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求情
關燈
小
中
大
蕭明月離開鹿鳴行館的時候,花玲珑已至未央宮城門處,與其同行的還有執金吾盧書玉。
宮内前來的衛尉下了盧書玉的佩刀與甲胄,并收走了他們所帶的一輛缁車,裡面裝着從九思花圃中挖出的萬斤黃金。
該黃金形制與尋常不同,正是一年前都城發往青州的赈災金。
裴不了隐身于昏暗的夜色之中,見小女娘被衛士綁住時回了回頭。
他能感受到花玲珑的張皇失措,可這關鍵時機自己什麼都不能做,也不該做。
*** 宋言于九思挖出赈災金後,第一時間除了向盧書玉禀告,同時也讓裴不了前往鹿鳴行館帶走花玲珑。
裴不了剛至行館,便看見胥姲君兇悍叩門,而後他從行館側門進入,尋到陸九瑩的屋舍。
彼時形勢緊迫,裴不了也不清楚宋言究竟有何用意。
陸九瑩聽着外面的喧嚣之聲,同蕭明月說道:“若真是尋到了阚吉貪污的證據,隻怕此事要驚動聖上。
” “難道阿兄之意,是要讓玲珑面聖?” 裴不了雖然受了宋言的委派,但他并不認同将花玲珑送至宮内的舉措。
他說道:“若是面聖隻有死路一條,阚吉可是丞相的親外孫,即便青州赈災行事有差,也定會想法子糊弄過去。
欸,我還是先帶她出館避開胥姲君,再同宋言說道罷。
”而後他想去拽花玲珑的手腕,卻被嫌棄地避開。
花玲珑不聽旁人的話,隻是看着蕭明月,等着她的決策。
蕭明月略有思量,此時有一女婢前來叩門,甚是急促:“翁主,您快些到館門前瞧一瞧罷。
” 陸九瑩隻得應聲。
她輕聲又說:“我去門前拖延些時間,先讓裴君将人帶走。
”說完便往外走,門口女婢心急如焚,尋上人便引路前往。
蕭明月也知此事緊迫,眼下胥姲君前來拿人,宋言亦搜出阚吉罪證,想來這不僅僅是花玲珑尋仇那般簡單了。
少女依然懵懂,殊不知一石激起千層浪,已然讓自己處于漩渦之中。
“玲珑,我知你一路受了很多苦,定是要為親人尋求公道的,但無論如何,我隻願你平安地活下來。
”蕭明月不再猶豫,索性告知心中所想,“這場苦旅是時候結束了。
面聖是你難得的機會,接下來我說的話,一定要牢牢記住。
” 花玲珑睜着滢滢水眸,點了點頭。
*** 花玲珑一事與當時宋家一案略有不同。
孝帝與傅相之間,是恩師、是君臣亦是忘年之交。
青州防洪工程巨大,發生崩塌一事孝帝怎會不知,可衆人皆想傅相厚祿高官,天子之師,任憑外孫如何作賤也能恣意妄行。
青州事後,大小官者再瞧阚吉轉身便高登威赫将軍,不正是如此?妄想與猛虎相鬥,隻怕屍骨無存,這是人人都懂的道理。
盧書玉帶着花玲珑面聖,心中想得也是這般。
倒是裴不了看着孤苦的小女娘,認為她定能遇難成祥,萬事大吉。
孝帝知悉此事,心如明鏡,他也不需多問盧書玉前因後果,因為事實已經擺在眼前。
大抵想了會,孝帝問盧書玉那孩子多大,盧書玉回道:“剛滿十三歲。
” “十三歲……”孝帝彼時于案旁松了松腰身,欲要往後倚靠,候在一側的黃門郎默不吭聲地取過隐囊墊在陛下的腰處。
孝帝以指揉了揉眉間說道:“那便見一眼吧。
” 于是花玲珑入宣室,踏青玉,叩聖上。
*** 宣室殿一片沉寂,青銅燈上的火燭燃得很旺。
孝帝問花玲珑:“你到此所謂何求?” 這一問将決定孝帝的選擇,也關系花玲珑的生死。
花玲珑頓默片刻,看着光滑的青玉石模糊了自己的影子,她到此能為何?失家之後一路逃命,起初悲憤填膺要來長安城讨公道,為女娘模樣時多次遭人騷擾,脫下女服為郎君卻又處處受阻,一路輾轉流浪終至食不果腹的境地。
從為親人正名再到後來隻為稻粱謀,她衣弊履穿的模樣便是無能妥協的最顯要證明。
此刻她想痛喊:殺了阚吉,殺了那年所有前去青州赈災的衮衮諸公。
可花玲珑吞下悲傷,淚水于眼眶中打轉,她現在隻想活着。
花玲珑輕聲反問眼前這位至高之主,天下君王:“敢問陛下要如何判處威赫将軍?” 孝帝回她:“下死獄,誅三代。
” “也包括丞相大人嗎?”花玲珑突然擡起頭來,屈辱的淚水撲簌而下。
她直着身子骨望向孝帝,聲音哽咽:“我阿父終身未離郡縣,一個小小的亭長不知四海多遼闊,亦不識人心深淺,整日捧着大父留下的書簡,念着‘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力行‘民惟邦本,本固邦甯’,有日我問他,阿父當官好嗎?他說好,若能如當朝傅相那般為社稷生民,便更好。
