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楚国的动作
關燈
小
中
大
右尹範蠡的話語充滿了誘惑性,同時又具有極大的可操作性,使得楚王熊章心中不禁為之動容。
他的眼神閃爍着興奮的光芒,仿佛已經看到了未來的美好前景。
然而,他并沒有立刻做出決定,而是将目光轉向了一旁的令尹彌生,也想聽聽他的意見。
“令尹,對于此事,你有何看法?”楚王熊章的目光看向令尹問道。
彌生陷入了沉思之中,過了一會兒,他緩緩開口道:“右尹所言不無道理,但楚國目前的形勢并不樂觀。
大部分兵力都被牽制在了晉國戰場上,如今能在淮泗地區調動的僅有東海郡和彭城郡兩地的軍隊,總計不過兩萬餘人。
” “僅憑這些兵力想要與齊國平分淮泗之地恐怕遠遠不足,更不用說還要面對其他變數。
畢竟,總不能指望水軍上岸作戰吧。
” “令尹似乎誤解了我的意思。
”右尹範蠡連忙解釋道,“我并非主張即刻行動,均分淮泗和魯國之地的時機尚未成熟。
也許要等到明年,甚至是後年。
” “當前,我們仍需全力以赴确保與晉國的戰争取得勝利,而且楚國的府庫糧草儲備也無法支持開辟新的戰線。
” 聽到這裡,令尹彌生點了點頭,表示理解。
他接着說:“既然如此,那麼臣便不再反對右尹的策略。
魯國和淮泗地區絕不能成為齊國用來牽制楚國的工具。
” “臣也贊同右尹之策,淮泗與魯國若是不能抱團,那不管是對于齊國,還是對于楚國而言,淮泗都是可以輕易拿捏的對象,所以他們都隻能選擇站隊,要麼成為兩國的養分,要麼成為兩國的附庸”,左尹端木賜說道。
聽到端木賜的話後,楚王熊章點了點頭道:“左尹所言甚是!如今齊楚競争激烈,兩國之間日後必有一戰,而此時位于齊楚兩國邊境的淮泗之地便顯得尤為重要,如果能夠将淮泗納入楚國版圖之中,那麼楚國就能獲得更多的資源和戰略優勢。
” “反之,如果齊國得到淮泗之地,那麼楚國将會面臨巨大壓力。
因此,淮泗之地必須盡快收入囊中,至少也要齊國均分其地,不能讓齊國單獨得利”。
“王上英明”,令尹幾人齊聲拜道。
“既然如此,那就給司馬景琰下诏,讓其暫停襲擊齊國的計劃,改派其統領東海和彭城兩地的兩萬大軍北上進駐鐘吾”,楚王熊章對其身旁的寺人伍說道。
“奴婢領命”,寺人伍記下楚王熊章的诏命之後就離開了大殿,他要親自趕往東海郡。
“令尹,如今楚國府庫還有多少存糧?”楚王熊章一臉愁容地問道。
他深知,糧食乃是國家之根本,關乎着楚國的興衰存亡。
“回王上,楚國夏收之後存入府庫三十萬石糧食,但後來因為赈濟百姓,禦史大夫提取了八十萬石糧食,所以現在府庫之中大約隻有五十萬石左右。
”令尹彌生恭敬地回答道。
“嗯……”楚王熊章眉頭微皺,心中暗暗思忖:“五十萬石糧食,雖然不算多,但也足夠支撐一段時間了。
隻是,若遇到突發情況,這點存糧恐怕遠遠不夠啊!” 似乎看出了楚王熊章的擔憂,令尹彌生繼續禀報:“王上不必憂慮,夏收之後,北方各國的收成都不錯,市場上的糧食價格偏低,所以有商賈已經開始往楚國這邊運來售賣” “如今少府和大司農府已陸續向各國商賈大肆購買糧食。
目前已有六十萬石糧食已經進入了楚國境内,預計不久便會運抵郢都。
” 楚王熊章點了點頭,表示滿意。
但随即又歎了口氣,感慨道:“唉,想寡人繼位以來,楚國繁榮昌盛,風調雨順,每年的糧食産量都頗為可觀。
