直心系公主,對于吳國與北狄達成聯姻之事,内心深處始終無法接受,自然而然地選擇站在了公主這一邊。
相比之下,宏臨倒是顯得熱情許多,他緊緊拉住世子的雙手,壓低聲音叮囑道:"待會兒見了父親,不管他說了些什麼難聽的話或者做出怎樣過激的舉動,你都一定要忍住啊,畢竟他老人家現在正處于氣頭之上呢!" “多些大哥提醒!” “你呀!”嵩臨輕輕地拍了拍世子的肩膀,然後便腳步匆匆地轉身離去了。
世子望着嵩臨走遠的身影,心中不禁湧起一陣無奈和苦澀。
他當然明白嵩臨為什麼會如此匆忙離開,那背後隐藏的原因,他再清楚不過了。
其實,世子原本想要向衆人解釋一下自己之所以反對這次聯姻的真正緣由。
然而,他心裡也十分清楚,此時此刻恐怕沒有人願意靜下心來傾聽他的想法。
面對這樣的局面,世子深知目前唯一能夠做的,便是盡可能地對公主以及她腹中尚未出世的孩子——昇兒好一些。
畢竟,無論如何,他們都是無辜的。
“跪下!”渤海王正端坐在椅子上,滿臉怒氣地瞪着世子。
盡管渤海王對于朔北所發生的諸多事情都心知肚明,并且對于世子在其中的表現也頗為贊賞。
但這一次,他關注的焦點卻是有關公主的事宜。
“父親,人家可是堂堂世子啊,而且還是秦王世子呢!”站在一旁的宏臨見狀,連忙開口替世子求情勸解道。
“哼!我才不管他是什麼世子,又是誰家的兒子!現在他既然已經成為了本王的女婿,那就算是半個兒子!身為兒子,就必須得聽從老子我的話!要是再多嘴啰嗦一句,你也給我一起跪着!”渤海王勃然大怒地吼道。
聽到這話,世子不由得暗自歎了口氣。
的确如渤海王所說,一個女婿可不就相當于半個兒子嘛。
世子沒有任何反駁的話語,隻能老老實實地跪了下來。
緊接着,渤海王再次厲聲質問道:“關于與北狄聯姻這件事情,你到底知不知道?說,這個馊主意是不是你出的?” “回父親,此事我未曾知曉,我也被蒙在鼓裡,甚至前往北狄的使團都躲過我,風羽衛也是一樣對我隐瞞!” 屋裡的動靜很大,惹得因為勞累病倒的渤海王妃強撐着身子走了進來。
她一進來便看到世子跪着。
喜歡立淵傳請大家收藏:()立淵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