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备宴
關燈
小
中
大
陸九瑩如期前往椒房殿,欲受魏後教習。
因為華庶前來通報時并未說明課程,蕭明月索性将在天祿閣所借閱的經史子集全都帶上,叫了六個奴婢方才将簡冊擡到椒房殿。
中宮與其他殿宇不同,樓宇長廊皆以椒和泥塗,芬芳溫潤之氣經久不去,椒為多子多福,亦寓意子嗣綿延,母儀之貴。
待入中庭時,可見丹砂為壁,殿上髹漆,白玉鑲金的階梯華麗堂皇,無可比倫。
蕭明月畢竟沒有真切做過奴仆,她走的比其他奴婢要快,捧着竹簡險些在一處嵌有藍寶石的階梯旁滑跤。
椒房殿中女婢皆為藍衣,她們看向蕭明月的目光比衣裳的顔色還要清冷。
蕭明月心道:這玉階本就潤滑,還塗了石蠟,若逢梅雨之季定是要摔跟頭。
路鋪了是讓人好走的,怎這般給人使絆子。
于是蕭明月盯着陸九瑩的步伐看,後者步履安詳,一步一蓮花。
她隻得臨場現學,雖說不再打滑倒也累的滿頭大汗。
好不容易到了殿中,門外候着兩個女侍,一女端着水盆,一女端着茶盞。
蕭明月又心道:皇後真是和善體貼,似乎知曉來人走路會乏累,早已準備了淨面和熱茶。
于是她看着陸九瑩上前,先淨手後漱口,方才知曉自己多有無知。
魏後便在殿中,伏案執筆正欲落簡,看到來人十分親昵地招了招手:“九瑩,來得正好,坐過來。
” 陸九瑩上前跽坐,蕭明月便候在下頭。
蕭明月往旁側站去的時候,恰與對面兩個侍女相對,一個是倚華,另一個則是花玲珑。
蕭明月略顯驚訝,随即斂回神色,花玲珑見着她也沒敢動彈,用唇形無聲地喚了句“明月姊姊”。
*** 魏後的書案上已然落滿竹簡,陸九瑩以為皇後已經定好課程,大抵還是尚林苑中學習的詩書儀禮。
可當那簡冊遞過來一瞧,竟是筵宴的席單。
魏後說道:“三日後是太子與若世夫人的生辰,原本宮中欲不籌辦,但太子今年二十有五,也算是整歲,陛下覺得還是要辦一辦的。
隻是決議倉促,陛下提出此宴不能過于奢華亦不能太過簡單,畢竟霍家有喪,席面還需費些心思。
” 陸九瑩自以沒有資格論道皇家筵宴,魏後說着她聽着,并未有所回應。
直到魏後将一支毛筆遞與她的手中,示意簡冊:“陛下重視這次生辰宴,我便不放心交與少府來做,你今日既來,就陪同我看看席面。
” 陸九瑩隻得應答:“諾。
” “東宮宴上我已拟好席譜,面食、蔬果、肉類,酒漿皆列了十八道,我意是删減至十二道,若是夫人宴上留九道,你且看看。
” 太子宴一人一案十二道,确實從未有過,掖庭往年置宴最低也是十八道,盛時女眷可有二十六道,更遑論男子席面有多豐富。
魏後讓陸九瑩執筆删減,她如何能定奪,握着筆看了蕭明月一眼,後者回以示意目光,陸九瑩婉轉說道:“皇後,九瑩愚笨,不善庖廚,還請皇後賜教。
” 魏後眉眼溫和,對于陸九瑩隐晦推辭沒有任何不悅,她道:“若不然,你幫我看看有沒有重複的食材?” 陸九瑩點了點頭,筆尖略過五谷、五果,在肉類上停駐。
她覺其間野味過多,對于花鹿和獐子應當可以減掉一項,便問:“此處鹿、獐,您以為哪個味道尚可?” “你覺得呢?”魏後反問她。
陸九瑩如實回道:“小時候大父給我炙過鹿肉,但是臣女已經記不得味道了。
” “鹿肉鮮嫩,獐子有嚼勁,說起來,起兒愛食獐肉,但是此次席面,他的食案不可置葷。
” 魏後如是說,陸九瑩便明白另一層隐意,那便是太子愛食鹿肉,她落筆劃去了獐肉。
輪到酒漿的時候,陸九瑩主動說道:“七皇子有孝在身,不能食肉亦不能飲酒,若不然給他的食案添上梅漿。
” “可。
” 陸九瑩說:“其他賓客可飲長安霜林醉。
” “賓客中還有外族,将挏馬酒添上吧。
”魏後說完又有些為難之意,“但太官曾與我說,宮内所釀挏馬不如塞外,馬乳不鮮,多有苦澀。
” 陸九瑩下意識看向蕭明月,這一次,魏後也發覺了。
蕭明月擡眸看去,微微颔首。
魏後于書案旁拍了拍旁側:“明月,你也來。
” 蕭明月心中忐忑,她便是沒在宮中生活過也知曉奴婢不可跽坐皇後身側,她走上前去沒有落座,而是跪在案前。
魏後見她如此謹慎,嫣然一笑,将手中簡冊遞過去:“你與九公主一道從楚郡而來,理當替她分憂。
” 蕭明月接過簡冊,垂眸道:“諾。
” 她快速閱覽簡冊上的食譜,先回應有關挏馬酒苦澀的問題。
“中原與塞外氣候有差,所育馬兒品種不同,即便馬兒品種一緻其所食草料亦不同,其間種種所差以緻馬乳酒味道迥異,實屬正常。
所謂衆口難調,便是一模一樣的挏馬酒他們也能喝出多番滋味。
我們所釀的馬乳酒苦澀之味難以去除,但卻可以調試,比如混入西境的蒲桃酒,或者加入嶺南的金漿。
