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突发事件
關燈
小
中
大
事實證明,“說嘴打嘴”不一定是真的。
許家的拖拉機依舊好好的。
冬天偶爾空閑的時候,許新安教會了鄧念英開拖拉機,甚至連怎麼修車都教給她了。
鄧念英這個人,最大的優點就是勤奮好學。
她遺憾自己沒上過學,對于知識堪稱如饑似渴,許新安願意教她,她就很高興,學得特别認真。
平時她想讓許新安教她認字,那家夥還端着架子呢,得求着他他才肯教。
這回他好不容易主動了。
許新安為什麼教她呢? 因為開春他有可能承接建築工程,去給人家蓋房子,如果在他蓋房期間,有人找他拉貨,那怎麼辦呢?不去,耽誤掙錢,去了,耽誤工程進度,人家主家多少也會有點意見。
所以,他決定培養鄧念英,讓她去拉貨。
這個事情他跟鄧念英說了,鄧念英滿口答應,“對對對,你做得對,賺錢的機會一個都不能丢。
” 賺的錢多了,鄧念英心情都好了,親自去了趟鎮上的供銷社,扯了兩塊布,給許聰聰和許明明一人做了一套新衣服。
紅底黑線的小格子布,穿在身上還挺好看。
雖然村裡的供銷社也有布料賣,但不如鎮上的種類豐富。
許聰聰和許明明走在外面人人誇,“還是人家念英會紮挂孩子,瞧瞧聰聰和明明這身衣服,做的真好看。
” 紮挂,是南辛莊方言,打扮的意思。
許聰聰和許明明都喜歡聽人誇,别人一說她們好看,姐妹倆就咧着嘴樂。
許明明現在兩歲多了,這個冬天也不再穿連腳棉褲,能跟着許聰聰在外面跑了,盡管許聰聰并不管她,但是不反對她跟着,她就很快樂。
她也有自己的小夥伴,就是和她同年出生的許勇和許倩倩,他們三個經常湊一堆玩。
有時候王玉華和王秀芹忙起來,李雲錦都能幫着照看兩眼。
生完孩子不到兩年,王玉華和王秀芹雙雙懷孕,現在都挺着個大肚子。
這回,倆人反過來了,王秀芹的預産期比王玉華早幾天,大概都在88年的正月裡。
這是件很神奇的事,計劃生育抓的再嚴格,二胎三胎依舊無法避免。
王秀芹是有生二胎的資格的,因為她頭胎生的是女兒。
隻是兩胎之間要求間隔五年。
王秀芹顯然還不符合條件,她這會生老二,要交一點罰款。
當然了,比真正的超生罰款少太多了。
許明明和許聰聰之間隔了也不到五歲,但是她沒用交罰款,因為鄧念英生她的時候滿30歲了。
這大概是政策體現出來的一點人性,總不能讓人家年紀太大了再生。
而且鄧念英生完就上了環,對政策可以說是非常配合了。
還有這個頭胎女孩可以生二胎的政策,背後大概也隐含了一種“兩個女兒才能抵一個兒子”的奇妙邏輯。
王玉華卻是不能生二胎的,因為她頭胎就生了個兒子。
但是大家除了想要男孩,還講究個多子多福,一個孩子是不夠的,所以王玉華懷了第二個。
許新建直接去大隊備了案,提前交了超生罰款,所以她懷孕這事也沒人管。
1988年2月14日,再過一天就是除夕。
這天晚上,許聰聰家都關好大門睡覺了,突然聽見外面有人梆梆梆的敲門。
李雲錦趕緊輕輕拍着許聰聰和許明明,怕她們被吵醒。
許新安趕緊從床上爬起來,套上衣服出了門,問道:“誰啊?别敲了!” “大哥,是我,新民。
” 許新安:“……” 你還記得咱鬧掰了嗎? 想是這麼想,到底是有血緣關系的堂兄弟,這家夥聽起來很焦急的樣子,許新安還是打開了門。
“什麼事?” “秀芹難産了,要去縣醫院,能不能用你的車啊。
” “好好好。
你回去準備着,我穿好衣服去開車。
多抱幾床被子,墊厚一點,上面也得蓋厚點。
” “哎哎哎,我知道了。
” 許新民跑回了家。
許新安回到屋裡,穿好衣服,又穿上了一件棉大衣。
鄧念英問他:“怎麼了?” “新民媳婦難産了,去縣醫院。
人命關天,我得送他們一趟。
” 鄧念英囑咐道:“開車小心點,這大晚上的。
” “沒事,有車燈,能看見。
