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笑容瞬間消失,語氣帶着警告:
“肅王爺慎言。
” 我笑起來:“當今天下,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可他們中無一人堪比将軍,隻要将軍願意……” “肅王爺慎言!” 長劍出鞘,抵在了我的脖子上: “殿下當真以為臣不敢将殿下斬首,懸于東門,以儆效尤?!” 冰冷的刀鋒距離我的脖子不到一寸。
可我笑着上前走了一步: “懷憂。
” 她雙眉一緊:“你說什麼!” “你安插在鮮卑的卧底。
” 阮餘年握劍的手一緊。
我繼續道:“将軍三日後便将西出岐關,與懷憂裡應外合,揪出鮮卑在我方高層安插的細作,對嗎? “但是不必白費功夫了,我可以直接告訴你,是謀士孫誠、副将林歲、親衛李南。
” 這些都是隻有她和心腹知道的機密,她周身立刻迸發出殺氣: “殿下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嗎?” “将軍不信本王,本王理解,但是在動手前,将軍不如試探他們一下,便知我所言非虛。
“當然,若将軍執意殺本王,本王也引頸受戮。
” 說完勾唇擡起下巴。
她秀眉一沉:“為何?” “不為何。
” 我笑:“本王此番隻為将軍而來。
” 懸在我脖頸前的劍抖了又抖,最後猛地收劍回鞘。
阮餘年大步走出,走了兩步,又轉頭,視線在我腳上停留片刻,折回: “得罪了。
” 說完單膝跪地托起我一隻腳,把鞋子脫了下來。
我這才發現,長途跋涉早就磨破了我的草鞋,此刻已經鮮血淋漓。
但是因為太冷,根本沒有感覺到疼。
“不用,不疼。
” 我把腳往回收,卻被她緊緊抓住腳踝。
她替我包紮好傷口:“天潢貴胄,自當珍重。
” 我苦笑:“這天下大概隻有将軍将本王當做天潢貴胄。
” “既已是臣的夫君,自當照顧,明日我會做一雙新鞋給王爺。
” 她站起身,擡頭看我: “然而若殿下也心懷不軌,那臣也隻好秉公行事!” 說完執劍出帳。
9 兩天後,阮餘年便找到了我。
看她的神色,我知道那三名細作都被揪出來了。
她看我的目光變得複雜: “你還知道什麼?” “将軍一年後會死。
” 她一愣,轉而苦笑: “能死在戰場上,也算臣莫大的榮耀。
” “是被誅九族。
” 阮餘年的劍險些沒拿穩。
我把她死亡的來龍去脈說了一遍,越聽她的臉色就越沉重。
我擡手覆在她的手背上: “将軍,這個王朝不值得您付出。
“若将軍不反,這天下再要平定,便要五年後了,屆時不知多少百姓化為白骨。
” 她握着劍的手手背青筋暴起。
我能感覺到她手上的顫抖。
可是最後,她卻一笑:“不會的。
” 我一愣。
她看着我:“王爺的意思,臣隻有殺手足與謀反兩條路。
但是還有第三條。
” “什麼?” “殺盡叛軍,平定天下,屆時,百姓亦可安居樂業。
” 我愣了愣,轉而笑起來: “這條路很難,比謀反還難。
” 她走向我: “殿下知曉天地,想必定有辦法。
” 我沉默不語。
她單膝跪在了我面前:“若如此,餘年當誓死追随殿下!” 燭光裡,她的黑甲熠熠生輝。
我頓了頓,輕笑一聲: “你不懂……哎…… “不過,我可以陪你試試。
“失敗了也無非是陪将軍共赴九泉罷了。
” 她擡頭,目光灼灼: “不會的。
” “嗯?” “若敗了,餘年當拼死保住殿下。
” 10 對于這個結果,我意外也不意外。
若是真的為了個人生死便答應了謀反,那也不是阮餘年了。
隻是我賊心不死,總是還抱有那麼一點期待罷了。
平定天下,安定蒼生,大宣朝還是那個大宣朝,坐在皇位上的依然是我那位父皇。
如此也是拯救蒼生的法子。
但是十分困難。
好在我打過天下,對各處叛軍了如指掌。
隻要我出的計策,沒有不令對方全軍覆沒的時候。
從前總是說着要謀反的部下在一次次勝利中也不再提這件事。
隻是我自己知道,随着曆史軌迹的改變,我的預見性也越來越差了。
決戰前夕,我正思考退敵之策,阮餘年找到了我。
帶來了一道聖旨。
我打開,呼吸一滞: “和離?!” 她點頭,将一盒金首飾放到我手裡。
