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万兴邦就是金字招牌!
關燈
小
中
大
無線麥克已經成為主流,安全性,可靠性,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保證,包括一些大型晚會上。
但是。
在某些特殊場合。
還是在使用有線麥克,就是怕出意外,看信号出現意外。
整個305毫米戰略遠程火炮作戰系統,就是一個車隊,需要一個排的戰士操縱。
分配方式如下。
一個班的戰士負責炮彈運輸車。
兩個班的戰士負責操作主車和自動裝填車。
有作戰任務的時候,到達指定地點之後,主車和自動裝填車連接在一起,并按要求進行固定。
随後。
炮彈運輸車也開過來,與自動裝填車連接在一起,通過自動裝置把判斷源源不斷傳送過去。
隻要還有炮彈,就能連續快速發射。
負責操作的戰士,隻是在開火前操作,一旦完成準備,他們就會迅速撤離現場。
真正開火的時候,現場是沒有人的。
由指揮車上的人控制。
什麼時候開火? 打擊什麼樣的目标?具體參數如何? 都要得到上級指令,傳送到指揮車,指揮車上負責指揮的戰士,在車上控制主車開火攻擊!口徑305毫米的戰略遠程火炮,可以單獨火力支援,也可以組成一個火炮營。
每一個火炮營,配備9到12門火炮。
還需要專門的後勤部隊。
因為305毫米的大口徑火炮,炮彈體積大,光是補充炮彈就不是一件容易事兒。
要是沒有給力的後勤,沒有足夠的炮彈,再大的口徑也是一堆廢鐵。
同時。
任何一場戰争,從來都不是單一兵種的戰鬥。
在戰場上,一旦305毫米戰略遠程火炮出動,肯定是一個綜合體系,而不隻是一個小炮隊。
305毫米戰略遠程火炮,做一款炮,它是沒有做防禦能力的。
無論來自地面的打擊,還是來自空中的打擊,隻要命中,都可能摧毀它,甚至引發炮彈殉爆!必須有相應的防護733能力。
有空中保護單位,有地面保護單位,而305毫米戰略遠程火炮隻負責大火力輸出,遠程打擊。
利用強大的殺傷力,對敵軍進行狂轟濫炸。
“造價有點高!就算采用各種方式降低成本,每一門305毫米戰略遠程火炮,造價也不低于200萬,要形成一個炮營,沒有2000萬下不來,不過,305毫米的火炮火力輸出絕對夠猛。
” “軍方應該不會拒絕,不,不是應該不會拒絕,是肯定不會拒絕!” 萬興邦非常有信心。
從性價比上來說。
用2000萬建設一個炮營,就有能力摧毀一座城市,這性價比太高了,這筆買賣太劃算了!高達500公裡的射程,巨大的殺傷力,簡直就是任何一個大勢力夢寐以求的神器! 而且維護簡單。
使用成本也不高。
普通炮彈成本在200以内,增程的也在400以内,就算炮射導彈最高成本也不超過1500塊。
萬興邦制作好設計圖。
為了說服軍方的人,說服國防的人,還弄了一個3d效果圖。
第二天上午。
他帶着305毫米戰略遠程火炮設計圖盒效果圖,要給軍方和國防的人看,看要不要生産?. 和萬興邦的猜測一緻。
軍方的人,國防的人,看到305毫米戰略遠程火炮,又看到了效果圖,當場眼神就挪不開了!他們的想法出奇一緻! 這絕對是陸戰神器!不! 不隻是路戰神器! 最遠超過500公裡的超級射程,讓305毫米戰略遠程火炮就算在陸地上,也能打海裡的軍艦。
打到海峽對面的! 前提是生産出來的實物能達到設計圖上的理論數據。
。
隻要能達到,必須大量裝備! 能不能達到?沒有人懷疑! 萬興邦就是金字招牌! 這些年以來,他設計了太多機械,其中很多都是武器,沒有一款讓人失望的!這一款相信也不會讓人失望! 口徑305毫米的恐怖大炮,絕對是每一個戰士無法拒絕的大寶貝。
導彈也不過如此!何況。
相比305毫米的大炮,導彈的缺點很明顯。
普通的地對地導彈,打擊距離一般在300公裡以内,戰鬥部的裝藥量也就是幾百公斤。
裝多了,超重了,就會影響射程和靈活性! 而305毫米戰略遠程火炮,一旦生産出來,部署到各個作戰單位,就能直接取代地對地導彈。
畢竟優勢太明顯了。
首先是戰鬥部裝藥量大,還能裝高爆炸藥。
其次就是持續性。
一套305毫米戰略遠程火炮,不是單單一門炮,而是一個體系,能一次攜帶最少300枚炮彈。
這是可持續火力。
