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回姥姥家

關燈
    ☆ 許新安帶着許聰聰上山的這一天,鄧念英也沒在家待着,她帶着許明明回娘家了。

    要不是有去姥姥家這件事勾搭着,許明明是一定要跟着上山的,她也是個凡事都要插一腳的孩子,什麼事都不能落下她。

     鄧念英騎自行車不敢帶人,她趕着牛車回去的。

    不光能帶着許明明,還能給陳蓁帶一些磨好的玉米面和白面,還帶了些花生,榨好的花生油,又帶了塊肉。

     說起來,鄧念英是真的很能幹。

    農村這些活,就沒有她不會的,沒有她幹不了的,甚至,沒有她不擅長的。

    她不光會趕牛車,還會扶犁耕地,以前家裡沒有拖拉機的時候都用牛耕地的,有時候是許新安不在家,她自己就能一邊趕着牛、一邊扶着犁把地耕了。

     她割麥子也比許新安快,不像許新安總是喊着腰疼腿疼,割一會就得站起來緩兩分鐘。

     而且,她身上還有股狠勁。

    有一回家裡的牛突然發瘋,掙脫缰繩往外跑,李雲錦眼疾手快,把在院裡玩的許聰聰和許明明拉進屋,然後屋門一關,三個人躲在裡面。

     牛沖出去就遇見了門口不遠處跟人聊天的鄧念英,鄧念英迅速跑回自家大門口,抽出大門上的鐵門栓,追上去抓住缰繩,對着牛頭梆梆就是幾下猛錘,牛立刻就老實了,鄧念英松了手裡的缰繩,那牛自己就走回了家。

     回頭她還把李雲錦和許聰聰、許明明誇了一頓,說她們躲得好。

    尥蹶子的牛不是這一老兩小能應付得來的。

    她跟她們說:“牛跑出去丢了都沒關系,你們保護好自己就行。

    遇到危險就躲起來。

    ” 許聰聰大部分時候是很喜歡她的。

     鄧念英是個孝順孩子,每年麥收和秋收過後都會回一趟娘家,帶一些新糧過去,順便再給陳蓁一點錢,也不多,每次就給十塊。

     陳蓁自己是有地的,但是她種不了,就把地給了本家侄子,也就是鄧念英的堂弟來種,對方每年給陳蓁一些糧食,勉勉強強夠吃。

     鄧念英想讓母親過得稍微寬裕點,光吃純白面,隻把玉米面當調劑,所以每次去,她都會帶一袋白面。

    她這邊磨好了帶過去,省的母親再費力了。

     她們到的時候,陳蓁正在院子裡納鞋底,給許聰聰和許明明做鞋子。

     “媽。

    ” “姥姥。

    ” 兩個人一進門就喊人。

     陳蓁擡起頭,“來啦。

    ” 她往後面看了看,“隻有你們倆?” 鄧念英說:“就我們倆。

    ” “新安和聰聰呢?” “聰聰要去山上看松子,新安帶她去了。

    ” “慣的她!松子有什麼好看的?” “學校讓交。

    ” “交多少啊?她弄了多少了?” “交10斤。

    她一點沒弄,她就去山上玩。

    開學了給她交錢。

    ” “有這閑工夫還不如在家裡歇着呢,就非得聽她的,她想幹嘛就幹嘛。

    ” 鄧念英笑道:“可不就是她想幹嘛就幹嘛嗎?” 陳蓁說:“你自己去倒水喝,罐子裡有糖,給明明放點。

    ” “好。

    ” 鄧念英一邊聊天一邊把帶來的東西往屋裡搬。

     陳蓁問她:“你帶這麼多東西過來,新安沒說什麼吧?” “沒有。

    他不管這事。

    ” 事實上是說了的,就是念叨她,“大姐帶東西過去嗎?二姐帶東西過去嗎?她們帶了多少?你比她們多點,但别也多太多了吧……” 好在他也就是笑嘻嘻地嘴賤幾句,不會真的阻止她。

     而且她婆婆始終站在她這邊,聽了幾句就讓他閉嘴了,她婆婆說了,“念英孝敬自己媽是天經地義、應當應分的,這一年到頭她也沒比你少幹什麼,賺的錢有一半是她的,糧食有一半是她種出來的,她想拿多少就拿多少。

    你别在這兒礙眼,哪兒涼快哪兒待着去。

    ” 李雲錦明白得很,想要三姐妹出一樣的東西是不可能的,兒媳婦大姐和二姐家的日子确實不好過,那倆人是真拿不出什麼東西來。

    到現在了,還得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