” “那是我阿父最遙不可及也是癡心妄想的一個念頭。
我一直以為他接過大夫父衣缽是不想離開家鄉,直到他死後我才明白,他是想走得更遠。
” “可走遠好嗎?當大官好嗎?”花玲珑突然哭出聲來,少女捂住眉眼,孤獨地跪坐冰冷的青玉石上,“當然好啊,有了無上權力便可随心所欲,鐵騎不需保家護國,隻為踐踏蝼蟻蚍蜉,若有人妄想登高摘星,便将她揉碎了骨焚入泥中,永世不得見光。
”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說到此處,孝帝斂着暗眸,隻見花玲珑用力将頭磕在地上,嘶聲呐喊:“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
一正君而國定矣!” 此驚駭之言一出,盧書玉厲聲制止:“放肆!” 孝帝擡手禁言,遂而凝視台下少女:“你要求死。
” “民女不求死。
”花玲珑的淚水已将衣衽浸濕,她啞然說道:“求陛下赦免威赫将軍,更不要為難傅相,以全我阿父拳拳之心,我阿姊一家孝悌之心,亦有我微不足道的赤忱之心。
” 好一場以死求生,盧書玉突然就松了口氣。
他看向書案前的孝帝,孝帝未語,但溫和的神情已然說明一切。
孝帝緩緩起了身走至花玲珑面前,今日為朝事所積壓的郁結竟因一個十三歲的少女而掃滌,天子負手而立仰望火燭之上,念着那句:“一正君而國定矣。
”末了,火燭被殿外吹來的一陣寒風熄滅了,孝帝發出一聲歎息,“盧書玉,将人帶走吧。
” 花玲珑話已言盡,任憑發落。
*** 黃門郎侍奉完孝帝後出了未央宮,馬車一直往北,直至東阙門丞相府。
他未進府内,而是等來丞相長史,在其耳畔私語片刻便轉身離去。
丞相長史剛送了人,便隐隐聽着府内有聲響,陡然面露急切之色。
丞相府巍然而立,于夜色中一派肅穆之感。
當朝相府如同皇族宮室一般布局,采用“四出門”建制,以府門、中門、合及所屬垣牆分為三個區域,府門有阙、署,中門内為相舍,設有正堂、庭、後園與諸曹吏舍,黃合之内為丞
宮内前來的衛尉下了盧書玉的佩刀與甲胄,并收走了他們所帶的一輛缁車,裡面裝着從九思花圃中挖出的萬斤黃金。
該黃金形制與尋常不同,正是一年前都城發往青州的赈災金。
裴不了隐身于昏暗的夜色之中,見小女娘被衛士綁住時回了回頭。
他能感受到花玲珑的張皇失措,可這關鍵時機自己什麼都不能做,也不該做。
*** 宋言于九思挖出赈災金後,第一時間除了向盧書玉禀告,同時也讓裴不了前往鹿鳴行館帶走花玲珑。
裴不了剛至行館,便看見胥姲君兇悍叩門,而後他從行館側門進入,尋到陸九瑩的屋舍。
彼時形勢緊迫,裴不了也不清楚宋言究竟有何用意。
陸九瑩聽着外面的喧嚣之聲,同蕭明月說道:“若真是尋到了阚吉貪污的證據,隻怕此事要驚動聖上。
” “難道阿兄之意,是要讓玲珑面聖?” 裴不了雖然受了宋言的委派,但他并不認同将花玲珑送至宮内的舉措。
他說道:“若是面聖隻有死路一條,阚吉可是丞相的親外孫,即便青州赈災行事有差,也定會想法子糊弄過去。
欸,我還是先帶她出館避開胥姲君,再同宋言說道罷。
”而後他想去拽花玲珑的手腕,卻被嫌棄地避開。
花玲珑不聽旁人的話,隻是看着蕭明月,等着她的決策。
蕭明月略有思量,此時有一女婢前來叩門,甚是急促:“翁主,您快些到館門前瞧一瞧罷。
” 陸九瑩隻得應聲。
她輕聲又說:“我去門前拖延些時間,先讓裴君将人帶走。
”說完便往外走,門口女婢心急如焚,尋上人便引路前往。
蕭明月也知此事緊迫,眼下胥姲君前來拿人,宋言亦搜出阚吉罪證,想來這不僅僅是花玲珑尋仇那般簡單了。
少女依然懵懂,殊不知一石激起千層浪,已然讓自己處于漩渦之中。
“玲珑,我知你一路受了很多苦,定是要為親人尋求公道的,但無論如何,我隻願你平安地活下來。
”蕭明月不再猶豫,索性告知心中所想,“這場苦旅是時候結束了。
面聖是你難得的機會,接下來我說的話,一定要牢牢記住。
” 花玲珑睜着滢滢水眸,點了點頭。
*** 花玲珑一事與當時宋家一案略有不同。
孝帝與傅相之間,是恩師、是君臣亦是忘年之交。
