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发动机失灵了,怎么控制?

關燈
    它最強大的地方,不隻是炮彈的威力夠大,殺傷力夠大。

     是超遠的射程! 龍興155毫米自行榴彈炮,口徑比是55倍,套管的長度78米左右。

     而305毫米的戰略遠程火炮,口徑比也達到了50倍,光是炮管的長度,就超過了15米。

    盡管口徑比小一些,但口徑大! 龍興155毫米,标準射程有50公裡,特殊設計的增程炮彈,可以把射程增加一倍。

     而305毫米的,标準射程就是155毫米的一倍半,達到了十分精神的75公裡,(bedb)射程占很大優勢。

     換上增程炮彈,更是能達到恐怖的接近200公裡。

     這些都是常規意義上的參數,口徑305毫米的,已經遠勝口徑155毫米的,這是毋庸置疑的。

    而口徑305毫米的火炮,還有一個獨有的優點。

     是萬興邦專門為它設計的一種炮彈。

    隻有它才能發射。

     炮射導彈! 是火炮結合導彈開發出來的技術。

     射程能達到驚人的500公裡,在增程炮彈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一倍半,絕對是射的最遠的火炮!比一些近程導彈的射程還遠! 采用此項技術,可以讓坦克發射防空導彈,大幅提升坦克的戰場生存能力。

    當然。

     目前這一項技術隻用在305毫米或泡上。

     想讓坦克發射防空導彈,需要重新設計,不過技術有了,隻需要改改,研發時間肯定短很多。

    研發難度也會大幅度降低。

     炮射導彈,集中了導彈和炮彈的優點。

     導彈的優點就是射程遠,缺點是價格昂貴。

     炮彈的優點是成本低,射程美中不足,一般隻能攻擊較近距離的目标。

    融合兩者的優點,研發出炮射導彈。

     讓火炮發射導彈,能全面降低導彈的使用成本,同時提升火炮的打擊距離,兩者優點結合起來。

    為了完成這一項目。

     萬興邦做的第一件事兒,就是進行精準彈道設計,保證導彈按預定軌迹飛行,還要精準命中。

    這是一項非常複雜的任務。

     因為要考慮的因素太多,包括初始速度、飛行穩定性、空氣動力學、重心控制和姿态控制。

    這些都要考慮進去。

     總體設計難度,導彈是一,炮彈是一,炮射導彈就是1+1大于2,甚至是4,還有可能是8。

    第一個因素初始速度,不是越快越好。

     要求在導彈離開泡管的時候,有一個合适的速度。

     太快了,射程偏遠,就會偏離目标。

    太慢了,射程太近,就射不到目标。

     這就需要控制發射藥的藥量,控制燃燒速度,以便獲取一個合适的炮彈出膛速度。

    有了一個合适的初始速度,隻是一個好的開始。

     第二個因素是炮彈射出去之後,飛行的穩定性控制。

     飛行足夠穩定,才能按着預定的飛行軌道前進,又包含多個方面,比如旋轉和姿态控制等等。

    炮彈内有一個小型發動機,在發射的時候必須足夠小心,保證炮彈的穩定性,不能損傷發動機。

    否則。

     炮彈射出去了,想控制姿态的時候,發動機失靈了,怎麼控制?. 炮射導彈内部的發動機完好,能正常運轉,還需要選擇合适的推進劑,保證産生足夠的推力。

    選擇推進劑也是一門學問,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第一因素當然是價格。

     這是所有武器都~必須考慮的。

     戰場上使用的武器,一旦選擇大規模列裝,價格都是第一因素,太貴的武器根本不可能量産-。

    除了價格因素,還要考慮燃燒性能、穩定性、可控性和對導彈的影響。

     還要考慮對環境的影響,不能留下永久性污染。

    。

    甚至還要考慮到重量和體積。

     太重了,會增加炮射導彈的重量,同等推力情況下,重量越重,射程就越近。

     體積太大,會增加炮射導彈的體積,總體機是相對固定的,推進的體積大,其他體積就要削減。

    這顯然是行不通的! 燃燒性能,指的就是在燃燒過程中連續、穩定地釋放能量,并且能控制燃燒的速度和溫度。

    萬一溫度過高,可能會燒毀其他零件,或者讓炮彈報廢。

     溫度過低也不行,可能燃燒不足,影響燃燒效率。

     可控性也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控制燃燒的速度,燃燒的量,以改變推力,改變飛行姿态。

    炮彈增程常規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在内部裝一個發動機。

    另一種是采用火箭增程。

     都是增程,确實兩種完全不同的技術。

     常規的火箭推進方式,技術難度比較低,增加的射程也相對較少,往往隻能增加一倍以内。

    要是305毫米戰略遠程火炮使用火箭增程技術,射程最多可以達到150公裡,不能再遠了! 這是極限! 内部安裝一個發動機,射程可以達到500公裡,情況較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