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青澂
關燈
小
中
大
重回青澂
夏去秋來,天氣漸冷,疏影擔心清霖的身體受不住,便将其帶去青澂山。
路過山腳下的小鎮,和千年前一般熱鬧,隻是建築早從土牆竹籬變作青瓦樓閣。
街邊的小販不斷的吆喝叫賣着,歡聲笑語,一片祥和。
清霖擡了擡車簾,恰好看到不遠處的青石小橋旁,一個健碩男子正被一個豐腴過盛單手叉腰的女子擰着耳朵,女子說話的聲音被淹沒在嘈雜裏。
疏影伸手放下簾子,迎上清霖不滿的眸子隻能讪讪的說:“人太多了。
” 怕你吹風,怕你染上風寒,卻是怎麽也不敢說的。
馬車繞山而行,林立的樹木筆直蒼翠,行至盡頭便見一大石,上書:青澂。
疏影走下馬車,伸手接住穿着靛藍鬥篷的清霖。
清霖擡頭望去,倒是和過去一樣,石階蜿蜒而去,簡樸的如同鄉間小道。
步行數十步,迎面走來兩個少年,清霖不識疏影也不識。
但兩個少年卻像見鬼似的盯着疏影,這個常年面癱,比冰還冷的長老是在笑嗎?今日的太陽是打東邊落下的? 清霖轉向疏影,臉上寫滿了問號。
疏影繃住臉恢複了一貫的冷情,兩少年這才怯懦的叫了聲:“疏影長老。
” 清霖眸中閃過一絲笑意,忽的玩心大起,仰頸踮腳,用雙臂勾住疏影的脖頸,煽動眼睫軟軟的說:“走不動了。
” 兩個少年張大嘴巴,瞪着眼睛,屏住呼吸,一眨不眨的看着他們的疏影長老,就這麽彎下腰打橫的抱起了這個人,擡步邁上階梯。
青石小道還是同以前一樣,清霖想起疏影以前總是喜歡逗他,故而微微的笑着問道:“我現在該喚你疏影還是疏影長老?” 疏影低頭盯着懷裏的清霖,勾起唇角,眸露“兇”光,佯怒道:“喚我,阿影。
” 阿影,阿影。
清霖掙脫他的懷抱,走在石階上,似雪的臉頰泛了層紅暈。
半束發垂着銀絲的鴉青色男子攔住身穿靛藍色鬥篷的男子,說:“叫聲疏影師兄聽聽。
” 清霖駐足看向他,眉眼依舊,少了當年的浪蕩,多了他曾經沒見過的沉穩。
這句晚了千年的話最終說出了口:“疏影,師弟。
” “疏影長老好。
”路過的兩名粉衣少女怯怯的喚了聲,偷瞄一眼清霖,你搗搗我,我碰碰你的,趕忙跑下山。
陽光透過重重疊疊的枝葉散落下來,清霖傾身問他:“你怎麽把他們一個個的吓成這樣?” 清霖記得從前的疏影最得人心,與師兄弟相處甚好,從未讓誰怕過。
“不知。
”疏影攏好清霖敞開的對襟,打着商量:“石階還長,背你好不好?” “嗯。
”清霖趴到他的背上,伸手去夠沿路的樹葉,卻怎麽也夠不着,拍拍肩說:“往邊上走一點。
” 疏影将他舉高又落下,跟着被一片長長的綠葉遮住視線。
以他目前的修為就是不用眼睛也能感知周邊,便由着清霖調皮,穩步向上走去。
同一條山道,年少時,疏影也曾背過清霖。
那是他自山下小鎮回來,在這條石階遇到了坐着的清霖。
他走近喚了聲:“清霖師兄。
” 清霖仰起慘白的臉,凜冽的看着他。
極冷的眼神讓疏影印象深刻,有多冷呢,冷到疏影毫不懷疑下一瞬清霖就會殺了他。
疏影至今也沒想明白,為什麽當時的第一反應是從腰間系着的袋子裏掏出顆糖遞給清霖?并且在清霖沒接的情況下,還自作主張的塞進他的嘴裏。
或許是糖的甜暖了清霖師兄的心,清霖不再用那麽冷的眼神瞧着他,而是低下頭,默默不語。
疏影将一切歸于清霖的美貌,畢竟美好的事物人皆愛之,是屬人之常情,那他惜之便也無錯,膽大的疏影脫口而出:“小師兄可是走累了,可要師弟背你一段?” 清霖皺着眉擡起頭,沉浸在疏影的淺笑裏,似湯泉如金烏,既溫暖又璀璨。
