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少年将军传奇》开端
關燈
小
中
大
盛臨樂也頗有自知之明,說:“而且老師,你也太高估我的水平了,我對詩詞曲律一竅不通,你随便找來一本雜劇院本給我,我都讀不明白的。
” 以前也就在網上看過川劇變臉和耍牙表演類的視頻,也沒聽過完整的唱段,更别說雜劇這種更小衆的傳統文化了。
且雜劇本寫起來也尤為繁瑣,結構要嚴謹,一本戲得分作起、承、轉、合四折。
寫作也得依着宮調曲牌寫劇情、編唱詞,還要穿插賓白(說白)、科介(表演動作)等一列内容。
知道這些還是以前高中看《西廂記》了解了一點。
光是想這複雜程度都頭大,盛臨樂哪敢涉足這種要求文學素養極高的高深行當。
她連編故事大綱都準備用大白話來的。
當然,最終成稿肯定不能是大白話,必然要遷就這個時代讀者的閱讀習慣,改成之乎者也那種文言格式。
這就隻能找人代筆來寫完整腳本了。
其實計劃是讓林大管事招個書生秀才之類的人編文本,可現成的人才就在眼前,何必再舍近求遠呢。
盛臨樂剛要合十雙手做祈求狀,蘇文真就含笑說道:“你到底想講一個什麼故事?大綱寫出來了嗎?若是故事好,我也可以幫你潤色兩分。
” 光是潤色哪裡足夠,老師,得你親自操刀上陣才行呀! 盛臨樂直言懇求:“大綱已經在我心裡了,擇日就寫出來給老師看。
但我才短思澀,文采淺薄,心中隻有故事劇情,編不出好對白。
” “若老師能親自将這故事編寫出來,隻怕這故事以後傳遍天南地北都不成問題。
” 蘇文真出身書香世家,雕章琢句之事從小到大沒寫過千文也有百篇了,還有大綱梗概做參考,倒也不難。
“你将故事大緻說來我聽聽,我現在不常寫作,但若這故事好,我也可以試着寫一寫,或者可以幫你邀約幾個擅文的才女才子來編寫。
” 盛臨樂嘴角勾起,先向老師道謝。
清了清嗓,娓娓道來:“這故事圍繞一位少年郎,尉遲明的成長史展開,他是尉遲将軍家幼子,本是含着金湯匙長大的矜貴少爺,卻一朝家破人亡,為給親人報仇踏上前往邊關的道路。
” “我先給這故事取個名字吧,就叫……《少年将軍傳奇》吧。
” 她這故事就是妥妥的大男主跌落谷底又白手起家的爽文風格。
尉遲明從小錦衣玉食,又有祖父母寵溺疼愛,養出了一身世家公子的頑劣脾性。
可時運突變,在他十六歲的生辰宴上,邊關戰敗的消息傳了回來,尉遲明的父母和長兄皆戰死沙場,祖父祖母聞訊後,當夜雙雙悲恸而亡。
尉遲明一夜之間成了舉目無親的孤家寡人,聽說皇上要向邊關加派兵力,決心即便抛棄京城榮華富貴,也要前往邊關為親人報仇。
他向皇上請命三次,三次皆被拒之門外,最後一次,甚至冒大不韪言語頂撞了皇上,驚吓住了一衆王公大臣。
皇上憐惜他是忠臣之後,又剛喪親人,最終也并無大懲,隻是下令他無旨不得出京。
但尉遲明早已鐵了心要去邊關複仇,如何也攔不住了。
在發小的幫助下,尉遲明成功混迹在商隊裡出了城,
” 以前也就在網上看過川劇變臉和耍牙表演類的視頻,也沒聽過完整的唱段,更别說雜劇這種更小衆的傳統文化了。
且雜劇本寫起來也尤為繁瑣,結構要嚴謹,一本戲得分作起、承、轉、合四折。
寫作也得依着宮調曲牌寫劇情、編唱詞,還要穿插賓白(說白)、科介(表演動作)等一列内容。
知道這些還是以前高中看《西廂記》了解了一點。
光是想這複雜程度都頭大,盛臨樂哪敢涉足這種要求文學素養極高的高深行當。
她連編故事大綱都準備用大白話來的。
當然,最終成稿肯定不能是大白話,必然要遷就這個時代讀者的閱讀習慣,改成之乎者也那種文言格式。
這就隻能找人代筆來寫完整腳本了。
其實計劃是讓林大管事招個書生秀才之類的人編文本,可現成的人才就在眼前,何必再舍近求遠呢。
盛臨樂剛要合十雙手做祈求狀,蘇文真就含笑說道:“你到底想講一個什麼故事?大綱寫出來了嗎?若是故事好,我也可以幫你潤色兩分。
” 光是潤色哪裡足夠,老師,得你親自操刀上陣才行呀! 盛臨樂直言懇求:“大綱已經在我心裡了,擇日就寫出來給老師看。
但我才短思澀,文采淺薄,心中隻有故事劇情,編不出好對白。
” “若老師能親自将這故事編寫出來,隻怕這故事以後傳遍天南地北都不成問題。
” 蘇文真出身書香世家,雕章琢句之事從小到大沒寫過千文也有百篇了,還有大綱梗概做參考,倒也不難。
“你将故事大緻說來我聽聽,我現在不常寫作,但若這故事好,我也可以試着寫一寫,或者可以幫你邀約幾個擅文的才女才子來編寫。
” 盛臨樂嘴角勾起,先向老師道謝。
清了清嗓,娓娓道來:“這故事圍繞一位少年郎,尉遲明的成長史展開,他是尉遲将軍家幼子,本是含着金湯匙長大的矜貴少爺,卻一朝家破人亡,為給親人報仇踏上前往邊關的道路。
” “我先給這故事取個名字吧,就叫……《少年将軍傳奇》吧。
” 她這故事就是妥妥的大男主跌落谷底又白手起家的爽文風格。
尉遲明從小錦衣玉食,又有祖父母寵溺疼愛,養出了一身世家公子的頑劣脾性。
可時運突變,在他十六歲的生辰宴上,邊關戰敗的消息傳了回來,尉遲明的父母和長兄皆戰死沙場,祖父祖母聞訊後,當夜雙雙悲恸而亡。
尉遲明一夜之間成了舉目無親的孤家寡人,聽說皇上要向邊關加派兵力,決心即便抛棄京城榮華富貴,也要前往邊關為親人報仇。
他向皇上請命三次,三次皆被拒之門外,最後一次,甚至冒大不韪言語頂撞了皇上,驚吓住了一衆王公大臣。
皇上憐惜他是忠臣之後,又剛喪親人,最終也并無大懲,隻是下令他無旨不得出京。
但尉遲明早已鐵了心要去邊關複仇,如何也攔不住了。
在發小的幫助下,尉遲明成功混迹在商隊裡出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