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丁零斛律墓

關燈
    令狐秀媛向大家解釋道。

     丁零族,也做丁令,丁令,高車等。

    因草原中車輪較高,又或者是車上的鈴铛被風吹的叮鈴聲作為族群名。

     中國北方古代遊牧民族之一,最早生活在貝加爾湖附近。

     東漢進攻北匈奴戰勝之後,敕勒的地域開始南移,與中原的漢族交往,在魏晉時期歸屬于鮮卑政權。

     等到北魏時期,随着北魏都城從平城(今大同)遷往洛陽後,抗擊北方柔然的六藩鎮逐漸失去地位。

     等北魏末年,丁零部族随懷朔鎮,鎮将高歡叛亂,殺爾朱榮,建立北齊政權後,丁零人逐漸在朝堂占據高位。

     北齊被北周滅亡,北周高層的丁零人也被殘殺一空,其剩餘丁零族人也在隋唐交替間逐漸消失在曆史長河中。

     她在石闆上指着說:“石闆上的字體跟鮮卑族字體很像,我不是很了解,隻能看懂幾個。

     這個字像酋,但下面躺着人,應該是奠。

    這個竹簡意思是書或者信。

     這幾個戰馬騎兵類的是将軍的意思。

    下面這個字應該是個姓,斛(hu)律。

    ” 我驚訝問道:“斛律?這可是北齊出過皇後的大族,學妹,下面的字看的懂嗎?” 令狐秀媛搖搖頭說:“不懂,我沒見過,隻是看着像兩個人被刀切開的樣子。

    不過...” 我心裡焦急,這關系到小魏送我的豬玉握能不能光明正大的拿回來,要解釋不清可丢老臉了問:“不過什麼,學妹你賣什麼關子嘛。

    我知道鮮卑文字當世殘留不多,這種東西一般人看不懂,你說個能看的懂得人,我去找找。

    ” 令狐秀媛皺了皺小鼻子,輕哼了一聲:“學長~你兇我,我才不告訴你呢。

    ” 肩膀上的力道更緊,不知道白憶畫是不是想掐死我。

     其他三個大老爺們兒,憋着笑互相對視。

     我肩膀快塌了,不敢再跟令狐秀媛打趣。

     根據她所翻譯的幾個文字,和我在京城接觸過的文物對比,這玩意很像一個東西。

     奠、書信、将軍、斛律、長方形小石闆。

     啧,有可能是告地書啊。

     于是我想了想跟姚江濤說到:“濤啊,你這東西有點意思,初步斷定最遲是隋末唐初,不可能再晚了。

     上面的字屬于鮮卑文,我從學妹翻譯出來這幾個字推斷。

     可能是北齊斛律一族的東西,估計是個告地書,也就是死人下去給閻王殿寄的信。

     價格嗎,仁者看仁智者看智。

    遇到喜歡研究北齊隋唐的玩家,也能賣個好價錢。

     你說說來曆。

    我也知道這行看東西不問出處,就純好奇,你想說就說,不想說也沒關系。

    ” 姚江濤輕輕鼓掌說:“順子,幾年不見一鳴驚人啊。

     我找了好幾個人都說不上這東西來曆,你們二位如此簡單就能分辨的出來,真是郎才女貌、學識如海、當真不凡呐。

    ” 令狐秀媛沖姚江濤比了個大拇指,我的肩膀,啊~疼~ 我說:“姚江濤别搞事,趕緊說說,要不然我可走了啊我。

    ” 他問我:”告地書?這是什麼,墓志銘嗎?” 我說:“告地書,簡單來說就是告訴地府,記錄的是墓主人的基本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