這麼晚了,路上沒人沒車,反倒好開。
” 許新安匆匆忙忙的走了,留在家裡的鄧念英也索性穿衣服起來了,跟李雲錦說:“媽,我也過去看看。
” “去吧。
多穿點。
” “哎。
” 鄧念英這會也顧不上兩家鬧翻的事了,直接進了許德家,王秀芹一臉痛苦的躺在那兒,臉色蒼白,接生婆婆在那兒安撫她。
許德夫妻都沒出現,許德作為公公不方便在場,她媳婦萬事不管,這種場合更不露頭。
許新忠夫妻倆也不在。
許新民吓得六神無主。
鄧念英歎了口氣,走過去坐在王秀芹身邊,說道:“你大哥去開車了,很快就來。
咱們這兒離縣醫院不遠,開車一會就到了,你堅持一下。
”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秀芹眼睛半睜,喊了聲“嫂子”,眼淚就掉了下來。
鄧念英說:“不要哭。
這個時候你得攢着勁,你想想倩倩。
” 多餘的話她就不說了,再說就該不吉利了。
王秀芹深呼吸,盡量調整自己的情緒。
過了兩分鐘,許新安就在外面喊:“出來吧,先把褥子抱出來鋪上。
” 許新民原地轉磨,鄧念英不得不在心裡罵了一聲“廢物點心”,然後幫忙把褥子拿出去了,又回頭沖許新民喊:“把人抱出來吧。
” “好好好。
” 許新民去抱人。
結果,抱不動。
許家這三房的孩子,大房都人高馬大,沒一個矮的,三房也人高馬大,沒一個矮的,偏偏二房都跟小雞仔一樣,又瘦又矮。
按李雲錦的說法,是因為許德夫妻不做人,有點好吃的都進他們兩口子的嘴了,三個孩子都是随随便便長大的,許德雖然是三兄弟裡最矮的那一個,但比他的兩個兒子都強多了。
人家是一代更比一代強,許德家是一代不如一代。
鄧念英鋪完褥子發現許新民還沒把人抱出來,急得她罵罵咧咧,“幹嘛呢這是?” 她氣沖沖的回去,發現許新民正在那兒努力抱人,接生婆婆都躲到角落裡去了,根本就沒眼看。
但是她一個好幾十歲的小腳老太太,更不可能抱
許家的拖拉機依舊好好的。
冬天偶爾空閑的時候,許新安教會了鄧念英開拖拉機,甚至連怎麼修車都教給她了。
鄧念英這個人,最大的優點就是勤奮好學。
她遺憾自己沒上過學,對于知識堪稱如饑似渴,許新安願意教她,她就很高興,學得特别認真。
平時她想讓許新安教她認字,那家夥還端着架子呢,得求着他他才肯教。
這回他好不容易主動了。
許新安為什麼教她呢? 因為開春他有可能承接建築工程,去給人家蓋房子,如果在他蓋房期間,有人找他拉貨,那怎麼辦呢?不去,耽誤掙錢,去了,耽誤工程進度,人家主家多少也會有點意見。
所以,他決定培養鄧念英,讓她去拉貨。
這個事情他跟鄧念英說了,鄧念英滿口答應,“對對對,你做得對,賺錢的機會一個都不能丢。
” 賺的錢多了,鄧念英心情都好了,親自去了趟鎮上的供銷社,扯了兩塊布,給許聰聰和許明明一人做了一套新衣服。
紅底黑線的小格子布,穿在身上還挺好看。
雖然村裡的供銷社也有布料賣,但不如鎮上的種類豐富。
許聰聰和許明明走在外面人人誇,“還是人家念英會紮挂孩子,瞧瞧聰聰和明明這身衣服,做的真好看。
” 紮挂,是南辛莊方言,打扮的意思。
許聰聰和許明明都喜歡聽人誇,别人一說她們好看,姐妹倆就咧着嘴樂。
許明明現在兩歲多了,這個冬天也不再穿連腳棉褲,能跟着許聰聰在外面跑了,盡管許聰聰并不管她,但是不反對她跟着,她就很快樂。
她也有自己的小夥伴,就是和她同年出生的許勇和許倩倩,他們三個經常湊一堆玩。
有時候王玉華和王秀芹忙起來,李雲錦都能幫着照看兩眼。
生完孩子不到兩年,王玉華和王秀芹雙雙懷孕,現在都挺着個大肚子。
這回,倆人反過來了,王秀芹的預産期比王玉華早幾天,大概都在88年的正月裡。
這是件很神奇的事,計劃生育抓的再嚴格,二胎三胎依舊無法避免。
王秀芹是有生二胎的資格的,因為她頭胎生的是女兒。
