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大厦的根基

關燈
    即使他在說“萬一老二有事,總得見最後一面。

    ”時,語氣也是相當的平靜,就仿佛給上門服務的家政打電話時,很随意地說:“我家的狗死了,你過來幫忙清理一下。

    ” 當然,以上是針對不愛寵物的人做的對比,對很多人來說,寵物是主人情感的寄托,當寵物死了,短時間裡,主人也是很難平複情緒的。

     可劉彥明就能。

     劉彥明身上有一種很強的冷漠的力量,那是一種跟小衛有點相似又有很大不同的冷漠,小衛的冷漠更多體現在對生命的漠視與殘忍之上,而劉彥明的冷漠更多體現在對情感的難以共情和疏離之上。

     這種人格缺失的冷漠,必須是親近的人近距離看,才能感覺到。

     去年十一月,劉彥明爺爺86歲去世。

     劉彥明父親劉松濤在特殊年代挨過批,一條腿落下殘疾,幹不了重體力活,隻能幹點輕體力活兒,幸好劉松濤有篾匠的手藝。

     所謂篾匠,就是用竹子制作各種器物的手工藝者,這是一個很古老的行業,剛建國那幾年,篾匠還挺有市場,但八十年代改開後,經濟迸發出蓬勃的活力,竹篾編織的鬥笠、簸箕、籮、筐、席子、床等工藝品逐漸被更廉價的機械制品取代,篾匠這個古老的手藝也就日漸衰微。

     篾匠這個行當市場前景日益衰敗,劉松濤又有殘疾,漸漸的,劉彥明母親就抛棄了丈夫與兒子,跟着隔壁村裡的一個跑運輸的老漢去外地了,再也沒回來。

     79年,劉彥明母親就跟人跑了,那時候,劉彥明才七歲。

     老婆跑了以後,劉松濤就很消沉,對于自己兒子,也沒怎麼管過,從七歲開始,劉彥明更多的是跟着爺爺奶奶,是他爺爺奶奶把他帶大的。

     而即使這樣,面對從小把自己帶大的爺爺去世,從劉彥明身上,我依舊感受不到悲傷這種情緒,葬禮上,劉彥明的情緒高度冷靜,他和朋友們喝酒、打牌,閉殓時,他也在忙于應酬,在飯桌上跟人打牌開懷暢談,沒有去棺材前看最後一眼... 我歎息一聲,輕聲說:“你把老三喊過來,要出事啊。

    ” 劉彥明眉毛皺了下,而後歎息一聲說:“以老三那個臭脾氣,怕是真要搞出大事,這事是我考慮不周全。

    ” 我其實很想問,你是真的沒考慮周全,還是故意的? 借羊克的手,來擺平幺雞,從而讓自身處在一個較為安全的位置上。

     羊克搞幺雞,即使搞出大事,最先受沖擊的肯定是羊克這個當事人,其次才是我與劉彥明。

     兩害相權取其輕,彥明,這很符合你的一貫作風。

     …… 盡管我很想質問劉彥明,但我也沒把那句話問出來。

     而今,我們的勢力越來越大,這麼大一個團夥,内部團結是至關重要的,九年打流,我們五兄弟從無到有,好不容易能有今日的輝煌,我不想讓猜忌毀掉這輝煌大廈的根基。

     喜歡南方黑道往事請大家收藏:()南方黑道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