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诸国局势

關燈
    自楚國遷都到襄郢這大半年的時間裡,楚國可謂是順風順水,基本上沒有遇到什麼困難。

     之前因為巴蜀聯盟的緣故,讓秦國背盟,獨自退守漢中,隻留下進退不得的十萬楚軍在葭萌關外。

     然而,也正是因為秦國的這一舉動,逼得楚國不得不另辟蹊徑,尋找新的出路。

     于是,在孫武的提議下,楚國決定襲取瞿塘關。

     結果證明,這個決策非常明智,瞿塘關一破,楚軍就像一頭兇猛的野獸,在巴國境内肆意攻城掠地,所向披靡。

     就在不久前,宋甯将軍傳來了令人振奮的捷報,巴國都城已被楚軍攻破,巴王被殺!更讓人欣喜的是,他們已經成功接應了景琰将軍所部,順利攻破了葭萌關。

     而在昨天,景琰将軍和宋甯将軍再次傳來好消息,巴國已經完全被楚軍平定,并将其改為巴郡,交由公孫慶領兵鎮守。

     随後,景琰将軍和宋甯将軍率領十萬楚軍,從巴國出發,對蜀國展開了全面進攻。

    面對強大的楚軍,蜀國軍隊節節敗退,毫無還手之力。

     如今,楚國獨占巴蜀之地已是大勢所趨,無法阻擋。

     “王上,秦國使者已經離開。

    ”在莊重肅穆的勤政殿内,總理大臣彌生恭敬地向楚王熊章禀報着最新消息。

     楚王熊章坐在王座之上,神情嚴肅地追問:“那秦使可有将秦将赢重的人頭帶走?” 彌生微笑着回答道:“回王上,秦使已将赢重的人頭帶走,臨行前,他們還特意前來向王上表達感激之情呢。

    ” 一旁的理政大臣樊須忍不住感歎起來:“聽聞這秦将赢重竟是自殺身亡,也不知此事是真是假啊!” 彌生從容不迫地回應道:“不論赢重是自殺,還是死于秦君之手,其實都無關緊要。

    重要的是,如今秦君向楚國低頭認錯,主動維護秦楚兩國的友好邦交,這樣的結果已是非常理想了。

    ” 楚王熊章靜靜地聽着彌生的話語,沉默片刻後并未言語。

     他心裡很清楚,赢重的确是自刎而亡,但正如彌生所言,赢重如何死的已不再重要。

     關鍵在于秦君有意以赢重的首級來修複秦楚兩國間的關系,這才是楚王熊章所期望見到的。

     “王上,秦伯刺擅隐忍,知進退,明得失,有枭雄之資,還望王上不可大意啊!”總理大臣彌生一臉鄭重地對着楚王熊章說道。

     熊章看了一眼彌生,然後平靜地回應道:“彌卿不必擔憂,秦君能夠忍耐,難道寡人就無法忍受嗎?”。

     随後,熊章将目光投向了彌生,接着又掃視了一下殿内的其他幾位大臣,繼續說道:“秦國需要楚國來給晉國施加壓力,然而楚國又何嘗不需要秦國來牽制晉國呢?” “王上英明”,衆大臣齊聲應道。

     的确,正如熊章所言,目前,秦楚兩國之間的關系錯綜複雜,相互依存。

     在面對晉國的時候,秦楚兩國還有着共同的利益。

     因此,盡管楚國對秦國的背叛心懷憤怒,但考慮到雙方的戰略需求以及當前的局勢,他們選擇了暫時放下怨恨,維持聯盟的穩定。

     畢竟,在這個充滿變數和挑戰的時代,國家間的關系往往是複雜多變的,需要權衡利弊、審時度勢。

     而如今,熊章的表态也表明了楚國對于秦國的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