疏影未得回應,就蹲在清霖面前。
清風拂起疏影的發,吹的樹葉簌簌作響,清霖傾身趴了上去,雙臂環着疏影的脖頸。
“你當年是發了舊疾是嗎?”疏影突然問道。
清霖拿着樹葉的手頓了下,交握着垂在疏影胸前。
“法術是什麽時候設下的?”疏影繼續問。
清霖不語,疏影亦不追問,隻是平靜的敘述着:“曾經聽聞若有機緣便可窺得日後發生的事,我去尋了,無所得。
” “......”清霖轉着葉柄,小聲說:“沒有機緣,是師傅将那冊子随手放到藏書閣,我不想讓旁人看見罷了。
” 若是真能窺得,當初就不會縱着疏影的無禮之舉,早在他塞入那顆糖的時候就一掌把他打下山了,更不會在日後黏着他。
“疏影長老。
”“疏影長老好。
”“疏疏影長老。
” 越往山上去遇到的弟子越多,清霖好似沒聽見,疏影亦是如此。
穿過連廊入了轉角,小院依舊,還是千年前的模樣。
石砌的魚池,幾株菡萏常年不敗,池中幾尾錦鯉遊的正歡。
石凳石桌,桌上的棋盤還是清霖上次離開時未解的那局。
清霖看着架着的竹竿不禁笑道:“它是怎麽保存至今的?” “換了,隻是依照當年的樣子仿的罷了。
”疏影擡手間竹竿消失不見,“改日幫你做。
” 清霖頓時泛起酸楚之感,坐到石凳,看向棋局邊思索邊說:“別改日了,這會兒去做吧。
” 疏影走了出去,從院外傳來一聲嘆息:“好,現在就去做。
” 仿若當年,無奈又寵溺。
弟子們議論紛紛,新來的男子是誰?長得好生漂亮。
“他和疏影長老是什麽關系?” “诶,你看到了嗎?疏影長老竟然會笑?” “疏影長老背他上的山。
” “噓,我剛還聽說疏影長老抱他呢。
” 明德聞訊飛身至小院門前,背對着的身影消瘦,沒有束發,隻随意的系着根發帶,與從前半束發正襟危坐的那人完全不同,這人坐的随意,雖判若
路過山腳下的小鎮,和千年前一般熱鬧,隻是建築早從土牆竹籬變作青瓦樓閣。
街邊的小販不斷的吆喝叫賣着,歡聲笑語,一片祥和。
清霖擡了擡車簾,恰好看到不遠處的青石小橋旁,一個健碩男子正被一個豐腴過盛單手叉腰的女子擰着耳朵,女子說話的聲音被淹沒在嘈雜裏。
疏影伸手放下簾子,迎上清霖不滿的眸子隻能讪讪的說:“人太多了。
” 怕你吹風,怕你染上風寒,卻是怎麽也不敢說的。
馬車繞山而行,林立的樹木筆直蒼翠,行至盡頭便見一大石,上書:青澂。
疏影走下馬車,伸手接住穿着靛藍鬥篷的清霖。
清霖擡頭望去,倒是和過去一樣,石階蜿蜒而去,簡樸的如同鄉間小道。
步行數十步,迎面走來兩個少年,清霖不識疏影也不識。
但兩個少年卻像見鬼似的盯着疏影,這個常年面癱,比冰還冷的長老是在笑嗎?今日的太陽是打東邊落下的? 清霖轉向疏影,臉上寫滿了問號。
疏影繃住臉恢複了一貫的冷情,兩少年這才怯懦的叫了聲:“疏影長老。
” 清霖眸中閃過一絲笑意,忽的玩心大起,仰頸踮腳,用雙臂勾住疏影的脖頸,煽動眼睫軟軟的說:“走不動了。
” 兩個少年張大嘴巴,瞪着眼睛,屏住呼吸,一眨不眨的看着他們的疏影長老,就這麽彎下腰打橫的抱起了這個人,擡步邁上階梯。
青石小道還是同以前一樣,清霖想起疏影以前總是喜歡逗他,故而微微的笑着問道:“我現在該喚你疏影還是疏影長老?” 疏影低頭盯着懷裏的清霖,勾起唇角,眸露“兇”光,佯怒道:“喚我,阿影。
” 阿影,阿影。
清霖掙脫他的懷抱,走在石階上,似雪的臉頰泛了層紅暈。
半束發垂着銀絲的鴉青色男子攔住身穿靛藍色鬥篷的男子,說:“叫聲疏影師兄聽聽。
