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茅台
關燈
小
中
大
孫如玉本來也想報的,但是綜合考慮了一下,放棄了。
雙學位的課大部分都在晚上和周末,會影響她周末去兼職,而且,課太多了,會分散精力,影響她本專業的成績。
本專業成績不好的話,她就拿不到獎學金了,這對她影響很大。
韓向真是想都沒想過。
她覺得宿舍四個人,頭腦最不好使的就是她,能把本專業學好就不錯了,再來個雙學位不是要她的命嗎? 周末的時間都空着,韓向真就跟着本專業的老師做項目。
編輯出版專業有位老教授,性格特别和善,願意帶着學生一起做事,他要寫一本關于北京的人文、曆史方面的書,就招呼本專業學生和他一起幹,帶着大家去采訪文化名人,去走訪文物古迹,項目經費沒多少,這位教授基本上都花在大家身上了,又是請吃飯又是給補貼的,和學生們關系很好。
許聰聰偶爾有空也會跟着一起去,有老師帶着,能見到平時不容易見到的名人,去到平時不容易進去的地方,其實還挺有意思的。
但是經濟學雙學位的課不能逃。
所以她去的很少。
說真的,本專業的課内容很簡單。
經濟學專業的課就比較複雜一點。
要用到很多的數學和邏輯的内容。
這就要感謝高數課了。
說起這個,就要說一下他們大一上學期的高數課。
本來嘛,數學系的老教授覺得,文科生的數學要求不太高,就中規中矩的按照高等數學D的要求來教育大家,高數D很簡單。
但是架不住北大學生願意給自己上難度啊! 上了沒兩節課,大家就開始嚷嚷,“老師,太簡單了,你當我們是白癡嗎?” 老師面上一喜,直接升到了高等數學A。
後來,學生們學得頭大,一聲也不敢吭。
抱怨太難了?那不是要被老師笑死嗎! 不能抱怨,堅決不能抱怨! 打好了高數的底子,對于學好經濟學有很大幫助,尤其是微觀經濟學和計量經濟學,沒有數學基礎的話是很難學好的。
北大的老師們在上課的時候還是很接地氣的,會抱怨房價太高,抱怨工資太低,抱怨爹媽給自己起的名字不好聽。
是的,這時候北大老師的工資真的不高。
經濟中心有位年輕的女老師,看起來非常時尚前衛,在美國留學之後來到北大任教。
這時候的職位是講師。
她就跟大家講,她在北大領到的第一個月的工資隻有1300塊,除此之外,就是一些米面糧油,當然了,北大給她提供了一個一居室作為住處。
哲學系的一位副教授,說起自己的工資,就感慨當老師收入真的不行,現在本科畢業出去工作,一個月就有5000塊的收入,他都羨慕的不得了。
當然啦,這隻是工資而已。
老師們做項目、出去演講,肯定還有别的收入。
大家也都聽聽而已,不會當真。
2001年1月,許聰聰放寒假,先去協會找大家玩。
王社長早就已經離職了,許聰聰開學沒幾天,他就被辭退了。
理由就是個人作風問題。
沈蓉沒有走,因為楊秘書長和劉主任都認為,在王社長和沈蓉的這場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