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谁做菜香,谁当师父,谁做菜不好吃,谁就当徒弟。

關燈
    “好!好!非常好!” “同志們,你們知道剛才産量提升十倍是什麼概念嗎?” “産量提升十倍,我可以生産更多坦克,更多大炮,更多槍械,更多子彈,保衛國家的安全。

    ” “在民用領域,很多以前受限于鋼鐵産量,不能進行的工程,可以進行了。

    ”“不能生産的産品,可以生産了。

    ” “這是三年以來,我聽到的最好的消息!”大領導興奮得微微顫抖。

     興奮的不止他一個人,在場的人都很興奮,十倍的鋼鐵産量,意味着工業體系會來一場大變革。

    會産生質的變化!。

     “周工,楊工,李工,論等級,你們都是總工程師,論知識積累,論經驗,你們肯定比萬興邦強。

    ”“他設計的生産線,能把産能提升十倍,你們能不能再把生産線升級?” 大領導想到一種可能。

     萬興邦畢竟剛剛大學畢業,還是一個年輕人,相比于老一輩的工程師,肯定有着一定的差距。

    “大領導,搞發明創造,知識積累是基礎,但不是決定性因素。

    ” “論知識積累,我們肯定比萬興邦強,但我們的創意顯然不如他,這條生産線我們無法升級。

    ”周工歎了一口氣。

     被大領導點名的,楊工和李工說法相同。

     他們沒有萬興邦的創意。

    “萬興邦這麼牛嗎?” “連幾位總工程師、老前輩,都自認不如他。

    ” “看來我們軋鋼廠真是來了一個大牛,回到廠裡,必須好好獎勵他。

    ”“不好,危險,太危險了。

    ” “萬興邦出的風頭太大了,肯定被人盯上了。

    ”楊廠長笑不出來了。

     “接下來恐怕是一場搶人大戰,無論是各個研究所,還是各個和鋼鐵有關的企業,都需要天才。

    ” “萬興邦就是一個天才,還是創意十足的天才。

    ”“我得想想辦法,得把萬興邦留住。

    ” 楊廠長危機感十足。

     “對了,萬興邦年紀輕輕的,可能還沒有對象,回去想想辦法,給他介紹一個對象。

    ” “隻要他和本地人結婚了,有家庭的牽絆,他就不會離開軋鋼廠了。

    ”為了留住萬興邦。

     楊廠長決定做一次月老。

     “我一個人還不夠,回廠之後,我要立刻召開會議,讓大家一起想辦法,必須留住萬興邦。

    ”楊廠長下了一個決心。

     “我認為,萬興邦可能是我們趕超歐美的希望。

    ” “他剛大學畢業,還這麼年輕,就成為了七級工程師,還能獨立設計一條先進的鋼鐵生産線。

    ”“假以時日,等他真正成長起來,必然會成為科學界領軍人物。

    ” “或許,他能讓我們的鋼鐵産業進步一百年!”周工高度評價萬興邦。

     楊廠長一陣頭皮發麻,心中的危機感更強了,衆人對萬興邦的評價越高,挖人力度就會越狠。

     高端人才的争奪,向來是非常激烈的。

    衆人紛紛認可。

     萬興邦有成長為領軍人物的潛力。

    “你們說得有道理。

    ” “萬興邦大學時期,就展現出很強的科研能力,參加了一些重點項目,和你們中的一些人合作過。

    ”“稍後,我會寫一份報告,對萬興邦進行重點培養,加入國家人才庫。

    ” 大領導點頭。

     “大領導,你要把萬興邦加入人才庫,我不反對,舉雙手雙腳支持,但你能不能别說出來?” “你說出來,他們就更想搶萬興邦了。

    ”楊廠長在心裡埋怨。

     這不是給他留下萬興邦增加難度嗎?而且增加的不是一點半點。

     是直接倍增。

     “周工,楊工,李工,你們都是科研領域的領頭人。

    ” “麻煩你們,制定一套完整的培養計劃,重點培養萬興邦,争取把他培養成劃時代的領軍人物。

    ”大領導對萬興邦寄予厚望。

     楊廠長直接麻了,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唉,潛水養不出真龍。

    ” “看來我是留不住萬興邦了,短期内,他會在軋鋼廠工作。

    ” “長期來看,他成長到一定程度,肯定要離開軋鋼廠,到更廣闊的天地,才能成長得更快。

    ”楊廠長感慨。

     他不知道,五六年之後,會爆發一場長達十年的大風暴。

    萬興邦的培養計劃,肯定會受影響。

     留在軋鋼廠工作的時間,可能比他預期的要長很多。

     “大領導放心,我們一定會制定一份合理的培養計劃。

    ”周工等人點頭。

     親手培養一個未來的領軍人物,很可能是劃時代的,讓他們很期待。

    “萬興邦的話題到此打住。

    ” “現在來說生産線,什麼時候建造生産線?”“建造在哪裡?” 大領導開啟另外一個話題。

    楊廠長松了半口氣。

     繼續說下去,他真怕大長老一時興起,把萬興邦調回工業部,那他不就竹籃打水一場空了嗎? “我認為建在鞍鋼比較好,鞍鋼畢竟是...”有人提議把生産線建在鞍山鋼鐵廠。

     畢竟鞍山鋼鐵廠是東北工業基地的領頭企業。

    “我提議建在首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衆人的意見并不統一。

     沒有人贊成現在紅星鋼鐵廠,畢竟在全國的鋼鐵企業中,紅星軋鋼廠的實力并不是很靠前。

     “大領導,我來說兩句。

    ” “我建議,第一條新鋼鐵生産線應該建設在我場。

    ”楊廠長硬着頭皮站出來。

     再也不站出來不行了。

    生産線就被搶走了。

     “不行,紅星軋鋼廠規模還算比較大,但排名并不靠前,技術實力也不靠前,怎麼能建設在你們廠?”“我也贊同,第一條生産線,不能電視在紅星軋鋼廠。

    ” “是不是可以同時在各地建設多條生産線?” “最好不要,建設的第一條生産線,是實驗性質的,還不成熟。

    ” “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轉,觀察,修正,确定可以大規模投産,才能同時興建多條生産線。

    ”衆人又開始争搶。

     “大家請聽我說兩句。

    ” “我說第一條生産線建設在我們廠,原因隻有一個,生産線的設計者是我們廠的技術部主任。

    ”“新生産線,是他設計的,他最熟悉,最有發言權。

    ” 楊廠長說出理由。

     衆人安靜了片刻,紛紛點頭認同,生産線是萬興邦設計的,萬興邦當然最了解,最有發言權。

    “好!就這麼決定了!” “第一條生産線建設在紅星軋鋼廠。

    ” “小楊,你回去之後,要盡力配合萬青邦,滿足他的需求。

    ” “你能滿足的,你直接滿足,你滿足不了的,向上打報告,組織上會研究支援你們。

    ”大領導一錘定音。

     第一條新型生産線,落戶紅星軋鋼廠,其他研究所和廠家,可以派人去學習共同研究共同進步。

    四合院。

     後院。

     工業部發生的事兒,萬興邦當然不知道。

    他正一邊吃飯一邊思考。

     “我有萬物融合系統,能溶解各種物品,獲得各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