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天命已改

關燈
    南楚的大地上,相國寺靜靜地矗立着,宛如一位沉默的智者,見證着歲月的流轉和人間的悲歡離合。

     今日,大雄寶殿内氣氛莊嚴肅穆,彌漫着一股甯靜而神秘的氣息。

    陽光透過彩色的琉璃瓦,灑下斑斓的光影,仿佛在訴說着古老的故事。

     相國寺的住持元一大師親自前來迎接一塵小和尚出關。

    這位大師曆經歲月的滄桑,面容沉靜如水,宛如一池平靜的湖水,波瀾不驚卻又蘊含着無盡的智慧。

     一塵小和尚緩緩走進大殿,眼神清澈而堅定,仿佛在這漫長的修行中領悟到了生命的真谛。

    元一大師看着一塵,心中滿是欣慰,他知道,這個年輕的和尚在佛法的道路上已經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元一大師宣布一塵為相國寺新任住持。

    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在大雄寶殿内回蕩,仿佛是佛陀的啟示。

    衆僧皆合十行禮,對一塵表示祝賀。

    一塵雙手合十,微微低頭,向大師和衆僧表示感謝。

    他深知,這個重任意味着他将肩負起引領相國寺走向更高境界的使命。

     随後,元一大師與一塵相對而坐。

    大師緩緩開口道:“一塵,你既然已經出關,應當明白,出家人不應該左右人間塵事。

    你我皆是修行之人,不可過多地幹預世間之事。

    ” 一塵靜靜地聽着,眼神中流露出一絲思索。

    他明白大師的話中之意,但心中卻也有着自己的疑惑。

    大師看着一塵,心中充滿了苦澀和無奈。

    因為他自己已經破戒,他因為自己的私心,改變了天道和南楚的氣運。

    他深知自己即将受到命運的反噬,不久之後就要離開人世。

     甯靜的寺廟中,大師的心中卻如波濤洶湧的大海。

    他回憶起自己的過去,出家前的他乃陳皇後父親的族兄,曾是楚國的大将軍。

    那時的他,英勇善戰,為國家立下了赫赫戰功。

    然而,命運的轉折卻讓他選擇了出家之路。

    他以為在這寺廟之中,能夠遠離塵世的喧嚣,尋得内心的甯靜。

    但如今,他卻發現自己終究無法擺脫塵世的羁絆。

     元一大師單獨召見了周若芙。

    當她走進大師的禅房時,恭敬地行禮道:“信女,參見大師。

    ”元一大師微笑着說:“小施主免禮!”周若芙再次行禮道:“大師,當受信女一拜!”她的眼中閃爍着感激之情。

     “當年,一個小女娃娃抱住我的腿,告訴我太子殿下和皇後娘娘會有危險,還為我抽了一個下下簽。

    ”元一大師緩緩地說,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對往事的回憶和感慨。

     周若芙靜靜地聽着,思緒也回到了那個遙遠的日子。

    那時的她,還是一個外表天真無邪的小娃娃,但内裡卻是一個剛從地獄爬回來的重生之人。

    在上一世,她看到了忠良被害、百姓被屠、民不聊生的人間煉獄,事關天下蒼生,重生一世,她雖身單力薄,但仍無法無動于衷。

     “大師,信女無意間窺見了天機,我看到了未來将要發生的事,事關天下蒼生,信女隻能借助于大師的威信和力量……”周若芙的聲音堅定而充滿決心,她的目光中閃爍着正義和勇氣。

    然而,元一大師卻歎了口氣,他的臉上露出深深的愧疚與無奈。

     “實際上,我并沒有幫你,作為出家人我動了凡心和私欲。

    世人很少知曉我出家前的往事,出家前我乃陳皇後父親的族兄,曾是楚國的大将軍。

    陳皇後并非因你一個小娃娃就改變想法,她的抉擇改變是因為我是她的叔父,我說的話她信。

    終究真正洩露天機的人是我,佛說出家人四大皆空,我卻因為對陳氏家族的庇護私心,堕入了人世的塵緣,犯了出家人的大忌,如今悔之晚矣。

    ” 元一大師的語氣中帶着一絲懊悔和自責。

    在這一刻,他終于坦然直面自己曾經犯下的錯誤。

    他知道,無論如何彌補,都無法挽回現在的局面,更無法避免即将發生的悲劇。

     周若芙靜靜地看着大師,心中充滿了敬佩。

    她知道,大師的坦白需要巨大的勇氣。

    “大師,很多内情信女無法言明,但是當年若沒有你的幫助,就沒有信女的今天,南楚也沒有如今的太平。

    ”周若芙低頭虔誠地說道。

     “世事難料,你又怎知現在的結局更好!”元一大師平靜地看着周若芙,“少女隐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