可如今,卻遭遇如此嚴重的旱災,導緻今年的夏收隻有區區三十萬石糧食入庫。
與去
他的眼神閃爍着興奮的光芒,仿佛已經看到了未來的美好前景。
然而,他并沒有立刻做出決定,而是将目光轉向了一旁的令尹彌生,也想聽聽他的意見。
“令尹,對于此事,你有何看法?”楚王熊章的目光看向令尹問道。
彌生陷入了沉思之中,過了一會兒,他緩緩開口道:“右尹所言不無道理,但楚國目前的形勢并不樂觀。
大部分兵力都被牽制在了晉國戰場上,如今能在淮泗地區調動的僅有東海郡和彭城郡兩地的軍隊,總計不過兩萬餘人。
” “僅憑這些兵力想要與齊國平分淮泗之地恐怕遠遠不足,更不用說還要面對其他變數。
畢竟,總不能指望水軍上岸作戰吧。
” “令尹似乎誤解了我的意思。
”右尹範蠡連忙解釋道,“我并非主張即刻行動,均分淮泗和魯國之地的時機尚未成熟。
也許要等到明年,甚至是後年。
” “當前,我們仍需全力以赴确保與晉國的戰争取得勝利,而且楚國的府庫糧草儲備也無法支持開辟新的戰線。
” 聽到這裡,令尹彌生點了點頭,表示理解。
他接着說:“既然如此,那麼臣便不再反對右尹的策略。
魯國和淮泗地區絕不能成為齊國用來牽制楚國的工具。
” “臣也贊同右尹之策,淮泗與魯國若是不能抱團,那不管是對于齊國,還是對于楚國而言,淮泗都是可以輕易拿捏的對象,所以他們都隻能選擇站隊,要麼成為兩國的養分,要麼成為兩國的附庸”,左尹端木賜說道。
聽到端木賜的話後,楚王熊章點了點頭道:“左尹所言甚是!如今齊楚競争激烈,兩國之間日後必有一戰,而此時位于齊楚兩國邊境的淮泗之地便顯得尤為重要,如果能夠将淮泗納入楚國版圖之中,那麼楚國就能獲得更多的資源和戰略優勢。
” “反之,如果齊國得到淮泗之地,那麼楚國将會面臨巨大壓力。
因此,淮泗之地必須盡快收入囊中,至少也要齊國均分其地,不能讓齊國單獨得利”。
“王上英明”,令尹幾人齊聲拜道。
“既然如此,那就給司馬景琰下诏,讓其暫停襲擊齊國的計劃,改派其統領東海和彭城兩地的兩萬大軍北上進駐鐘吾”,楚王熊章對其身旁的寺人伍說道。
“奴婢領命”,寺人伍記下楚王熊章的诏命之後就離開了大殿,他要親自趕往東海郡。
“令尹,如今楚國府庫還有多少存糧?”楚王熊章一臉愁容地問道。
他深知,糧食乃是國家之根本,關乎着楚國的興衰存亡。
“回王上,楚國夏收之後存入府庫三十萬石糧食,但後來因為赈濟百姓,禦史大夫提取了八十萬石糧食,所以現在府庫之中大約隻有五十萬石左右。
”令尹彌生恭敬地回答道。
“嗯……”楚王熊章眉頭微皺,心中暗暗思忖:“五十萬石糧食,雖然不算多,但也足夠支撐一段時間了。
隻是,若遇到突發情況,這點存糧恐怕遠遠不夠啊!” 似乎看出了楚王熊章的擔憂,令尹彌生繼續禀報:“王上不必憂慮,夏收之後,北方各國的收成都不錯,市場上的糧食價格偏低,所以有商賈已經開始往楚國這邊運來售賣” “如今少府和大司農府已陸續向各國商賈大肆購買糧食。
目前已有六十萬石糧食已經進入了楚國境内,預計不久便會運抵郢都。
” 楚王熊章點了點頭,表示滿意。
但随即又歎了口氣,感慨道:“唉,想寡人繼位以來,楚國繁榮昌盛,風調雨順,每年的糧食産量都頗為可觀。
可如今,卻遭遇如此嚴重的旱災,導緻今年的夏收隻有區區三十萬石糧食入庫。
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