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莒地丢了

關燈
    齊國相田恒将衆人召集到這裡,并不是要大家反思齊國軍工技藝為何如此落後的,這一點雖然也重要,但卻不是田恒的主要目的。

     田恒現在是希望能和衆人一起探讨,當齊國水軍全軍覆沒後,在面對在琅琊海外虎視眈眈的楚國水軍時,齊國應該采取什麼樣的對策? 當年吳國的水軍被齊國擊敗後,盡管吳國陸軍在淮泗地區和齊國本土攻城掠地,高奏凱歌,士氣高昂,但他們始終擔憂吳軍的歸路會被齊國水軍切斷,因此最終選擇撤退。

     現在齊國面臨的情況則完全不同。

     齊國是在自己的領土上作戰,不存在後路被斷絕的危險。

    然而,楚國的三萬水軍依然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他們既可以在琅琊登陸,也有可能在即墨或東萊登陸。

    如今,齊國在東部可供調動的兵力已經非常有限了。

     “楚國三萬水軍可以随意在齊國東部各地登陸,我們該怎麼辦?”齊國相田恒環視四周,對着衆多大臣們問道。

     “國相,琅琊、即墨、東萊在齊國都是大城,隻需要讓這三地加強戒備,楚軍縱然登陸,也無法破城,最多隻能劫掠鄉野,于齊國并無大礙”,田氏家宰站出來說道。

     “國相,下臣以為家宰之言荒謬,即墨東萊乃是齊國産鹽重地,每年出産的海中珍奇數不勝數,乃是齊國稅賦重地,隻要楚軍在東部海域盤桓,時間一久,齊國沿海之民如何生活?最重要的是齊國在東部的稅賦将會銳減,所以,下臣以為應該派遣大軍嚴防死守”,有一個人站起身來,對着田恒說道。

     田恒看了這人一眼,這人乃是即墨大夫,他的領地就在即墨,若是真要讓楚軍在即墨登陸,受損最嚴重的肯定是如即墨大夫這等當地的大夫領主。

     “齊國有數百裡的海岸線,現在失去了水軍的守衛之後,楚軍可以在沿海任意一處登陸,齊國如何防守得住,又需要多少人去防?”有人開口對即墨大夫怼道。

     他的聲音帶着一絲憤怒和質疑,仿佛在指責即墨大夫的計劃是多麼荒謬可笑。

     即墨大夫皺起眉頭,顯然對這種質問感到不滿,但他并沒有立即發作,而是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東部兵力不足,就從齊國西部調軍。

    ” 即墨大夫一臉堅定的說道,然而,他的話立刻引起了其他人的反對聲。

     “調軍?那依即墨大夫的意思,那是調衛國之軍,還是調魯國邊境的大軍?”田氏家宰反諷地問道。

     他的眼神充滿了嘲諷和不屑,似乎覺得即墨大夫的想法過于天真。

     “齊國在衛國有十一萬大軍,如今齊國已經取得了衛國頓丘至菏澤一線大片土地,齊國援助晉國的收益已經到手,齊國完全沒必要在衛國投放如此多的兵力。

    ”即墨大夫嚴肅地回答道。

     他的表情顯得十分認真,希望大家能夠理解他的觀點。

     接着,他繼續說道:“若是楚軍在淮泗一線突破了齊國的防線,齊國東部之地受損,那齊國這次出兵援晉不僅沒有得到便宜,反而被楚國傷了根本,這是不值得的。

    ” 他的聲音漸漸提高,仿佛在強調這件事情的嚴重性。

     聽到即墨大夫的話,齊國相田恒暗自點頭。

     即墨大夫的話雖然是在為了他自己的利益,但他的話卻沒有說錯,若是讓楚國在淮泗一線取得突破,最後齊國為了自身的利益還是要從衛國撤軍。

     既然遲早要撤,還不如現在就撤,這樣就能将大軍布置在齊國沿海重