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告官

關燈
    ” 陸姩被問得一愣,還未揣測其意,陸灏轉身便走了。

    當下她湧出一股沖動,想要踏門而出回答他的疑問,告訴她一切究竟為何。

     她怎會心中有怨,有的隻是感恩之情。

     冠她姓氏,避禍求福。

     陸姩目送陸灏遠去,隻得将扇門緩緩關上。

     *** 三日後,憉城縣又傳出兩件事來。

     一是金府的老夫人病危,二是清汴河岸沖出一具無名屍。

     沒過半日,又發生一件街談巷議的熱鬧,那便是宋氏義女蕭明月以奴仆的身份替翁主陸九瑩入衙,控訴金府欺壓威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縣令周交一看是蕭明月,便派出蔣承調解,并不願意出面。

     事情還是源于郭夫子。

    因着金老夫人昏迷不醒,醫工是沒什麼辦法了,倒是金如晦找了懂得玄術的大師,說府内兇煞漫天,最好的化解辦法便是沖喜。

     金如晦當下心頭冒得就是迎外頭的姬妾入門。

     可淩氏卻說郭夫子與陸九瑩可婚配沖喜,她一口咬定金老夫人昏迷前說的最後一句話:“兩人心心相惜,是為良配,當時娣婦也在場,君姑保不準是想給他二人定上親事的。

    ” 秦氏本想否決,可她太清楚金如晦的本性,便點了頭。

     “這……”金如晦犯了難。

     後來金如晦找到陸九瑩詢問意見,陸九瑩以為此事已了,豈料隻是個開始。

    她本不信玄術之說,但眼下自己喊着大母卻又不為長輩分憂,此為大逆不道。

     可要陸九瑩答應,她更是不願。

     金府此刻一片混亂,陸九瑩剛理出些思緒來已是舉步維艱。

    她若在金老夫人昏迷前提出離府倒也說得過去,可誰想到事情變幻急驟,如此一來,她倒是走不得了。

     金如晦見陸九瑩不說話,便當她是答應了,說着當下可着手安排,最遲明天在府内讓她同郭夫子成婚。

     有那麼一瞬間,陸九瑩确實生了妥協之心,就這麼認命吧,從此離開金府再也不被任何人裹挾,與其在這裡風卷雲湧,倒不如在外頭碌碌無為,平庸一生。

     可當她獨自坐于案旁,銅鏡印着她發髻上的銀簪花枝步搖時,那一刻,又很不甘心。

     陸九瑩與蕭明月自孩童時一見如故,才就此結為姊妹。

    蕭明月終有一天要尋到自己的親人,她說過要陪着一道回鄉,但若嫁于郭夫子,此生便再難抽身。

     府内似乎在防着陸九瑩,将阿迢與阿劍都關了起來。

    陸九瑩無人可用,細想之中取下步搖上的一粒石榴寶石,讓朱管家送至宋府。

    朱管家跟着金老夫人久了,性子也憨厚,也不多問便悄悄應了。

     當蕭明月拿到那顆石榴寶石的時候,便知道陸九瑩在府内受阻。

    她曾說過西境石榴籽都緊緊裹在一起,眼下被分開,便是意為受他人脅迫。

     蕭明月不可強行闖府,卻又要弄清緣由,于是她打聽到了郭夫子的住處,郭夫子挑着撿着将金府欲行婚事的決定告知。

     郭夫子事後也反思許久,他自知身份有别,不敢肖想世家貴女們,可好友蔣承卻鼓勵他要懂得上進,男子一生終要入仕方是正解。

    郭夫子心悅陸九瑩,也确實想借其重新入仕,這心思被他捂得嚴實,可眼下不知此事能不能成,多言成錯,便隻能将一切都推到金府身上。

     蕭明月得了郭夫子的話,回家便牽上自己的紅鬃馬,帶着府内幾個家仆直接前往縣衙。

    夜奴同行時還出着馊主意:“少家主,我們要不要把胡嬸叫上,磨嘴皮子她最在行。

    ” 另一個家仆拽了拽夜奴袖子,瞅着蕭明月說道:“這憉城嘴皮子厲害的,就在這。

    ” “一張嘴能說得過十張嘴?” “說不過少家主還有辦法呢。

    ” “什麼辦法?” “拆了縣衙。

    ” “……” *** 蕭明月在縣衙與蔣承碰面,她也絲毫不懼對方端的官架子,直言說道:“縣丞與金府有親緣,恐怕不便處理我家翁主與金府的事情,還是叫周縣令吧。

    ” 縣令周交之所以不想出現,則顧忌諸多方面。

     陸九瑩雖說是翁主,實則是庶人,處理妥當則已,若是不妥,話傳出去難免惹出麻煩。

     蔣承也知曉周交内心所想,他清冷說道:“既然是翁主,那便是官家事,我為縣丞自當盡忠竭力,隻是你蕭明月區區一個下仆,若告狀便于堂中跪下。

    ” 喜歡明月如故請大家收藏:()明月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