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坦言

關燈
    孫華燈以為家中侄子定是瞧不上金少君的。

     年輕郎君與嬌俏少女在孫府經營的一家酒樓中相見。

    少女格外冷漠,伏在食案上隻管吃東西,郎君親眼瞧着她吃光了盤中所有的菜肴,就連那碗人人都說有膻味的蕪菁羊肝羹都被悉數入腹。

     郎君問她:“少君娘子喜歡吃哪道菜?” 金少君沉默地指了指那碗肉羹。

     “為何?” 非要郎君一問一答,金少君才說:“蕪菁開胃。

    ” “那你不覺得此羹腥膻,難以下咽嗎?” 金少君終是擡起眼皮,說道:“不覺得。

    ” 郎君皮膚黝黑,模樣平凡,與鄉野埂間的那些田舍郎并無大緻。

    他聞言面露喜色,甚至臉頰有些微紅,隻不過礙于模樣叫人瞧不出來。

    他将自己食案上的肉羹又端了過去,上頭撒着幾片胡荽,詢問少女能吃否。

     金少君嗅着胡荽特有的刺鼻氣味,拿起木匕舀了一口,遂而将飯食吃得幹淨。

     郎君跽坐旁側,看着冬日暖陽穿過雕窗落于她的眼睫之上,即便少女滿目悲情但還是努力加餐飯。

    他好事農桑,知曉糧食為天下之大本,它不僅是人們肉體所需,更是心靈苦痛的慰藉。

    于是每做一頓飯食,總是希望有人能感同身受,五谷生長的意義又何嘗不是人生道路上的風雨之事。

     那一日,郎君頗有所獲。

     孫華燈在家問他娘子如何,郎君竟笑着說:“浮生一遇,幸甚至哉。

    ” 孫華燈滿臉驚詫,不可置信地複問:“她同你說了什麼話,又做了什麼事?” “都沒有,”郎君說,“就是很好的小娘子。

    ” 孫華燈有些小心思,于是刻意揶揄:“這麼好的小娘子舉着火把要燒了人家府邸呢。

    ” “實乃性情中人。

    ” “她苦苦相戀表兄不得!” “所遇非良人。

    ” 孫華燈瞧着聰慧的侄子出去一趟,回來就生出傻态,不死心地問上最後一句:“小娘子一無所長,你也覺得好?” “能吃飯食,便是福氣。

    ” 孫華燈徹底無言,真是各花入各眼,終究造化弄人啊。

     *** 孫府喜愛金少君,這讓金家人深感意外。

     他們如何都想不通刁蠻無理、不識禮數的小娘子竟然能讨到這麼好的親事,孫氏注重禮節,表明三年後可讓金少君入府,但因着小郎君喜愛少女,便由孫華燈親自将祖上傳世玉珏送來以定心意。

     金少君佩戴玉珏,名義上也算是孫府的新婦了。

     三房金不染一家待此事塵埃落定後,便決意回長安。

    臨走時周氏極不情願,她跟着金少君旁側嘀咕了不少話,大抵叫她不要将手中的錢庫鑰匙交出去,最好借助夫家之勢站穩腳跟,坐上主家之位,話間還說需要她時,定能快馬加鞭地趕回來。

     金少君無言應着,待周氏走後沒多久,金不染又偷跑回來仔細叮囑:“從今以後,你誰的話都不要聽,自個兒掂量。

    ”看着孩子孤寂的模樣,他深深一歎,“少時辛苦些,老來也不一定幸福,不管如何,還是珍惜當下罷。

    ” 三房離開憉城的那日,阖府送别。

     分明沒有血緣之親,也無濃厚情義,可巷中離别的一幕依舊讓人心頭凄涼。

     金如晦看着金不染沖自己揮手,他喃喃出聲:“三弟啊,要不留家過年吧……” 金不染面上有幾分為難之色:“次兄,想我就托人寫信,我便回來看你。

    ”身旁周氏攏了攏衣袖,輕蔑地别過頭去,都撈不到什麼好,還不趕忙走。

     都道父母在,尚有來處,金不染即便不是親生子,心中也是惦記着家的,如今金老夫人離去,這條歸途之路不知與兄長還能有什麼由頭相見。

     他能依傍在身的,怕也隻有金氏之名。

     *** 金府至此,便分了陸九瑩的掌家之權。

     秦氏大大小小收了孫府的很多禮,因着今後少不了來往,她便将雙方之間的禮單悉數告知陸九瑩,還詢問了些孫家婦人之事。

     陸九瑩皆妥帖回複。

     末了,心直口快的秦氏還是問了陸九瑩:“你如此急切地要替少君說親,可是怕我今後會搶了她的錢庫鑰匙?” 秦氏的心思與旁人不同,她起初看人定是要将對方往壞處猜想,時候久了再給點好。

    若是一開始看誰都是好人,今後受到的每一處傷都是往心窩子去的。

     陸九瑩比旁人更能了解秦氏,還是來于金少儀。

     她回道:“比起憂心叔母會欺負她,我想的更多則是家中有人能夠幫你。

    ” “幫我?”秦氏神色微變,她不解問道,“我這樣對你,為何還想着幫我?” “金老夫人畢竟護我多年,再者,你是少儀君的阿母。

    ” 秦氏斂下眸來,金少儀永遠是她心中的痛。

    她與金如晦都沒有盡到父母應有之責,長年累月的争吵使得這個家的隔閡越來越深,長輩們不知子女心中所想,子女也不會開口訴情,同在屋檐下卻不似一家人。

     “九瑩想替少儀君問一聲叔母,現在可有懊悔?”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自是悔恨不及。

    ”秦氏并不隐瞞内心所想,都到了這個時候,還有什麼不能說的。

    她道:“其實我與金如晦起初并不似這般劍拔弩張,我一心想讓二房面上有光,生了少儀之後便随着君姑打理家務,旁人不能做的我能做,吃不了的苦我亦可受,但這些努力并沒有讓金如晦另眼相待,而是讨了無數的委屈回來。

    ” “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