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新皇登基
關燈
小
中
大
朝堂上。
元律坐在那高高在上的位置上,看着下面吵作一團的群臣,體會到了這至尊位置上的高處不勝寒。
剛一上朝,任城王元澄便呈上一份南齊降人的舉報信,說王肅趁新皇登基,根基未穩之際,與南邊齊國勾結謀叛。
這份舉報說的有鼻子有眼,又恰好王肅當年就是從齊逃難而來的,雖然因無雙才華頗受先皇器重,但其身份卻是他的軟肋。
元澄神情激昂,當即請求皇上抓捕王肅,嚴加審問。
其他與王肅交好的朝臣自然開始了辯論,認為就憑一封無根無據的信抓捕一位忠臣實在不妥。
身着一身黑色孝服的元律一臉正色,看着他們争吵個不休,心裡卻突然有了主意。
既然他們幾位輔臣各自心懷鬼胎,那不如就利用起來,各個擊破。
“任城王,隻憑一封信就直接将尚書令王大人抓捕起來,怕是無法服衆。
不如,就由你去調查此事吧。
”元律聲音洪亮,字字清晰,陣陣回音激蕩在大殿中。
下了朝,坐在寝殿的窗前,元律屏退了所有人,隻留貴人于蓮坐在身邊陪着他。
窗前剛好有一個小花壇,百花齊放,甚是好看。
登基這兩個月來,每日下朝後,元律都會坐在窗邊看着這個小花壇靜靜地出神。
于蓮輕輕起身,走到元律身後,手法輕柔地為他捏揉着肩背。
“皇上,切莫太傷身,臣妾看您近日總是陷入沉思,晚上睡覺時也總是翻身,這樣下去,身體哪裡吃得消?” 元律沒說話,拍了拍于蓮搭在他肩頭的手。
“皇上,臣妾隻是一介深宮婦人,隻恨沒有本事替皇上分憂,但臣妾父親與叔父忠心耿耿,一心侍主,皇上若有難辦之事,皆可交由父親他們去做。
” 元律依然什麼都沒說,更覺得心内煩躁。
人人都想趁着交替之際,他這個新皇守喪無法完全行使皇權的時機,趁機擴大自己的權勢。
五日後,朝堂上,元澄唯唯諾諾地說什麼都沒查出來,那封信所說皆為編造诽謗,又急忙辯解稱自己也是為了朝廷穩定才一時失了理智。
元律看着諸臣,他知道,這件事不會就這樣作罷。
果然,鹹陽王元禧站了出來,說道:“皇上,任城王此舉不免帶着個人恩怨。
今日在無憑無據的情況下連重臣都可輕易栽贓,且扣上謀逆這樣的重罪,那明日豈不是也可任意打壓其他官員?如此下去人人自危,如何再忠心為朝廷效力?任城王其心歹毒,這是要壞了皇上新朝的穩定啊!”元禧剛一說完,北海王元祥也附和表達了贊同。
先皇離世之前,給元律安排了六位輔政大臣,被任命為太尉的元禧和司空的元祥代表的是皇室,被任命為尚書左仆射的元嘉和尚書右仆射的元澄代表宗室,尚書令王肅和吏部尚書宋弁則代表朝中大臣。
雖然看似均衡,但其實這幾人也深有矛盾,面和心不和。
宋弁在先皇駕崩後不久已死,所以實則剩下五位。
其中,王肅位高,但奈何來自他國,在朝中毫無根基,往日隻依
元律坐在那高高在上的位置上,看着下面吵作一團的群臣,體會到了這至尊位置上的高處不勝寒。
剛一上朝,任城王元澄便呈上一份南齊降人的舉報信,說王肅趁新皇登基,根基未穩之際,與南邊齊國勾結謀叛。
這份舉報說的有鼻子有眼,又恰好王肅當年就是從齊逃難而來的,雖然因無雙才華頗受先皇器重,但其身份卻是他的軟肋。
元澄神情激昂,當即請求皇上抓捕王肅,嚴加審問。
其他與王肅交好的朝臣自然開始了辯論,認為就憑一封無根無據的信抓捕一位忠臣實在不妥。
身着一身黑色孝服的元律一臉正色,看着他們争吵個不休,心裡卻突然有了主意。
既然他們幾位輔臣各自心懷鬼胎,那不如就利用起來,各個擊破。
“任城王,隻憑一封信就直接将尚書令王大人抓捕起來,怕是無法服衆。
不如,就由你去調查此事吧。
”元律聲音洪亮,字字清晰,陣陣回音激蕩在大殿中。
下了朝,坐在寝殿的窗前,元律屏退了所有人,隻留貴人于蓮坐在身邊陪着他。
窗前剛好有一個小花壇,百花齊放,甚是好看。
登基這兩個月來,每日下朝後,元律都會坐在窗邊看着這個小花壇靜靜地出神。
于蓮輕輕起身,走到元律身後,手法輕柔地為他捏揉着肩背。
“皇上,切莫太傷身,臣妾看您近日總是陷入沉思,晚上睡覺時也總是翻身,這樣下去,身體哪裡吃得消?” 元律沒說話,拍了拍于蓮搭在他肩頭的手。
“皇上,臣妾隻是一介深宮婦人,隻恨沒有本事替皇上分憂,但臣妾父親與叔父忠心耿耿,一心侍主,皇上若有難辦之事,皆可交由父親他們去做。
” 元律依然什麼都沒說,更覺得心内煩躁。
人人都想趁着交替之際,他這個新皇守喪無法完全行使皇權的時機,趁機擴大自己的權勢。
五日後,朝堂上,元澄唯唯諾諾地說什麼都沒查出來,那封信所說皆為編造诽謗,又急忙辯解稱自己也是為了朝廷穩定才一時失了理智。
元律看着諸臣,他知道,這件事不會就這樣作罷。
果然,鹹陽王元禧站了出來,說道:“皇上,任城王此舉不免帶着個人恩怨。
今日在無憑無據的情況下連重臣都可輕易栽贓,且扣上謀逆這樣的重罪,那明日豈不是也可任意打壓其他官員?如此下去人人自危,如何再忠心為朝廷效力?任城王其心歹毒,這是要壞了皇上新朝的穩定啊!”元禧剛一說完,北海王元祥也附和表達了贊同。
先皇離世之前,給元律安排了六位輔政大臣,被任命為太尉的元禧和司空的元祥代表的是皇室,被任命為尚書左仆射的元嘉和尚書右仆射的元澄代表宗室,尚書令王肅和吏部尚書宋弁則代表朝中大臣。
雖然看似均衡,但其實這幾人也深有矛盾,面和心不和。
宋弁在先皇駕崩後不久已死,所以實則剩下五位。
其中,王肅位高,但奈何來自他國,在朝中毫無根基,往日隻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