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田恒和赵无恤

關燈
    楚使端木賜在經過艱苦談判後,最終以楚國尊齊國為霸主,并共分淮泗為條件,成功地說服了齊國相田恒同意齊楚罷兵。

     然而,無論是齊國還是楚國,對于這個協議都感到非常不滿。

    齊國想要打敗楚國,打斷楚國日益增強的國勢。

     楚國則希望能夠得到更多的土地和人口。

    但由于雙方都面臨着現實的困境,他們不得不接受這個妥協。

     楚國需要時間來恢複和發展經濟,因此必須暫時停止戰争,以便有足夠的資源和精力來應對未來的挑戰。

    同時,齊國也有着自己的目标——攻打魯國。

    齊國認為魯國是一個重要的威脅,如果不加以處理,可能會對其産生更大的麻煩。

    因此,齊國決定将注意力集中在魯國身上,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雖然齊楚休兵已經達成了口頭協議,但實際上還需要做許多工作才能确保該協議得以執行。

    這場戰争涉及到多個國家,包括秦國、楚國、晉國、齊國、衛國、宋國、陳國以及剡國等。

     因此,當齊國和楚國決定休兵時,他們不僅需要通知其他國家,還要安撫他們并解釋原因。

     對于楚國來說,他們需要向秦國說明情況。

    因為楚國曾與秦國結盟共同對抗晉國。

    現在楚國突然改變立場,需要向秦國做出解釋,以免引起誤解或沖突。

     秦國二十萬大軍傷亡大半,如今駐守少梁,看似兇狠,實則已經無力再戰,因為兵力不足,秦國已經無法再發動大規模的戰争。

     而宋國和陳國則已經得到楚國的許諾,允許他們瓜分杞國。

    這意味着他們可以通過占領杞國來擴大自己的領土和勢力範圍。

     至于原衛侯蒯聩,他的處境則相對艱難一些。

     由于失去了君位和國家,他隻能等待陳國和宋國給他留下一些邊角料作為食邑。

    同時,他麾下的大軍也隻能解散為民,衛國他肯定是回不去了。

     盡管蒯聩心中仍有不甘,但面對楚國的強大實力和其他諸侯國的壓力,他不得不接受這個現實。

    畢竟能夠得到一座城邑供其養老,也算是一個不錯的結局。

    這樣一來,至少還能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

     楚國這邊,秦、楚、陳、宋四國已經達成一緻意見,都同意休兵。

    然而,齊晉聯盟那邊卻不太順利。

     臨淄城内,齊國相田恒在府邸之中約見了晉國趙魏韓三家家主,還有新衛侯姬辄。

     “齊國有意跟楚國休兵,所以特地将你們找來,本相想聽聽你們的看法”,齊國相田恒目光在幾人身上略過,最後落在趙無恤的身上。

     聽到齊國相田恒的話,韓氏家主韓虎和衛侯姬辄神情都比較激動,他們對于齊國撤軍十分不滿和擔心。

     而魏氏的魏駒則臉色陰沉,極力在壓制,相比之下,趙無恤倒是顯得十分淡定。

     “齊相,如今秦國已經力竭,楚國在晉國的攻勢已經被遏制,楚軍如今處于防守狀态,齊晉聯軍已經攻入宋國,形勢對我們極為有利。

    此時,齊國要和楚國休兵,何其不智!” “隻要我們再堅持一段時間,楚國大軍大軍後勤肯定無以為繼,到時候楚軍不攻自破,我軍必将大獲全勝!還請齊相務必不要同意楚國的休兵之議!”韓氏家主韓虎十分激動地說道。

     田恒靜靜地聽着,沒有說話。

     “韓将軍所言極是,齊國撤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