青州防洪工程巨大,發生崩塌一事孝帝怎會不知,可衆人皆想傅相厚祿高官,天子之師,任憑外孫如何作賤也能恣意妄行。
青州事後,大小官者再瞧阚吉轉身便高登威赫将軍,不正是如此?妄想與猛虎相鬥,隻怕屍骨無存,這是人人都懂的道理。
盧書玉帶着花玲珑面聖,心中想得也是這般。
倒是裴不了看着孤苦的小女娘,認為她定能遇難成祥,萬事大吉。
孝帝知悉此事,心如明鏡,他也不需多問盧書玉前因後果,因為事實已經擺在眼前。
大抵想了會,孝帝問盧書玉那孩子多大,盧書玉回道:“剛滿十三歲。
” “十三歲……”孝帝彼時于案旁松了松腰身,欲要往後倚靠,候在一側的黃門郎默不吭聲地取過隐囊墊在陛下的腰處。
孝帝以指揉了揉眉間說道:“那便見一眼吧。
” 于是花玲珑入宣室,踏青玉,叩聖上。
*** 宣室殿一片沉寂,青銅燈上的火燭燃得很旺。
孝帝問花玲珑:“你到此所謂何求?” 這一問将決定孝帝的選擇,也關系花玲珑的生死。
花玲珑頓默片刻,看着光滑的青玉石模糊了自己的影子,她到此能為何?失家之後一路逃命,起初悲憤填膺要來長安城讨公道,為女娘模樣時多次遭人騷擾,脫下女服為郎君卻又處處受阻,一路輾轉流浪終至食不果腹的境地。
從為親人正名再到後來隻為稻粱謀,她衣弊履穿的模樣便是無能妥協的最顯要證明。
此刻她想痛喊:殺了阚吉,殺了那年所有前去青州赈災的衮衮諸公。
可花玲珑吞下悲傷,淚水于眼眶中打轉,她現在隻想活着。
花玲珑輕聲反問眼前這位至高之主,天下君王:“敢問陛下要如何判處威赫将軍?” 孝帝回她:“下死獄,誅三代。
” “也包括丞相大人嗎?”花玲珑突然擡起頭來,屈辱的淚水撲簌而下。
她直着身子骨望向孝帝,聲音哽咽:“我阿父終身未離郡縣,一個小小的亭長不知四海多遼闊,亦不識人心深淺,整日捧着大父留下的書簡,念着‘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力行‘民惟邦本,本固邦甯’,有日我問他,阿父當官好嗎?他說好,若能如當朝傅相那般為社稷生民,便更好。
” “那是我阿父最遙不可及也是癡心妄想的一個念頭。
我一直以為他接過大夫父衣缽是不想離開家鄉,直到他死後我才明白,他是想走得更遠。
” “可走遠好嗎?當大官好嗎?”花玲珑突然哭出聲來,少女捂住眉眼,孤獨地跪坐冰冷的青玉石上,“當然好啊,有了無上權力便可随心所欲,鐵騎不需保家護國,隻為踐踏蝼蟻蚍蜉,若有人妄想登高摘星,便将她揉碎了骨焚入泥中,永世不得見光。
”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說到此處,孝帝斂着暗眸,隻見花玲珑用力将頭磕在地上,嘶聲呐喊:“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
一正君而國定矣!” 此驚駭之言一出,盧書玉厲聲制止:“放肆!” 孝帝擡手禁言,遂而凝視台下少女:“你要求死。
” “民女不求死。
”花玲珑的淚水已将衣衽浸濕,她啞然說道:“求陛下赦免威赫将軍,更不要為難傅相,以全我阿父拳拳之心,我阿姊一家孝悌之心,亦有我微不足道的赤忱之心。
” 好一場以死求生,盧書玉突然就松了口氣。
他看向書案前的孝帝,孝帝未語,但溫和的神情已然說明一切。
孝帝緩緩起了身走至花玲珑面前,今日為朝事所積壓的郁結竟因一個十三歲的少女而掃滌,天子負手而立仰望火燭之上,念着那句:“一正君而國定矣。
”末了,火燭被殿外吹來的一陣寒風熄滅了,孝帝發出一聲歎息,“盧書玉,将人帶走吧。
” 花玲珑話已言盡,任憑發落。
*** 黃門郎侍奉完孝帝後出了未央宮,馬車一直往北,直至東阙門丞相府。
他未進府内,而是等來丞相長史,在其耳畔私語片刻便轉身離去。
丞相長史剛送了人,便隐隐聽着府内有聲響,陡然面露急切之色。
丞相府巍然而立,于夜色中一派肅穆之感。
當朝相府如同皇族宮室一般布局,采用“四出門”建制,以府門、中門、合及所屬垣牆分為三個區域,府門有阙、署,中門内為相舍,設有正堂、庭、後園與諸曹吏舍,黃合之内為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