300枚炮彈,相當于300枚地對地導彈,火力強度能抵上好幾個導彈旅。
再次就是價格便宜。
300枚炮彈,加在一起的總造價也不會超過50
但是。
在某些特殊場合。
還是在使用有線麥克,就是怕出意外,看信号出現意外。
整個305毫米戰略遠程火炮作戰系統,就是一個車隊,需要一個排的戰士操縱。
分配方式如下。
一個班的戰士負責炮彈運輸車。
兩個班的戰士負責操作主車和自動裝填車。
有作戰任務的時候,到達指定地點之後,主車和自動裝填車連接在一起,并按要求進行固定。
随後。
炮彈運輸車也開過來,與自動裝填車連接在一起,通過自動裝置把判斷源源不斷傳送過去。
隻要還有炮彈,就能連續快速發射。
負責操作的戰士,隻是在開火前操作,一旦完成準備,他們就會迅速撤離現場。
真正開火的時候,現場是沒有人的。
由指揮車上的人控制。
什麼時候開火? 打擊什麼樣的目标?具體參數如何? 都要得到上級指令,傳送到指揮車,指揮車上負責指揮的戰士,在車上控制主車開火攻擊!口徑305毫米的戰略遠程火炮,可以單獨火力支援,也可以組成一個火炮營。
每一個火炮營,配備9到12門火炮。
還需要專門的後勤部隊。
因為305毫米的大口徑火炮,炮彈體積大,光是補充炮彈就不是一件容易事兒。
要是沒有給力的後勤,沒有足夠的炮彈,再大的口徑也是一堆廢鐵。
同時。
任何一場戰争,從來都不是單一兵種的戰鬥。
在戰場上,一旦305毫米戰略遠程火炮出動,肯定是一個綜合體系,而不隻是一個小炮隊。
305毫米戰略遠程火炮,做一款炮,它是沒有做防禦能力的。
無論來自地面的打擊,還是來自空中的打擊,隻要命中,都可能摧毀它,甚至引發炮彈殉爆!必須有相應的防護733能力。
有空中保護單位,有地面保護單位,而305毫米戰略遠程火炮隻負責大火力輸出,遠程打擊。
利用強大的殺傷力,對敵軍進行狂轟濫炸。
“造價有點高!就算采用各種方式降低成本,每一門305毫米戰略遠程火炮,造價也不低于200萬,要形成一個炮營,沒有2000萬下不來,不過,305毫米的火炮火力輸出絕對夠猛。
” “軍方應該不會拒絕,不,不是應該不會拒絕,是肯定不會拒絕!” 萬興邦非常有信心。
從性價比上來說。
用2000萬建設一個炮營,就有能力摧毀一座城市,這性價比太高了,這筆買賣太劃算了!高達500公裡的射程,巨大的殺傷力,簡直就是任何一個大勢力夢寐以求的神器! 而且維護簡單。
使用成本也不高。
普通炮彈成本在200以内,增程的也在400以内,就算炮射導彈最高成本也不超過1500塊。
萬興邦制作好設計圖。
為了說服軍方的人,說服國防的人,還弄了一個3d效果圖。
第二天上午。
他帶着305毫米戰略遠程火炮設計圖盒效果圖,要給軍方和國防的人看,看要不要生産?. 和萬興邦的猜測一緻。
軍方的人,國防的人,看到305毫米戰略遠程火炮,又看到了效果圖,當場眼神就挪不開了!他們的想法出奇一緻! 這絕對是陸戰神器!不! 不隻是路戰神器! 最遠超過500公裡的超級射程,讓305毫米戰略遠程火炮就算在陸地上,也能打海裡的軍艦。
打到海峽對面的! 前提是生産出來的實物能達到設計圖上的理論數據。
。
隻要能達到,必須大量裝備! 能不能達到?沒有人懷疑! 萬興邦就是金字招牌! 這些年以來,他設計了太多機械,其中很多都是武器,沒有一款讓人失望的!這一款相信也不會讓人失望! 口徑305毫米的恐怖大炮,絕對是每一個戰士無法拒絕的大寶貝。
導彈也不過如此!何況。
相比305毫米的大炮,導彈的缺點很明顯。
普通的地對地導彈,打擊距離一般在300公裡以内,戰鬥部的裝藥量也就是幾百公斤。
裝多了,超重了,就會影響射程和靈活性! 而305毫米戰略遠程火炮,一旦生産出來,部署到各個作戰單位,就能直接取代地對地導彈。
畢竟優勢太明顯了。
首先是戰鬥部裝藥量大,還能裝高爆炸藥。
其次就是持續性。
一套305毫米戰略遠程火炮,不是單單一門炮,而是一個體系,能一次攜帶最少300枚炮彈。
這是可持續火力。
300枚炮彈,相當于300枚地對地導彈,火力強度能抵上好幾個導彈旅。
再次就是價格便宜。
300枚炮彈,加在一起的總造價也不會超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