我記得,那是她全部家當,立刻把手往回收: “把這個給我做什麼!收回去!” 她幫我收緊五指: “走到今日,事情已經不是殿下可以預見的了。
“明日決戰生死未可知,京城是最安全的地方,林将軍已加固了城防。
” 我聽出不對:“你什麼意思?” 她轉身掀開帳子,已有車馬等候在外,她吩咐等候在外的親衛: “送王爺回京。
” “阮餘年!” 我拉住她:“一年多了,一百多場仗我們都走過來了!” 我和她之間離得很近,隻差一寸甚至就可以碰到彼此。
阮餘年眸光似水,似乎想到了什麼一般,咽了咽唾沫。
卻咬了咬牙,忍下什麼,将我輕輕推開: “臣知道,但此番事關生死,臣不可能讓王爺殿下冒險,況且……” 她頓住了。
我看着她:“況且什麼?” “況且……林将軍有意嫁與殿下。
” 她的笑意在燭火中說不上是喜悅: “殿下娶我實屬無奈,臣知曉殿下原本便心悅林将軍。
“此番恢複自由身,願殿下與良人舉案齊眉。
” 說完吩咐手下: “帶殿下離開。
” 我瘋狂掙紮,手下人不敢對我如何,一時間手足無措。
阮餘年一愣,上前,抓住我的胳膊: “得罪了。
” 說着舉起手,麻醉針對準了我的脖頸。
我瞳孔一縮。
下一秒,猛地拔出她腰間長劍,橫于頸側: “良人在側,又向何處尋?” 說着切了下去。
“王爺!!” 11 劍被人震開,我的手一陣發麻。
但是還是在我脖頸留下了一條血線。
“軍醫呢?讓她立刻過來!” 阮餘年捂住我的脖子,語氣是不曾耳聞的焦急。
我一笑: “不必了,阮将軍。
“如果我想死,那便有千百種辦法,你無法阻攔。
” 她聲音都帶了些顫抖: “你這是何必!難道要與我一起客死異鄉嗎!” 我一笑:“京城不是我的家,林将軍,也非我良人…… “唯有……此心安處……是吾鄉” “别說了,我幫你包紮傷口……” 阮餘年的手微微顫抖。
我笑着看着她: “将軍若是真要孤身赴死,那我在回京途中接到将軍死訊,也會殉情的。
” 說着,我的手放在她的劍柄之上: “我說到做到。
” 她正在替我包紮脖頸的手一頓。
呼吸在我耳邊回響,她雙唇開了又合: “你……我……” 而後随着一聲歎息,她猛地撲到我懷裡,像是在用自己的生命承諾: “餘年誓死追随殿下。
” 12 我也打過天下的,有些身手在身上。
決戰有驚無險,我和阮餘年都活了下來。
大獲全勝。
她說的第三條路,我們做到了。
我們保住了搖搖欲墜的皇權,百姓今後又可安居樂業。
回京受封的路上,阮餘年的心情看上去很好: “王爺,您看,第三條路也不是走不通。
” 我一笑,身後的将士們議論聲此起彼伏: “幸好當初沒有沖動跟着反叛什麼的,有将軍與王爺殿下在,我等此次功績不亞于開國功臣!” “終于可以見到妻兒了!這北疆的小玩意,他們一定喜歡!” “哈哈哈哈哈!說起來,我那小兒子上次見才到我膝蓋,現在估計長高了不少咯!” 距離京城幾裡開外,宮裡的車馬已經等在了那裡。
所有人立刻跪下聽旨。
“奉天承運,皇帝诏曰,賊臣阮餘年,擁兵自重,裡通外敵,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令阮家軍全體卸甲入獄,聽候發落!” 原本還在熱火朝天的氛圍立刻降至冰點。
所有人面面相觑,發出疑問: “公公,我等可是得勝回朝,您是不是讀錯了聖旨?” “是啊是啊!若非将軍與王爺殿下,京城早已被蠻夷長驅直入啊!” “放肆!” 尖銳的嗓音打斷了質疑,一份書信被扔到我和阮餘年腳邊。
“阮家軍與鮮卑世子合謀,意圖裡應外合推翻陛下的書信具已繳獲!還想狡辯!” 阮餘年放在膝蓋上的手攥成了拳。
因為我們都能看出來,地上那封信的筆迹,不屬于鮮卑世子與阮餘年任意一人。
我隻是一笑: “你看,結局總是一樣的。
“哪怕你救了他,哪怕你為了他殺盡了并肩作戰的兄弟們,得到的依然隻是一個誅九族的下場。
” 阮餘年手背上青筋暴起。
我擡手在她肩膀上拍了拍: “我知道,你無法殺了你的兄弟,更無法做謀逆之徒,我早就做好準備面對今天了。
” 她一愣,正要開口,我已經拾起那張紙,站起身: “李公公說錯了,這是本王寫的,與諸位弟兄何幹?” 一瞬間,所有人睜大了眼睛。
