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天马行空

關燈
    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斑駁地灑在人大校園的林蔭道上。

    1993年的秋天,張明懷揣着對未來的憧憬,踏入了中國人民大學财政金融系的校門。

    他是國際金融專業的一名新生,對于這個專業的認知,僅限于高考填報志願時聽到的“錄取分數高”和“有外教教授外語”。

     張明背着書包,肩上挂着水壺,一路打聽來到了宿舍樓。

    宿舍裡已經來了幾位同學,大家正熱絡地聊着天。

     “聽說國際金融專業很熱門,以後出路應該不錯。

    ”一個戴着眼鏡的男生說。

     “是啊,我也是沖着這個來的。

    不過,還不知道具體學些什麼呢。

    ”張明附和道。

     這時,一個身材魁梧的男生走了進來,他自我介紹道:“我叫李浩,是金融專業的。

    聽說咱們系黨總支書記關偉老師說過,國際金融專業的學生天馬行空,獨來獨往;财政專業的學生穩健謹慎,一闆一眼;我們金融專業的學生則介于二者之間。

    ” 張明聽了,不禁啞然失笑,覺得這位關偉老師真是有趣。

     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眼間張明已經大二了。

    人大校園裡彌漫着濃厚的學術氛圍,老師們不僅傳授知識,更鼓勵學生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張明在這樣的環境中,逐漸萌生了參與社會實踐的想法。

     一天,張明在食堂吃飯時,偶然聽到同專業的學長們在讨論為北京牡丹電視機廠做市場調研的項目。

    他心中一動,立刻去找負責的老師報名。

     幾天後,張明和幾個同學一起,帶着調研問卷和記錄本,來到了位于北京市郊的牡丹電視機廠。

     廠區内,一棟棟廠房錯落有緻,機器轟鳴聲中,工人們忙碌地穿梭其間。

    張明他們被引到了一間會議室,牡丹電視機廠的負責人接待了他們。

     “歡迎你們來調研,我們很希望聽聽你們這些大學生的想法。

    ”負責人微笑着說。

     張明和同學們分頭行動,他們走進車間,觀察生産流程;來到銷售部門,了解銷售情況;還深入市場,與消費者面對面交流。

     “請問您對牡丹電視機的印象如何?”張明拿着問卷,向一位正在挑選家電的中年婦女問道。

     “牡丹電視機啊,那可是老牌子了,質量沒得說。

    不過,現在市面上的新産品也越來越多,選擇也多了。

    ”中年婦女回答道。

     張明認真記錄下她的回答,心中暗自思量着。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研,張明他們收集了大量的數據和信息。

    他們回到學校,開始整理和分析這些資料。

     一天晚上,張明在圖書館裡翻閱着資料,突然,他注意到了一篇關于牡丹電視機廠市場份額下滑的報道。

    他心頭一震,立刻聯系了其他同學,大家一起讨論起來。

     “看來,牡丹電視機廠真的面臨很大的挑戰啊。

    ”張明感歎道。

     “是啊,市場競争太激烈了。

    不過,我們也許能為他們提供一些建議。

    ”一個同學說。

     張明他們決定再次前往牡丹電視機廠,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