”
因為華庶前來通報時并未說明課程,蕭明月索性将在天祿閣所借閱的經史子集全都帶上,叫了六個奴婢方才将簡冊擡到椒房殿。
中宮與其他殿宇不同,樓宇長廊皆以椒和泥塗,芬芳溫潤之氣經久不去,椒為多子多福,亦寓意子嗣綿延,母儀之貴。
待入中庭時,可見丹砂為壁,殿上髹漆,白玉鑲金的階梯華麗堂皇,無可比倫。
蕭明月畢竟沒有真切做過奴仆,她走的比其他奴婢要快,捧着竹簡險些在一處嵌有藍寶石的階梯旁滑跤。
椒房殿中女婢皆為藍衣,她們看向蕭明月的目光比衣裳的顔色還要清冷。
蕭明月心道:這玉階本就潤滑,還塗了石蠟,若逢梅雨之季定是要摔跟頭。
路鋪了是讓人好走的,怎這般給人使絆子。
于是蕭明月盯着陸九瑩的步伐看,後者步履安詳,一步一蓮花。
她隻得臨場現學,雖說不再打滑倒也累的滿頭大汗。
好不容易到了殿中,門外候着兩個女侍,一女端着水盆,一女端着茶盞。
蕭明月又心道:皇後真是和善體貼,似乎知曉來人走路會乏累,早已準備了淨面和熱茶。
于是她看着陸九瑩上前,先淨手後漱口,方才知曉自己多有無知。
魏後便在殿中,伏案執筆正欲落簡,看到來人十分親昵地招了招手:“九瑩,來得正好,坐過來。
” 陸九瑩上前跽坐,蕭明月便候在下頭。
蕭明月往旁側站去的時候,恰與對面兩個侍女相對,一個是倚華,另一個則是花玲珑。
蕭明月略顯驚訝,随即斂回神色,花玲珑見着她也沒敢動彈,用唇形無聲地喚了句“明月姊姊”。
*** 魏後的書案上已然落滿竹簡,陸九瑩以為皇後已經定好課程,大抵還是尚林苑中學習的詩書儀禮。
可當那簡冊遞過來一瞧,竟是筵宴的席單。
魏後說道:“三日後是太子與若世夫人的生辰,原本宮中欲不籌辦,但太子今年二十有五,也算是整歲,陛下覺得還是要辦一辦的。
隻是決議倉促,陛下提出此宴不能過于奢華亦不能太過簡單,畢竟霍家有喪,席面還需費些心思。
” 陸九瑩自以沒有資格論道皇家筵宴,魏後說着她聽着,并未有所回應。
直到魏後将一支毛筆遞與她的手中,示意簡冊:“陛下重視這次生辰宴,我便不放心交與少府來做,你今日既來,就陪同我看看席面。
” 陸九瑩隻得應答:“諾。
” “東宮宴上我已拟好席譜,面食、蔬果、肉類,酒漿皆列了十八道,我意是删減至十二道,若是夫人宴上留九道,你且看看。
” 太子宴一人一案十二道,确實從未有過,掖庭往年置宴最低也是十八道,盛時女眷可有二十六道,更遑論男子席面有多豐富。
魏後讓陸九瑩執筆删減,她如何能定奪,握着筆看了蕭明月一眼,後者回以示意目光,陸九瑩婉轉說道:“皇後,九瑩愚笨,不善庖廚,還請皇後賜教。
” 魏後眉眼溫和,對于陸九瑩隐晦推辭沒有任何不悅,她道:“若不然,你幫我看看有沒有重複的食材?” 陸九瑩點了點頭,筆尖略過五谷、五果,在肉類上停駐。
她覺其間野味過多,對于花鹿和獐子應當可以減掉一項,便問:“此處鹿、獐,您以為哪個味道尚可?” “你覺得呢?”魏後反問她。
陸九瑩如實回道:“小時候大父給我炙過鹿肉,但是臣女已經記不得味道了。
” “鹿肉鮮嫩,獐子有嚼勁,說起來,起兒愛食獐肉,但是此次席面,他的食案不可置葷。
” 魏後如是說,陸九瑩便明白另一層隐意,那便是太子愛食鹿肉,她落筆劃去了獐肉。
輪到酒漿的時候,陸九瑩主動說道:“七皇子有孝在身,不能食肉亦不能飲酒,若不然給他的食案添上梅漿。
” “可。
” 陸九瑩說:“其他賓客可飲長安霜林醉。
” “賓客中還有外族,将挏馬酒添上吧。
”魏後說完又有些為難之意,“但太官曾與我說,宮内所釀挏馬不如塞外,馬乳不鮮,多有苦澀。
” 陸九瑩下意識看向蕭明月,這一次,魏後也發覺了。
蕭明月擡眸看去,微微颔首。
魏後于書案旁拍了拍旁側:“明月,你也來。
” 蕭明月心中忐忑,她便是沒在宮中生活過也知曉奴婢不可跽坐皇後身側,她走上前去沒有落座,而是跪在案前。
魏後見她如此謹慎,嫣然一笑,将手中簡冊遞過去:“你與九公主一道從楚郡而來,理當替她分憂。
” 蕭明月接過簡冊,垂眸道:“諾。
” 她快速閱覽簡冊上的食譜,先回應有關挏馬酒苦澀的問題。
“中原與塞外氣候有差,所育馬兒品種不同,即便馬兒品種一緻其所食草料亦不同,其間種種所差以緻馬乳酒味道迥異,實屬正常。
所謂衆口難調,便是一模一樣的挏馬酒他們也能喝出多番滋味。
我們所釀的馬乳酒苦澀之味難以去除,但卻可以調試,比如混入西境的蒲桃酒,或者加入嶺南的金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