” 我笑起來:“當今天下,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可他們中無一人堪比将軍,隻要将軍願意……” “肅王爺慎言!” 長劍出鞘,抵在了我的脖子上: “殿下當真以為臣不敢将殿下斬首,懸于東門,以儆效尤?!” 冰冷的刀鋒距離我的脖子不到一寸。
可我笑着上前走了一步: “懷憂。
” 她雙眉一緊:“你說什麼!” “你安插在鮮卑的卧底。
” 阮餘年握劍的手一緊。
我繼續道:“将軍三日後便将西出岐關,與懷憂裡應外合,揪出鮮卑在我方高層安插的細作,對嗎? “但是不必白費功夫了,我可以直接告訴你,是謀士孫誠、副将林歲、親衛李南。
” 這些都是隻有她和心腹知道的機密,她周身立刻迸發出殺氣: “殿下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嗎?” “将軍不信本王,本王理解,但是在動手前,将軍不如試探他們一下,便知我所言非虛。
“當然,若将軍執意殺本王,本王也引頸受戮。
” 說完勾唇擡起下巴。
她秀眉一沉:“為何?” “不為何。
” 我笑:“本王此番隻為将軍而來。
” 懸在我脖頸前的劍抖了又抖,最後猛地收劍回鞘。
阮餘年大步走出,走了兩步,又轉頭,視線在我腳上停留片刻,折回: “得罪了。
” 說完單膝跪地托起我一隻腳,把鞋子脫了下來。
我這才發現,長途跋涉早就磨破了我的草鞋,此刻已經鮮血淋漓。
但是因為太冷,根本沒有感覺到疼。
“不用,不疼。
” 我把腳往回收,卻被她緊緊抓住腳踝。
她替我包紮好傷口:“天潢貴胄,自當珍重。
” 我苦笑:“這天下大概隻有将軍将本王當做天潢貴胄。
” “既已是臣的夫君,自當照顧,明日我會做一雙新鞋給王爺。
” 她站起身,擡頭看我: “然而若殿下也心懷不軌,那臣也隻好秉公行事!” 說完執劍出帳。
9 兩天後,阮餘年便找到了我。
看她的神色,我知道那三名細作都被揪出來了。
她看我的目光變得複雜: “你還知道什麼?” “将軍一年後會死。
” 她一愣,轉而苦笑: “能死在戰場上,也算臣莫大的榮耀。
” “是被誅九族。
” 阮餘年的劍險些沒拿穩。
我把她死亡的來龍去脈說了一遍,越聽她的臉色就越沉重。
我擡手覆在她的手背上: “将軍,這個王朝不值得您付出。
“若将軍不反,這天下再要平定,便要五年後了,屆時不知多少百姓化為白骨。
” 她握着劍的手手背青筋暴起。
我能感覺到她手上的顫抖。
可是最後,她卻一笑:“不會的。
” 我一愣。
她看着我:“王爺的意思,臣隻有殺手足與謀反兩條路。
但是還有第三條。
” “什麼?” “殺盡叛軍,平定天下,屆時,百姓亦可安居樂業。
” 我愣了愣,轉而笑起來: “這條路很難,比謀反還難。
” 她走向我: “殿下知曉天地,想必定有辦法。
” 我沉默不語。
她單膝跪在了我面前:“若如此,餘年當誓死追随殿下!” 燭光裡,她的黑甲熠熠生輝。
我頓了頓,輕笑一聲: “你不懂……哎…… “不過,我可以陪你試試。
“失敗了也無非是陪将軍共赴九泉罷了。
” 她擡頭,目光灼灼: “不會的。
” “嗯?” “若敗了,餘年當拼死保住殿下。
” 10 對于這個結果,我意外也不意外。
若是真的為了個人生死便答應了謀反,那也不是阮餘年了。
隻是我賊心不死,總是還抱有那麼一點期待罷了。
平定天下,安定蒼生,大宣朝還是那個大宣朝,坐在皇位上的依然是我那位父皇。
如此也是拯救蒼生的法子。
但是十分困難。
好在我打過天下,對各處叛軍了如指掌。
隻要我出的計策,沒有不令對方全軍覆沒的時候。
從前總是說着要謀反的部下在一次次勝利中也不再提這件事。
隻是我自己知道,随着曆史軌迹的改變,我的預見性也越來越差了。
決戰前夕,我正思考退敵之策,阮餘年找到了我。
帶來了一道聖旨。
我打開,呼吸一滞: “和離?!” 她點頭,将一盒金首飾放到我手裡。
我記得,那是她全部家當,立刻把手往回收: “把這個給我做什麼!收回去!” 她幫我收緊五指: “走到今日,事情已經不是殿下可以預見的了。
