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河堤修缮

關燈
    “你們好,我是衛國公府的世子衛奉昀。

    你們的生活狀況如何?”衛奉昀問道。

     一位老漢擡起頭,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失望和麻木:“世子,我們的生活已經無法用言語來形容了。

    我們失去了家園,失去了生計,現在連救助的銀錢都拿不到。

    ” 衛奉昀皺起了眉頭,他看着老漢絕望的眼神,心中不禁燃起了一股怒火。

    他轉向廖大人:“廖大人,這究竟是怎麼回事?為什麼百姓沒有得到救助的銀錢?” 廖大人一臉尴尬,他支支吾吾地回答:“奉昀,這……這中間有些誤會,我會盡快查明真相。

    ” 衛奉昀并不滿意他的回答,他決定親自調查此事。

    他找到了負責發放救助銀錢的官員,一番盤問之下,官員終于承認,赈災的十萬兩白銀全部被官員貪沒,百姓一個銅闆都沒得到。

     廖大人歎了口氣,望着衛奉昀語重心長道:“奉昀世子,雖然我可以幫助一個人一時,但不能解決長久問題。

    官員的責任,在于改變群體的生存環境,而非僅僅關注個體的幸福。

    ” 衛奉昀聽着廖大人的話,眉頭微微皺起,眼中閃過一絲疑惑。

    他沉吟片刻,輕輕拱手道:“廖大人教誨的是,學生受教了。

    但不知大人是如何看待自己從貧民書生到高官的經曆,這中間又有何感悟?” 廖大人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絲滄桑。

    他緩緩道來:“我年輕時,也曾為個人幸福而奔波,但後來我發現,一個人的幸福是短暫的,而一個群體的幸福才能長久。

    所以,我不再糾結于個體的幸福,而是緻力于創造有利于百姓的社會環境。

    ” 衛奉昀眼中閃過一絲敬意,他虛心請教道:“大人能具體分享一下您的經曆嗎?學生願意洗耳恭聽。

    ” 廖大人點了點頭,開始講述自己的故事。

     “我年輕時,隻是一個貧民書生,每日為生計奔波。

    有一天,我在街頭看到一位老婦人賣藝,她的表演赢得了衆人的掌聲,卻換不來溫飽。

    我于心不忍,便給了她一些錢。

    然而,我發現這隻是杯水車薪,無法解決根本問題。

    于是,我開始思考如何改變這種狀況。

    ” 衛奉昀聽到這裡,忍不住插話道:“大人當時的想法,可是和今日對我說的相同?” 廖大人點了點頭:“正是。

    我想,若要改變這種狀況,就要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于是,我開始研究政策,希望能為百姓謀福祉。

    經過一番努力,我終于有了機會,進入了官場。

    ” 衛奉昀眼中閃過一絲期待:“大人一定在官場上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吧?” 廖大人微微一笑:“成績不敢說,但至少我一直在努力。

    我先後在戶部、兵部任職,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比如,我在戶部推行了減稅政策,讓百姓減輕負擔;在兵部,我改善了士兵的生活待遇,提高了他們的戰鬥力。

    這些改革,雖然不能立刻解決所有問題,但至少為百姓創造了一個更好的生存環境。

    ” 衛奉昀聽得津津有味,他感慨道:“大人真是為民着想,令人敬佩。

    學生作為年輕官員,也希望能從大人這裡學到寶貴的經驗。

    ” 不多時,一行人便來到堤潰的河岸邊,隻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