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哪里适合建都呢

關燈
    深知楚國目前面臨的問題,遷都或許是解決之道,楚國的都城應該是一個有利于統治和管理國家的地方,而不是阻礙楚國發展的絆腳石。

     楚王熊章微微皺眉,思考着安平侯的話。

     遷都之事關系重大,需要謹慎考慮各個方面的因素,他知道安平侯的看法一定也代表了楚國老一輩的觀點,如今看來,楚國大部分都公卿都是贊同遷都的啊。

     楚王熊章歎了口氣,感慨地說:“我們楚人一直在嘗試改變,從來不畏懼改變,隻要能讓楚國更加強大,任何改變都是值得嘗試的。

    ” 安平侯點了點頭,表示理解楚王的擔憂。

     “安平侯,北地城邑衆多,你覺得何處合适為都呢?”,楚王熊章直接問道。

     安平侯想了好一會兒,回道:“王上,遷都之事需要綜合考慮諸多因素,臣認為以如今之楚國,或許壽春這個地方比較合适。

    ” “為何?”,熊章問道。

     “王上,臣以為壽春有五點适合建都”,安平侯子西說道。

     “哪五點?”,熊章再問。

     “其一,壽春地處要沖,北有巨陽三關,東有鐘離要塞,還有有淮水之利,既能依靠淮河水軍阻擋北面之敵,又能倚仗淮水而交通便利,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 “其二,壽春之地有人口六十餘萬,耕地和漁業發展不錯,該地區資源豐富,有利于楚國的經濟發展和物資供應。

    ” “其三,壽春距離陳、宋和淮泗諸國最多不過兩三百餘裡,楚國以後不論是攻略陳、宋、淮泗還是與他們結盟溝通,十分方便。

    ” “其四,壽春境内沒有封君大夫,王上遷都此地不會有任何的掣肘,以壽春為都城,楚國可以有效的向南控制吳越,向北控制陳宋淮泗,向西利用淮水可以進一步掌控申、鄧、葉等地的封君和大夫。

    ” “其五,壽春地區和周邊擁有更多的人口,有利于楚國的發展和壯大,壽春的城邑規模不遜色郢都多少,楚國可以花費較小的代價改建成最為雄偉堅固的都城,有此五利,壽春應該是當下最為合适建造新都的地方”,安平侯子西對楚王熊章說道。

     楚王熊章聽後安平侯的闡述之後,陷入沉思,他明白安平侯的提議非常有道理,但他仍需權衡利弊。

     遷都不僅涉及到政治、經濟等方面,還關乎楚國的未來發展方向。

     楚王熊章緩緩站起身來,走到那面挂着楚國全境輿圖的牆體面前,看着楚國這偌大的疆域,目光從郢都慢慢往北方移動,先是看向楚宛,許國、陳國,又看向宋國、郯國,目光最後落在壽春。

     壽春這個地方熊章知道楚國在戰國後期曾經遷都到這個地方,但當時應該是為了躲避秦國的鋒芒,對于這一點,熊章說實話是有點膈應的,但壽春這地方确實是楚國當下最适合建都的地方。

     “安平侯遷都這個事暫時不急,眼下楚國最重要的就是寡人的婚事,要不了五日,令尹和秦國公女就會達到唐地,還請安平侯代寡人前往唐地迎接才是”,楚王熊章對安平侯說道。

     “老臣領命”,安平侯對于迎接秦女也非常重視。

     喜歡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請大家收藏:()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