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应对

關燈
    一時也沒想起是誰。

     令尹見熊章面露迷茫之色,便知大王對司馬子魚這人并不熟知,于是解釋道:“昔年吳伐楚,陽句為令尹,蔔戰,不吉。

    司馬子魚曰:為渡河或何好‘我得上流,何故不吉?’……大敗吳師,獲其乘舟餘皇”。

     “司馬子魚居然有如此戰績,寡人居然将其遺忘,實在不該”,熊章一臉懊悔之色。

     随着令尹子西對子魚事迹的講解,熊章也立刻有了印象,身為楚國公子,不可能不學曆史,子魚在水戰之中捕獲了吳國水軍的旗艦餘皇事迹,熊章當然學過,熊章還知道這一仗的勝負決定了長江的控制權,隻是楚軍先勝而後敗,楚國水軍自此開始消失在大衆的眼前。

     就算是楚國已經漸漸恢複了幾分元氣,這水軍也才三千人的規模,遠不及吳軍兩萬水軍。

     吳國為什麼可以壓制楚國,除了吳國有八萬戰力非常強悍的軍隊之外,還有兩萬水軍,水軍的重要性在水網密布的南方不言而喻。

     “命公孫州将水軍擴充至五千,所需錢糧盡數報來,另派蔡河為水軍裨将軍,輔助公孫州盡快提高水軍戰力”,熊章說道。

     蔡河,演武堂出身,之前被派往帶兵屯田,現在被改任水軍副将之職。

     “臣奉诏”,司馬景琰回道。

     “暫時就這麼安排吧,一切需要等端木賜從吳國回來再做安排”,熊章說道。

     等令尹幾人離開之後,熊章思考了許久,又下召将百工司改組為少府,将百工司周邊土地都納入少府的範圍内,封工正為少府令。

     熊章督促工正将少府的規模至少擴充一倍,并全力生産農具,并準許少府将生産的鐵制農具出售給國人,還給了工正一份水車的圖紙,熊章當然隻能提供水車的大概樣模樣,具體制作還需要工正去試驗。

     熊章命令公孫甯在加緊改良制鐵工藝的同時也要制作三萬件鐵甲,以備不時之需。

     熊章本來想慢慢的改變楚國的生産方式,但現在似乎沒有時間讓熊章溫水煮青蛙了。

     既然如此,熊章就不再顧忌楚國貴族能不能接受了。

     熊章需要快速提高楚國糧食的産量,為楚國積蓄實力。

     畢竟不管面對什麼情況,隻要手中有糧,心中就不慌。

     喜歡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請大家收藏:()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