” 清霖駐足看向他,眉眼依舊,少了當年的浪蕩,多了他曾經沒見過的沉穩。
這句晚了千年的話最終說出了口:“疏影,師弟。
” “疏影長老好。
”路過的兩名粉衣少女怯怯的喚了聲,偷瞄一眼清霖,你搗搗我,我碰碰你的,趕忙跑下山。
陽光透過重重疊疊的枝葉散落下來,清霖傾身問他:“你怎麽把他們一個個的吓成這樣?” 清霖記得從前的疏影最得人心,與師兄弟相處甚好,從未讓誰怕過。
“不知。
”疏影攏好清霖敞開的對襟,打着商量:“石階還長,背你好不好?” “嗯。
”清霖趴到他的背上,伸手去夠沿路的樹葉,卻怎麽也夠不着,拍拍肩說:“往邊上走一點。
” 疏影将他舉高又落下,跟着被一片長長的綠葉遮住視線。
以他目前的修為就是不用眼睛也能感知周邊,便由着清霖調皮,穩步向上走去。
同一條山道,年少時,疏影也曾背過清霖。
那是他自山下小鎮回來,在這條石階遇到了坐着的清霖。
他走近喚了聲:“清霖師兄。
” 清霖仰起慘白的臉,凜冽的看着他。
極冷的眼神讓疏影印象深刻,有多冷呢,冷到疏影毫不懷疑下一瞬清霖就會殺了他。
疏影至今也沒想明白,為什麽當時的第一反應是從腰間系着的袋子裏掏出顆糖遞給清霖?并且在清霖沒接的情況下,還自作主張的塞進他的嘴裏。
或許是糖的甜暖了清霖師兄的心,清霖不再用那麽冷的眼神瞧着他,而是低下頭,默默不語。
疏影将一切歸于清霖的美貌,畢竟美好的事物人皆愛之,是屬人之常情,那他惜之便也無錯,膽大的疏影脫口而出:“小師兄可是走累了,可要師弟背你一段?” 清霖皺着眉擡起頭,沉浸在疏影的淺笑裏,似湯泉如金烏,既溫暖又璀璨。
疏影未得回應,就蹲在清霖面前。
清風拂起疏影的發,吹的樹葉簌簌作響,清霖傾身趴了上去,雙臂環着疏影的脖頸。
“你當年是發了舊疾是嗎?”疏影突然問道。
清霖拿着樹葉的手頓了下,交握着垂在疏影胸前。
“法術是什麽時候設下的?”疏影繼續問。
清霖不語,疏影亦不追問,隻是平靜的敘述着:“曾經聽聞若有機緣便可窺得日後發生的事,我去尋了,無所得。
” “......”清霖轉着葉柄,小聲說:“沒有機緣,是師傅将那冊子随手放到藏書閣,我不想讓旁人看見罷了。
” 若是真能窺得,當初就不會縱着疏影的無禮之舉,早在他塞入那顆糖的時候就一掌把他打下山了,更不會在日後黏着他。
“疏影長老。
”“疏影長老好。
”“疏疏影長老。
” 越往山上去遇到的弟子越多,清霖好似沒聽見,疏影亦是如此。
穿過連廊入了轉角,小院依舊,還是千年前的模樣。
石砌的魚池,幾株菡萏常年不敗,池中幾尾錦鯉遊的正歡。
石凳石桌,桌上的棋盤還是清霖上次離開時未解的那局。
清霖看着架着的竹竿不禁笑道:“它是怎麽保存至今的?” “換了,隻是依照當年的樣子仿的罷了。
”疏影擡手間竹竿消失不見,“改日幫你做。
” 清霖頓時泛起酸楚之感,坐到石凳,看向棋局邊思索邊說:“別改日了,這會兒去做吧。
” 疏影走了出去,從院外傳來一聲嘆息:“好,現在就去做。
” 仿若當年,無奈又寵溺。
弟子們議論紛紛,新來的男子是誰?長得好生漂亮。
“他和疏影長老是什麽關系?” “诶,你看到了嗎?疏影長老竟然會笑?” “疏影長老背他上的山。
” “噓,我剛還聽說疏影長老抱他呢。
” 明德聞訊飛身至小院門前,背對着的身影消瘦,沒有束發,隻随意的系着根發帶,與從前半束發正襟危坐的那人完全不同,這人坐的随意,雖判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