隻是兩胎之間要求間隔五年。
王秀芹顯然還不符合條件,她這會生老二,要交一點罰款。
當然了,比真正的超生罰款少太多了。
許明明和許聰聰之間隔了也不到五歲,但是她沒用交罰款,因為鄧念英生她的時候滿30歲了。
這大概是政策體現出來的一點人性,總不能讓人家年紀太大了再生。
而且鄧念英生完就上了環,對政策可以說是非常配合了。
還有這個頭胎女孩可以生二胎的政策,背後大概也隐含了一種“兩個女兒才能抵一個兒子”的奇妙邏輯。
王玉華卻是不能生二胎的,因為她頭胎就生了個兒子。
但是大家除了想要男孩,還講究個多子多福,一個孩子是不夠的,所以王玉華懷了第二個。
許新建直接去大隊備了案,提前交了超生罰款,所以她懷孕這事也沒人管。
1988年2月14日,再過一天就是除夕。
這天晚上,許聰聰家都關好大門睡覺了,突然聽見外面有人梆梆梆的敲門。
李雲錦趕緊輕輕拍着許聰聰和許明明,怕她們被吵醒。
許新安趕緊從床上爬起來,套上衣服出了門,問道:“誰啊?别敲了!” “大哥,是我,新民。
” 許新安:“……” 你還記得咱鬧掰了嗎? 想是這麼想,到底是有血緣關系的堂兄弟,這家夥聽起來很焦急的樣子,許新安還是打開了門。
“什麼事?” “秀芹難産了,要去縣醫院,能不能用你的車啊。
” “好好好。
你回去準備着,我穿好衣服去開車。
多抱幾床被子,墊厚一點,上面也得蓋厚點。
” “哎哎哎,我知道了。
” 許新民跑回了家。
許新安回到屋裡,穿好衣服,又穿上了一件棉大衣。
鄧念英問他:“怎麼了?” “新民媳婦難産了,去縣醫院。
人命關天,我得送他們一趟。
” 鄧念英囑咐道:“開車小心點,這大晚上的。
” “沒事,有車燈,能看見。
這麼晚了,路上沒人沒車,反倒好開。
” 許新安匆匆忙忙的走了,留在家裡的鄧念英也索性穿衣服起來了,跟李雲錦說:“媽,我也過去看看。
” “去吧。
多穿點。
” “哎。
” 鄧念英這會也顧不上兩家鬧翻的事了,直接進了許德家,王秀芹一臉痛苦的躺在那兒,臉色蒼白,接生婆婆在那兒安撫她。
許德夫妻都沒出現,許德作為公公不方便在場,她媳婦萬事不管,這種場合更不露頭。
許新忠夫妻倆也不在。
許新民吓得六神無主。
鄧念英歎了口氣,走過去坐在王秀芹身邊,說道:“你大哥去開車了,很快就來。
咱們這兒離縣醫院不遠,開車一會就到了,你堅持一下。
”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秀芹眼睛半睜,喊了聲“嫂子”,眼淚就掉了下來。
鄧念英說:“不要哭。
這個時候你得攢着勁,你想想倩倩。
” 多餘的話她就不說了,再說就該不吉利了。
王秀芹深呼吸,盡量調整自己的情緒。
過了兩分鐘,許新安就在外面喊:“出來吧,先把褥子抱出來鋪上。
” 許新民原地轉磨,鄧念英不得不在心裡罵了一聲“廢物點心”,然後幫忙把褥子拿出去了,又回頭沖許新民喊:“把人抱出來吧。
” “好好好。
” 許新民去抱人。
結果,抱不動。
許家這三房的孩子,大房都人高馬大,沒一個矮的,三房也人高馬大,沒一個矮的,偏偏二房都跟小雞仔一樣,又瘦又矮。
按李雲錦的說法,是因為許德夫妻不做人,有點好吃的都進他們兩口子的嘴了,三個孩子都是随随便便長大的,許德雖然是三兄弟裡最矮的那一個,但比他的兩個兒子都強多了。
人家是一代更比一代強,許德家是一代不如一代。
鄧念英鋪完褥子發現許新民還沒把人抱出來,急得她罵罵咧咧,“幹嘛呢這是?” 她氣沖沖的回去,發現許新民正在那兒努力抱人,接生婆婆都躲到角落裡去了,根本就沒眼看。
但是她一個好幾十歲的小腳老太太,更不可能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