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微服私访 下

關燈
    在田野上幾人走了良久,之後跨過一片片稻田,擡眼看向那地勢高的地方,才發現那邊依稀有農人在忙碌。

     楚王熊章朝着那些農人忙碌的地方快步走去。

     “老人家,敢問此乃何地?”,楚王熊章笑着對那幾個一邊忙碌一邊吹着牛的農人拱手問道。

     聽到聲音,那幾個農人停下手中的活計,紛紛轉頭看向楚王熊章等人,臉上露出好奇的神色。

    其中一個年長些的農人開口道:“後生,你們是什麼人?怎麼會來這裡?” 楚王熊章笑了笑,回答道:“我乃郢都城中子弟,因出門在外踏青,走到此處,迷了路。

    ”他的語氣十分溫和,讓人感到親切。

     那個農人聽了楚王熊章的話,點了點頭,表示理解。

    他接着說道:“呵呵,這窮鄉僻壤的有什麼好瞧的,我看你們就是好日過多了。

    ”他的話語中帶着一絲調侃,但并無惡意。

     楚王熊章微微一笑,回應道:“老人家的話可不對,窮苦人想要過富有的日子,富人也想看看山野的風景。

    人生在世,各有所求嘛。

    ”他的言辭間透露出一種豁達和寬容。

     那老農聽了楚王熊章的話,不禁感歎道:“你這後生說得也有幾分道理。

    ”他的目光中流露出贊賞之意。

     這時,另一個農人接口道:“好叫後生知曉,我們這裡是富陽裡富陽村。

    ”他的聲音洪亮而熱情。

     楚王熊章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一絲笑意,緩聲開口道:“小子一路行來,見此處良田綿延數裡,莫非這些田地皆是貴村所有?” 那名老農聽了,連忙回答道:“我們富陽村乃是富陽裡的第一個村,村裡共有一百三十戶人家,全村共有兩千一百畝田地。

    ” 熊章聽後微微颔首,繼續問道:“老人家,你們村中僅有一百三十戶,卻擁有兩千餘畝田地,平均每戶便有二十畝之多,這數量可不算多啊!” 這時代,土地的耕種技術遠不及後世,想要養活一個家庭,至少百畝左右。

     老農笑着回應道:“後生所言極是,我們村裡的田地皆是由村長與裡長組織大家開墾出來的,數量雖不多,但這些皆是上等的水田,相較于他處而言,糧食産量甚高,每畝田的收成足以抵得上别處三畝的産出呢!” 熊章不禁好奇地追問道:“如此說來,貴村的收成倒是頗為可觀。

    那不知去年你們這裡可有遭受災害?” “去年旱災對我們也造成了影響,糧食的産量比起之前少了三成,不過幸虧大王仁德,将我們的賦稅給免了,今年還給我們提供了稻種,要不然去年的那點收成可支撐不到夏收,現在節約點食用,也夠了”,有農人一臉感慨的說道。

     “是啊,當今大王可比先昭王還要仁德啊,要是以往百姓們遭了災,那就隻能自生自滅了,想要得到官府的赈濟,那想都不要想想。

    ” 一個老農感慨地說。

    他想起過去的日子,心中充滿了對現在生活的感激和滿足之情。

     “我聽說,有些村子顆粒無收,幸虧有官府赈濟,雖然吃不上幹的,但總算有一口稀的,即使吃不飽,但也餓不死。

    ” 另一個人接着說道。

    他知道,如果不是官府及時伸出援手,很多人可能會餓死。

     “這些天天吃稀的活該,我看他們就是懶!聽說官府鼓勵有一把子力氣可以去修河,修路或者修城,官府給糧還給錢呢!有不少小後生們反而借着這個機會存了不少的錢糧,不久前還取上媳婦了呢。

    ” 一個年輕的農民笑着說。

    他認為那些抱怨的人隻是因為自己太懶惰而不願努力勞作。

     “是啊,所以有些人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