“明日決戰生死未可知,京城是最安全的地方,林将軍已加固了城防。
” 我聽出不對:“你什麼意思?” 她轉身掀開帳子,已有車馬等候在外,她吩咐等候在外的親衛: “送王爺回京。
” “阮餘年!” 我拉住她:“一年多了,一百多場仗我們都走過來了!” 我和她之間離得很近,隻差一寸甚至就可以碰到彼此。
阮餘年眸光似水,似乎想到了什麼一般,咽了咽唾沫。
卻咬了咬牙,忍下什麼,将我輕輕推開: “臣知道,但此番事關生死,臣不可能讓王爺殿下冒險,況且……” 她頓住了。
我看着她:“況且什麼?” “況且……林将軍有意嫁與殿下。
” 她的笑意在燭火中說不上是喜悅: “殿下娶我實屬無奈,臣知曉殿下原本便心悅林将軍。
“此番恢複自由身,願殿下與良人舉案齊眉。
” 說完吩咐手下: “帶殿下離開。
” 我瘋狂掙紮,手下人不敢對我如何,一時間手足無措。
阮餘年一愣,上前,抓住我的胳膊: “得罪了。
” 說着舉起手,麻醉針對準了我的脖頸。
我瞳孔一縮。
下一秒,猛地拔出她腰間長劍,橫于頸側: “良人在側,又向何處尋?” 說着切了下去。
“王爺!!” 11 劍被人震開,我的手一陣發麻。
但是還是在我脖頸留下了一條血線。
“軍醫呢?讓她立刻過來!” 阮餘年捂住我的脖子,語氣是不曾耳聞的焦急。
我一笑: “不必了,阮将軍。
“如果我想死,那便有千百種辦法,你無法阻攔。
” 她聲音都帶了些顫抖: “你這是何必!難道要與我一起客死異鄉嗎!” 我一笑:“京城不是我的家,林将軍,也非我良人…… “唯有……此心安處……是吾鄉” “别說了,我幫你包紮傷口……” 阮餘年的手微微顫抖。
我笑着看着她: “将軍若是真要孤身赴死,那我在回京途中接到将軍死訊,也會殉情的。
” 說着,我的手放在她的劍柄之上: “我說到做到。
” 她正在替我包紮脖頸的手一頓。
呼吸在我耳邊回響,她雙唇開了又合: “你……我……” 而後随着一聲歎息,她猛地撲到我懷裡,像是在用自己的生命承諾: “餘年誓死追随殿下。
” 12 我也打過天下的,有些身手在身上。
決戰有驚無險,我和阮餘年都活了下來。
大獲全勝。
她說的第三條路,我們做到了。
我們保住了搖搖欲墜的皇權,百姓今後又可安居樂業。
回京受封的路上,阮餘年的心情看上去很好: “王爺,您看,第三條路也不是走不通。
” 我一笑,身後的将士們議論聲此起彼伏: “幸好當初沒有沖動跟着反叛什麼的,有将軍與王爺殿下在,我等此次功績不亞于開國功臣!” “終于可以見到妻兒了!這北疆的小玩意,他們一定喜歡!” “哈哈哈哈哈!說起來,我那小兒子上次見才到我膝蓋,現在估計長高了不少咯!” 距離京城幾裡開外,宮裡的車馬已經等在了那裡。
所有人立刻跪下聽旨。
“奉天承運,皇帝诏曰,賊臣阮餘年,擁兵自重,裡通外敵,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令阮家軍全體卸甲入獄,聽候發落!” 原本還在熱火朝天的氛圍立刻降至冰點。
所有人面面相觑,發出疑問: “公公,我等可是得勝回朝,您是不是讀錯了聖旨?” “是啊是啊!若非将軍與王爺殿下,京城早已被蠻夷長驅直入啊!” “放肆!” 尖銳的嗓音打斷了質疑,一份書信被扔到我和阮餘年腳邊。
“阮家軍與鮮卑世子合謀,意圖裡應外合推翻陛下的書信具已繳獲!還想狡辯!” 阮餘年放在膝蓋上的手攥成了拳。
因為我們都能看出來,地上那封信的筆迹,不屬于鮮卑世子與阮餘年任意一人。
我隻是一笑: “你看,結局總是一樣的。
“哪怕你救了他,哪怕你為了他殺盡了并肩作戰的兄弟們,得到的依然隻是一個誅九族的下場。
” 阮餘年手背上青筋暴起。
我擡手在她肩膀上拍了拍: “我知道,你無法殺了你的兄弟,更無法做謀逆之徒,我早就做好準備面對今天了。
” 她一愣,正要開口,我已經拾起那張紙,站起身: “李公公說錯了,這是本王寫的,與諸位弟兄何幹?” 一瞬間,所有人睜大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