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荆山之民内附

關燈
    楚國第一次嘗試性科舉考試徹底落下了帷幕,過程雖然有些波折,但結果還是讓熊章滿意。

     三百個有學識的士子都已經全部在分配好的崗位上就任。

     而他們到任之後馬上就要迎來對他們人生之中至關重要的考驗,那就是荊山野人的安置問題。

     就在科舉考試落幕後的第三天,代表楚王熊章出使荊山的景園回來了,跟他一起回來的是來自荊山之中一共一百零八個部族。

     其中小部落一共是一百零一個,中等部落包括雄鷹部落在内,一共是七個,總人口是十七萬餘人。

     當然跟随景園一起到達郢都的都是這些部落的首領,那些部落的人口都被熊章安排到了四個領地安置,分别是在建的荊門縣、巢縣、烏縣、劉縣。

     熊章最終決定将七個中等部落一共五萬人都安置在荊門縣,所以新建的荊門縣規模很大,比起郢都都小不了多少,隻是城牆要低上許多。

     将這七個中等部落全部安置在一起自然是景園向楚王熊章提議的,景園表示,這七個中等部落雖然都依附了楚王,但他們部落之間還是有不小的矛盾。

     荊山裡面耕地和漁獵的地方有限,這七個部落之間相隔距離不是很大,長期相處之下,自然就會因為物資問題而産生矛盾,這些矛盾雖然不至于不死不休,但最起碼這七個部落确實已經難以聯合到一起,對抗以後的荊門縣令。

     “荊山野民拜見大王”,楚國朝堂之上,一百多個部落首領齊聚在大殿之内,正式向楚王熊章表示臣服。

     “諸位都是楚國在野的賢士,今日能夠率部衆走出荊山,歸服王化,寡人十分高興,所謂有功要賞,有德要彰,令尹,還請向諸位宣讀寡人诏命” 熊章先是對于諸位荊山部落首領願意依附王室表示贊賞,之後就讓令尹子西在朝堂之上宣讀楚王對這些人的一衆封賞。

     令尹接過寺人手中的诏命,對這一百零八個部落首領宣讀起來。

     楚王熊章的诏命簡單明了,就是對這些人賜爵,賜姓,以彰顯楚王對他們的重視。

     姓氏對于這些即将成為貴族的人來說非常重要,姓一般來自顯赫的先祖,這些野人出身的人群自然沒有先祖可以傳承姓氏,所以,楚王熊章就賜予他們姓氏,楚王賜姓對他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