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新兴贵族的未来 中

關燈
    他在不經意間,通過少府的政令,實現了楚國度量衡的統一。

     “除了牲畜養殖還有工農具制造這兩個行業之外,還有沒有其他行業的商人找你貸款?”熊章坐在王座上,微微低頭看着手中的數據,向大楚銀行行長況右繼續問道。

     況右聞言,想了一下之後,恭敬地回答道:“回大王,還有兩家面粉作坊和一家制糖作坊,其他的就沒有了”。

     對于面粉廠的出現,熊章感到十分驚訝。

     畢竟楚國也是在去年才開始嘗試大範圍種植小麥,且由于産量有限,加上小麥脫殼繁瑣,起初并未得到楚人的廣泛接受。

     就連熊章自己,最初也不明白其中的緣由。

     直到有一天,熊章在楚王宮中偶然見到了小麥,突然想起可以用它來為王宮裡的孩子們以及後妃們制作美味的蛋糕。

     于是,他親自指導宮中的庖廚如何給小麥脫殼,并利用石磨将其磨成細膩的面粉。

     然而,熊章當時并不知道古人尚未掌握給小麥脫殼的技巧。

     與稻谷不同,小麥的外殼較難脫去,因此有些人會選擇将未脫殼的小麥與小米一同蒸煮,制成所謂的“麥飯”。

     盡管這種麥飯特别難吃,但卻能填飽肚子,但依舊不受國人所喜。

     後來,熊章了解到這一情況,便下令讓庖廚們将小麥脫殼和麥粉制作的方法傳播出去,同時還包括包子、饅頭、面條等各種美食的制作方法。

     這些舉措不僅豐富了楚人的飲食文化,也為面粉廠的興起奠定了基礎。

     隻是讓熊章想不到的是,不到半年的時間就有人已經建立了面粉加工作坊,現在還準備擴建,看來小麥雖然不得國人的喜愛,但面粉的反響還不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令熊章感到最為意外的,莫過于制糖作坊的出現。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糖可謂稀罕之物,唯有在那些大貴族府邸内方能得見,就算是小貴族家中那也是難得一見的好東西,至于普通百姓,甚至連聽都未曾聽聞過。

     這時代的糖主要以饴糖為主,饴糖就是麥芽糖,其主要産地位于北方。

     而楚國的糖則名為柘漿,實際上就是蔗糖。

     早在周宣王時期,甘蔗便已傳入中國,且于南方小範圍内開始種植,距今已有三百餘載歲月。

     然而,熊章卻未曾料到,如今連販賣糖也有了市場需求。

     需知在古代,糖從來都非廉價之物,直至工業時代來臨,糖價方才逐漸親民起來。

     制糖廠的建立與擴張表明,楚國的糖業開始面向廣大國民。

     貴族基本都是大地主,他們的土地能夠種植各種作物,自然也包括制糖所需的原料,所以大貴族自己所需要的糖都是自産的。

    想要開制糖作坊賺那些大貴族的錢,簡直是異想天開。

     現在制糖廠的所有者現在想要擴建制糖廠,那說明賣糖的市場還不錯。

     那有能力賣糖的人是誰? 想到這裡,熊章突然有些明悟,随着新興貴族階級的誕生和擴大,導緻楚國的消費主力軍也在擴大。

     新興貴族和少數富有的平民才是這個時代的消費主力。

     熊章想要擴大楚國的市場,就需要将這一階層的人變多。

     喜歡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請大家收藏:()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